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混凝土漿料生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漿料的生產,是用于制成泡沫混凝土漿料的一種設備,屬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泡沫混凝土是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方式根據應用需要,將氮氣、二氧化碳氣、氧氣或空氣引入混凝土漿體中,混合均勻、澆注成型、凝結、養護而成。其中,以物理方式向混凝土漿料中引入空氣,需先把泡沫混凝土發泡劑以下簡稱發泡劑稀釋液與空氣混合制成泡沫、 把粉煤灰、沙子等骨料與水泥、水混合制成混凝土漿料,而后把混凝土漿料與泡沫混合制成泡沫混凝土漿料,最后澆注生產泡沫混凝土。現行的混凝土漿料的生產方式,大多采用水和水泥混合連續生產,水灰比不易控制,導致泡沫混凝土制品材質不勻、開裂;而單罐混凝土漿料攪拌方式,不能實現連續生產。 以上兩種混凝土漿料生產方式,均存在攪拌軸軸承使用壽命短和漏漿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混凝土漿料生產系統,該設備能夠確保生產工藝要求的水灰比,加料、出料方便,并能實現連續生產。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混凝土漿料生產系統,設有兩個攪拌裝置,所述的攪拌裝置設有攪拌桶,在攪拌桶內豎直設有攪拌軸承套,攪拌軸通過攪拌軸承設置在攪拌軸承套內,攪拌軸伸出攪拌桶并與電動機連接,在攪拌軸上設有攪拌架,攪拌桶的底部設有出漿管,出漿管通過出漿閥門與蝸桿泵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系統結構簡單,能夠確保生產工藝要求的水灰比,加料、出料方便,易于清洗。2、通過攪拌軸承套減少軸承與混凝土漿料的接觸,提高攪拌軸軸承壽命,防止漏漿問題。3、兩個攪拌裝置互不干擾,分別攪拌混凝土漿料,實現漿料的連續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中標記1、攪拌裝置,101、攪拌桶,102、軸承蓋,103、攪拌架,104、攪拌軸、105、攪拌軸承套,106、攪拌桶支腳,107、攪拌軸承,2、電動機,3、出漿管,4、出漿閥門,5、蝸桿泵。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一種新型混凝土漿料生產系統,設有兩個攪拌裝置1,所述的攪拌裝置 1設有攪拌桶101,在攪拌桶101內豎直設有攪拌軸承套105,攪拌軸104通過攪拌軸承107設置在攪拌軸承套105內,攪拌軸104伸出攪拌桶101并與電動機2連接,在攪拌軸104上設有攪拌架103,攪拌桶101的底部設有出漿管3,出漿管3通過出漿閥門4與蝸桿泵5連接。所述的攪拌軸104通過攪拌軸承107設置在攪拌軸承套105內,攪拌軸承套上蓋有軸承蓋102.保證了攪拌軸在使用時不與混凝土漿料接觸,提升了攪拌軸的使用壽命。所述的出漿管設置在攪拌桶底部,在開起出漿管時才會出漿,不會發生漏漿現象。攪拌裝置通過攪拌桶支腳106支撐,保證攪拌穩定進行。混凝土漿料生產輸送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1)關閉兩個攪拌裝置的出漿閥門,按照混凝土漿料的配比,先向一個攪拌桶中加入需要的水量,攪拌下加入規定量的添加劑、粉煤灰(或沙子等)、水泥攪拌均勻。(2)攪拌下,開啟第一個攪拌裝置的出漿閥門、漿料蝸桿泵,即可以向混合管提供規定水灰比的漿料。(3)對另一個攪拌裝置,也按照混凝土漿料的配比,先向攪拌桶中加入需要的水量,攪拌下加入規定量的添加劑、粉煤灰(或沙子等)、水泥攪拌均勻,備用。(4)當第一個攪拌裝置的漿料臨近用完時,關閉其出漿閥門,同時開啟第二個攪拌裝置的出漿閥門。(5)如此重復,即可保證漿料的連續供應。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混凝土漿料生產系統,設有兩個攪拌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裝置(1)設有攪拌桶(101),在攪拌桶(101)內豎直設有攪拌軸承套(105),攪拌軸(104)通過攪拌軸承(107)設置在攪拌軸承套(105)內,攪拌軸(104)伸出攪拌桶(101)并與電動機(2) 連接,在攪拌軸(104)上設有攪拌架(103),攪拌桶(101)的底部設有出漿管(3),出漿管(3) 通過出漿閥門(4)與蝸桿泵II (5)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新型混凝土漿料生產系統,設有兩個攪拌裝置,所述的攪拌裝置設有攪拌桶,在攪拌桶內豎直設有攪拌軸承套,攪拌軸通過攪拌軸承設置在攪拌軸承套內,攪拌軸伸出攪拌桶并與電動機連接,在攪拌軸上設有攪拌架,攪拌桶的底部設有出漿管,出漿管通過出漿閥門與蝸桿泵Ⅱ連接。本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混凝土攪拌均勻,通過多個攪拌裝置,實現混凝土的連續生產,并且易于清洗,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8C5/08GK102416669SQ20111038701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9日
發明者張海杰, 李森蘭, 王利亞, 趙志鵬 申請人:洛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