專利名稱: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
背景技術:
引人注意,令人贊賞的中國古代建筑,營造了許許多多傳世的宮殿、陵墓、廟宇、園林、民宅。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筑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筑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屋蓋)三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筑的階基,承托著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 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單體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筑,則是扇形、萬字形、套環形等平面。由于古建筑中木梁柱隨著歷史的變遷,長期日曬雨淋的腐蝕、蟲蛀及自身材料性能的退化和木材天然缺陷,大多產生了跨中斷紋開裂、梁端劈裂的現象.尤其是梁柱關鍵受力部位木節、木扭(斜)紋的干縮裂縫,表層的腐朽老化變質殘損,嚴重威脅著古代文化遺產的傳承。為了保護古建筑木構件無價的文物價值,現有技術幾乎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對古建筑進行修修補補的修復。而對腐朽、 蟲蛀、開裂、柱身損傷木梁、木柱的修復,通常都是采用澆筑水泥混凝土填補,無奈之下,則采用安全隱患比較大,整柱、整梁拆卸的整體更換。現有技術這種偷梁換柱的復原方式,嚴重違背了古建筑“修舊如舊”的原則,導致了梁柱外觀原貌差異,喪失了古建筑受損構件的文物價值和鑒賞意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修舊如舊”, 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受損構件,恢復其承載能力,且施工成本低,安全性高,不用更換整個構件,能夠對古建筑受損較嚴重的木梁、木柱加固修復原貌差異變化小的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具有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其特征在于,在木梁、木柱受損部位上,制有非原有的鋸口開槽或鉆孔,開槽內嵌入有用木條或不銹鋼條,并用結構膠粘劑將縫隙嵌補粘結嚴實的嵌肋,嵌肋嵌于木梁柱表面剔槽中,與原結構成為一體,且在嵌肋木梁柱柱面上涂膠包裹粘貼有纖維布。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嵌肋加固后的木梁、木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受損構件的原貌,并恢復了古建筑受損較嚴重的承載能力。依據“修舊如舊”原則加固修復處理后的木梁柱,由于只對受損部分修復加固,外觀與原有部分的差異小。因不用更換整個構件而保留了古建筑構件的文物價值。由于只對木梁柱受損部分進行局部加固處理,不用更換整個構件,因此加快了施工進度,節約了工期。[0007]由于施工時不必拆卸原有木梁柱,避免了安全隱患,安全性大大地提高。采用的較高物理強度和彈性模量的不銹鋼條有,將其嵌于木梁柱表面,與原結構成為一體,不銹鋼條將承擔較多的荷載效應。在木梁柱受損表面包裹玄武巖纖維布,可以通過“模箍效應”提高構件承載力,提高構件的整體性,不銹鋼條與原有構件更好結合,保護了構件免受蟲害和環境侵蝕。采用玄武巖纖維布包裹木梁柱,比使用碳纖維布性價比高,單價是碳纖維布的 20% ;韌性好,斷裂延伸率幾乎是碳纖維布的2倍;玄武巖纖維布可任意剪裁,彎曲纏繞, 易粘貼,易于施工。與更換新梁柱的施工方法相比,可以降低70%的施工成本,節約了木材用量。本實用新型特別適用于對古建筑的木梁、木柱出現表層腐朽、局部蟲蛀、開裂梁柱的加固修復。
圖1是本實用新型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移出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描述了本實用新型嵌肋加固古建筑木梁柱的一個最佳實施例。木梁、木柱是具有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的柱體構件。梁架是由立柱、橫梁及順檁等主要構件組成的。在接受處理木梁柱1局部受損部位上,可以制有非原有的鋸口開槽或鉆孔。在圖1所示虛線的木梁柱受損區域上開出剔槽。剔槽槽內可以嵌入由木條或不銹鋼條組成的嵌肋2。剔槽中嵌埋的木條和/或不銹鋼條嵌肋2形成的縫隙由結構膠粘劑6嵌補粘結嚴實。嵌肋2嵌于木梁柱1受損表面開槽的剔槽中,與原結構成為一體。在制剔槽時,木構件上的剔槽的槽寬、深度應大于需嵌入的不銹鋼條截面,槽長略大于需嵌入的不銹鋼條的長度。在對木柱梁1受損部位局部處理時,當木柱梁1受損區域的干縮裂縫深度小于或大于柱徑或干縮裂縫方向截面尺寸的1/3 1/4,且當裂縫寬度大于3mm時,則是用木條嵌補,并用結構膠粘劑6嵌補粘牢。當木柱梁1受損區域的干縮裂縫深度不超過柱徑或干縮裂縫方向截面尺寸的 1/3,且當裂縫寬度大于3mm時,則用木條嵌補,并用結構膠粘劑嵌補粘牢。若木柱梁1受損區域受損部位的水平裂縫深度超過木柱梁1圖1虛線外完好部分梁寬或梁直徑的1/4時, 則先清除朽爛部位木塊、碎屑,噴防腐防蟲藥劑,再用木條和結構膠粘劑6將縫隙嵌補粘
