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領域的防水裝置,尤其適用于水泥膠砂試體標準養護箱及混凝土標準養護室。
背景技術:
根據《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中的要求,水泥的強度是判定水泥是否合格的必要條件之一,其檢測方法是使用水泥膠砂試模(40mmX40mmX 160mm可拆卸的三聯試模)制作水泥膠砂試塊進行抗壓強度測試,水泥膠砂試塊制作是否標準將直接影響到最終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根據《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水泥膠砂試塊成型后必須在溫度20士 1°C,濕度不低于95%的環境中進行養護。目前,通用的養護方式是將成型好的水泥膠砂試塊放置在水泥恒溫恒濕養護箱中進行養護,但由于水泥恒溫恒濕養護箱中濕度高,在密封性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水蒸氣很容易在養護裝置內部的頂部及格柵底板凝聚形成水珠,滴落到剛成型的水泥膠砂試塊上,此時水泥膠砂試塊還不具備足夠的強度,因此水滴會破壞膠砂試塊的表面結構,產生大的孔洞,還會影響到膠砂試塊的水灰比和質量的穩定性,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在混凝土養護室內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一方面影響實驗結果,另一方面冷凝的水珠會滴落到實驗人員身上,給試驗人員造成很大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以避免養護裝置內部的水珠破壞膠砂試塊的表面結構。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水板材、吸水板材和掛耳;所述的隔水板材設置在吸水板材上并且二者緊密連接,所述的掛耳設置在隔水板材的兩端;所述的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的面積小于水泥標準養護箱頂部的面積。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隔水板材上設置水流通道。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隔水板材與吸水板材之間通過膠結相連接。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掛耳通過預埋、焊接或膠結方式設置在所述的隔水板材兩端。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隔水板材為牛毛氈。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吸水板材為海綿。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掛耳為鋁制掛耳。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水泥標準養護設備之所以會有水滴滴到試塊表面或者試驗人員身體上面,主要的是因為養護水汽碰到養護設備中的格柵和頂部時,會很容易凝結成水滴,一般情況下,設備在連續使用12個小時左右均會出現水汽凝結現象。采用該裝置后,養護設備的格柵和頂部的水滴一方面可以被隔水板材阻隔,另一方面在隔水板材下面設置吸水板材,該板材具有養護水汽不易凝結的特點,而且具有保溫吸水的特性,水汽碰到后基本不會凝結為水滴,經過試驗發現,使用該裝置達2個月時,仍未出現水汽凝結現象。所述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的復合板的面積應稍小于水泥標準養護箱的面積;使用時,掛鉤通過掛耳將防水裝置連接到水泥標準養護箱頂部和格柵上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增加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能夠防止養護水滴滴到水泥膠砂表面上,很好的保護了水泥膠砂試塊,并且本裝置可方便的安裝于標準養護箱內,基本不占用標準養護箱的可用空間。2、通過在隔水板材上增設水流通道,當隔水板材上面的水積累到一定量時,養護水可以沿水流通道從兩邊流下,保證水滴滴不到水泥膠砂試模的表面,并且養護水可循環利用。3、選用牛毛氈和海綿作為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的材料,效果更佳。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一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主視圖,圖二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包括有隔水板材1、吸水板材板2和掛耳3。本裝置的總尺寸為35mmX480mmX425mm,其中 35mm為隔水板材1和吸水板材2的總厚度。隔水板材1選用牛毛氈,吸水板材2選用海綿; 掛耳的高度為25mm,材料為鋁制材料。隔水板材1上面留有水流通道;掛耳通過預埋、焊接或膠結方式與隔水板材相連接。當水泥膠砂試塊在水泥恒溫恒濕養護箱內進行養護時,水泥恒溫恒濕養護箱頂部和其中間的格柵會因為水汽在其上面的凝結,產生凝結水珠,從而掉落于隔水板材之上,一方面格柵上面的冷凝水會通過隔水板材水流通道流到水泥恒溫恒濕養護箱的邊上,順道流下;另一方面,海綿的材質不容易使水汽凝結,即使通過積累成為水滴,也會吸入海綿內部, 而不滴落到水泥膠砂試塊上。另外吸入海綿內部的純凈水也可以直接擠壓出來,得到循環利用。
權利要求1.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水板材、吸水板材和掛耳;所述的隔水板材設置在吸水板材上并且二者緊密連接,所述的掛耳設置在隔水板材的兩端;所述的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的面積小于水泥標準養護箱頂部的面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材上設置水流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材與吸水板材之間通過膠結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耳通過預埋、焊接或膠結方式設置在所述的隔水板材兩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材為牛毛氈。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板材為海綿。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耳為鋁制掛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水泥標準養護設備的防水汽凝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隔水板材、吸水板材和掛耳;所述的隔水板材設置在吸水板材上并且二者緊密連接,所述的掛耳設置在隔水板材的兩端;所述的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的面積小于水泥標準養護箱頂部的面積。通過增加隔水板材和吸水板材能夠防止養護水滴滴到水泥膠砂表面上,很好的保護了水泥膠砂試塊,并且本裝置可方便的安裝于標準養護箱內,基本不占用標準養護箱的可用空間。
文檔編號B28B11/24GK201989225SQ20112005113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日
發明者張建亮, 牛翠峰, 黃波 申請人: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