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近年來,在購物廣場、地下車庫與共享大廳等大空間建筑設計中,經常采用膜殼密肋樓蓋結構形式,以實現大空間功能要求。但目前國內外尚無符合該結構施工傳力特點的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普通梁板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不僅材料用量大,工期長,而且時常發生模板支撐體系變形值過大,甚至會發生坍塌事故。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可操作性強的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驟
(1)定位放線在立桿地基上放出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
(2)搭設立桿在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的十字節點中心搭設立桿;
(3)搭設水平桿在立桿上彈出水平線,然后搭設水平桿,水平桿與剪力墻及框架柱相交處做可靠連接;
(4)搭設剪刀撐在各排框架柱之間的縱、橫向中心線的立桿上分別搭設豎向連續剪刀撐,其與地面的夾角按45° 60°確定;
(5)澆筑剪力墻及框架柱混凝土 ;
(6)安裝可調支托在每根立桿上方均安裝直徑30mm 40mm的可調支托;
(7)安裝主楞在可調支托的托板內平穩放置Φ 48mm X 3. Omm的雙鋼管主楞;
(8)安裝次楞在主楞上放置方木次楞;
(9)安放面板在方木次楞上鋪設竹膠合板面板,其接縫處與方木次楞釘牢;
(10)密肋及暗框架梁鋼筋綁扎在面板上彈出密肋及暗框架梁邊線,然后綁扎鋼筋;
(11)安裝膜殼在密肋及暗框架梁邊線位置安裝膜殼;
(12)現澆板鋼筋綁扎;
(13)膜殼樓蓋混凝土澆筑待框架柱及剪力墻混凝土強度達到C20及其以上時方可澆筑樓蓋混凝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符合膜殼密肋樓蓋施工傳力特點,可達到受力形心準確,立桿軸向力均衡一致,無次生應力的最佳受力狀態。
(2)水平桿與豎向結構連接,及縱、橫框架柱之間的中心線立桿上分別設置豎向連續剪刀撐,大幅度提高了雙向抗側移剛度與整體穩定性。
(3)立桿縱、橫間距均按膜殼密肋十字節點中心布置,水平桿第一步距滿足施工人員行走要求,施工操作空間開闊,可操作性強。
(4)與傳統的同類支撐體系相比,節約立桿5/9和構造桿件1/2,縮短樓蓋施工周期1/2左右,符合高效節能的綠色施工要求。
圖1是本發明施工平面布置圖。
圖2是圖1中A-A剖面圖。
圖中1、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2、立桿3、水平桿4、剪力墻5、框架柱6、框架柱之間縱向中心線7、框架柱之間橫向中心線8、剪刀撐9、可調支托10、雙鋼管主楞 11、方木次楞12、面板13、膜殼14、密肋15、暗框架梁16、立桿地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 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采取以下步驟
(1)定位放線在立桿地基16上放出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1 ;
(2)搭設立桿在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1的十字節點中心搭設立桿2 ;
(3)搭設水平桿按照水平桿3步距在立桿2上彈出水平線,然后搭設水平桿3,水平桿3與剪力墻4及框架柱5相交處做可靠連接;
(4)搭設剪刀撐在各排框架柱之間縱向中心線6和框架柱之間橫向中心線7的立桿2上分別搭設豎向連續剪刀撐8,其與地面的夾角按45° 60°確定;
(5)澆筑剪力墻及框架柱混凝土 待剪力墻4及框架柱5驗收合格后澆筑混凝土 ;
(6)安裝可調支托在每根立桿2上方均安裝直徑30mm 40mm的可調支托9,形成軸心傳力;
(7)安裝雙鋼管主楞在可調支托9的托板內平穩放置Φ48πιπιΧ3. Omm的雙鋼管主楞10,以滿足較大跨度主楞的承載力要求;
(8)安裝方木次楞在雙鋼管主楞10上放置方木次楞11 ;
(9)安放面板在方木次楞11上鋪設竹膠合板的面板12,其接縫處與方木次楞11 釘牢,形成施工操作平臺;
(10)密肋及暗框架梁的鋼筋綁扎在面板12上彈出密肋14及暗框架梁15邊線, 然后綁扎鋼筋;
(11)安裝膜殼在密肋14及暗框架梁15邊線位置安裝膜殼13 ;
(12)現澆板鋼筋綁扎在膜殼13上平綁扎現澆板鋼筋;
(13)膜殼樓蓋混凝土澆筑待框架柱5及剪力墻4混凝土強度達到C20及其以上時方可澆筑樓蓋混凝土。
權利要求
1. 一種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驟(1)定位放線在立桿地基上放出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2)搭設立桿在樓蓋密肋縱橫中心坐標網的十字節點中心搭設立桿;(3)搭設水平桿在立桿上彈出水平線,然后搭設水平桿,水平桿與剪力墻及框架柱相交處做可靠連接;(4)搭設剪刀撐在各排框架柱之間的縱、橫向中心線的立桿上分別搭設豎向連續剪刀撐,其與地面的夾角按45° 60°確定;(5)澆筑剪力墻及框架柱混凝土;(6)安裝可調支托在每根立桿上方均安裝直徑30mm 40mm的可調支托;(7)安裝主楞在可調支托的托板內平穩放置Φ48πιπιΧ3.Omm的雙鋼管主楞;(8)安裝次楞在主楞上放置方木次楞;(9)安放面板在方木次楞上鋪設竹膠合板面板,其接縫處與方木次楞釘牢;(10)密肋及暗框架梁鋼筋綁扎在面板上彈出密肋及暗框架梁邊線,然后綁扎鋼筋;(11)安裝膜殼在密肋及暗框架梁邊線位置安裝膜殼;(12)現澆板鋼筋綁扎;(13)膜殼樓蓋混凝土澆筑待框架柱及剪力墻混凝土強度達到C20及其以上時方可澆筑樓蓋混凝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膜殼密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采取以下步驟(1)定位放線;(2)搭設立桿;(3)搭設水平桿;(4)搭設剪刀撐;(5)澆筑剪力墻及框架柱混凝土;(6)安裝可調支托;(7)安裝主楞;(8)安裝次楞;(9)安放面板;(10)密肋及暗框架梁鋼筋綁扎;(11)安裝膜殼;(12)現澆板鋼筋綁扎;(13)膜殼樓蓋混凝土澆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符合膜殼密肋樓蓋施工傳力特點,立桿軸向力均衡一致,受力狀態安全可靠;施工操作空間大,節約立桿5/9,縮短樓蓋施工周期1/2,符合高效節能的綠色施工要求。
文檔編號E04G21/02GK102505849SQ2011103328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宗可鋒, 張 林, 李永峰, 賈華遠 申請人:山東萬鑫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