結嚴實。當木柱梁1柱心完好,僅有表層腐朽時,將腐朽部分剔除干凈,作防腐處理,用干燥木材依原樣和原尺寸修補整齊,并用結構膠粘劑粘接。當木柱梁1有不同程度腐朽時,先將腐朽部分剔除干凈,經防腐處理后,用干燥的木材按所需形狀及尺寸,以結構膠粘劑貼補嚴實。當木梁的水平裂縫深度超過梁寬或梁直徑的1/4且承載能力驗算結果不滿足受力要求時,則用木條和結構膠粘劑6將縫隙嵌補粘結嚴實。[0020]對于木梁、木柱局部蟲蛀部位,先清除朽爛木塊、碎屑,噴防腐防蟲藥劑,再用木條和結構膠粘劑將縫隙嵌補粘結嚴實。在粘貼不銹鋼條時,在木柱梁1受損柱面四周可以嵌入有按圓周等分分布的四根或五根以上不銹鋼條3。在木梁受彎區嵌入有二根或二根以上不銹鋼條3。在受損區域剔槽內嵌入不銹鋼條時,應先用灌注結構膠粘劑6,再嵌入不銹鋼條3。嵌入不銹鋼條3后,嵌埋木條將不銹鋼條抵緊,并灌注結構膠粘劑6。上述工作完成后,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運用色彩裝飾手段,在木結構建筑的梁柱框架上建筑油飾、彩畫。在木柱梁1 柱面嵌肋2上涂膠并包裹粘貼纖維布4,纖維布4上依木構件原樣外觀裝飾圖案進行的面層油飾彩畫。涂膠包裹纖維布4優選玄武巖纖維布或碳纖維布。嵌好不銹鋼條3并待結構膠充分干燥后,涂刷粘貼玄武巖纖維布所用的結構膠粘劑6。用滾筒刷或毛刷均勻無遺漏地將結構膠涂在木梁柱的受損部位的表面。結構膠粘劑6涂布面邊界應不小于所粘貼的玄武巖纖維布大小。如遇木結構表面結霧或有水分,用電吹風將潮濕部位表面處理至干燥。樹脂膠液充分浸漬玄武巖纖維布,形成復合材料,消除氣泡和除去多余樹脂,使玄武巖纖維和底層充分粘接。
權利要求1.一種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具有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的梁架,其特征在于,在木梁、木柱受損部位上,制有非原有的鋸口開槽或鉆孔,開槽內嵌入有用木條或不銹鋼條, 并用結構膠粘劑將縫隙嵌補粘結嚴實的嵌肋,嵌肋嵌于木梁柱表面的槽中與原結構成為一體,且在嵌肋木梁柱柱面上涂膠包裹粘貼有纖維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木梁柱,其特征在于,木構件上的所述開槽的槽寬、深度大于嵌入的不銹鋼條截面,槽長略大于需嵌入的不銹鋼條的長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木梁柱,其特征在于,在木柱梁1受損柱面四周嵌入有按圓周等分分布的至少四根或以上不銹鋼條。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木梁柱,其特征在于,在木梁受彎區嵌入有二根或二根以上不銹鋼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木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膠包裹纖維布是玄武巖纖維布或碳纖維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嵌肋加固的古建筑木梁柱,具有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在木梁、木柱受損部位上,制有非原有的鋸口開槽或鉆孔,開槽內嵌入有用木條或不銹鋼條,并用結構膠粘劑將縫隙嵌補粘結嚴實的嵌肋,嵌肋嵌于木梁柱表面的槽中,與原結構成為一體,且在嵌肋木梁柱柱面上涂膠包裹粘貼有纖維布,在所述纖維布上依木構件原樣外觀裝飾圖案進行的面層油飾彩畫。本實用新型嵌肋加固后的木梁、木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受損構件的原貌,并恢復了古建筑受損較嚴重的承載能力。依據“修舊如舊”原則加固修復處理后的木梁柱,由于只對受損部分修復加固,外觀與原有部分的差異小。因不用更換整個構件而保留了古建筑構件的文物價值。
文檔編號E04G23/02GK202000685SQ201020290200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3日
發明者車汪速, 金永樹, 黃維成, 黃 良 申請人: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