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搖擺驅動裝置、泵送機構及混凝土泵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搖擺驅動裝置、混凝土泵車及其泵送機構。
背景技術:
混凝土泵車的分配閥用于在預定的第一行程內使輸送缸與料斗相通,實現輸送缸吸料,在預定的第二行程內使輸送缸與輸料管相通,完成輸送缸泵料,通過分配閥在第一行程與第二行程的切換換向,將料斗內的混凝土吸入輸送缸并泵送至澆注現場。分配閥在第一行程與第二行程之間的切換是依靠搖擺驅動裝置實現的,在工程實踐中要求分配閥換向迅速、動作有力,因此驅動分配閥換向的搖擺驅動裝置要求動作時間短、換向沖擊小且動作強勁有力。現有技術中搖擺驅動裝置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左擺缸1、右擺缸2和搖臂3。 左擺缸1上設有第一油管4,左擺缸1的尾部鉸接在左承力板5上,頭部鉸接在搖臂3的左側;搖臂3的下部與分配閥驅動軸6內齒輪連接;搖臂3的右側與右擺缸2的頭部鉸接,右擺缸2的尾部鉸接在右承力板7上,右擺缸2上設有第二油管8。工作時,動力油從第一油管4進入左擺缸1,推動左擺缸1的活塞桿向右運動,從而驅動搖臂3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分配閥驅動軸6轉動,使分配閥完成第一行程動作,實現輸送缸與料斗連通,完成吸料;之后,動力油從第二油管8進入右擺缸2,推動右擺缸2向左運動,使搖臂3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分配閥驅動軸6轉動,進而驅動分配閥完成第二行程動作,使輸送缸與輸料管連通,混凝土在輸送缸壓力的作用下到達預定位置。隨著搖臂3的擺動,左擺缸1和右擺缸2的頭部的運動軌跡呈弧線形,兩個擺缸的運動幅度都比較大,運動過程也比較激烈,對左承力板5和右承力板7造成較大的沖擊,產生噪聲,對整個混凝土泵車搖擺驅動裝置的使用壽命具有不利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搖擺驅動裝置及具有其的混凝土泵車,以解決現有混凝土泵車上的搖臂機構的擺缸搖擺幅度大,對自身及相關部件造成較大沖擊,影響搖臂機構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搖擺驅動裝置,包括擺動機構,具有擺動傳動端;分配閥驅動軸,與擺動機構連接,該搖擺驅動裝置還包括 第一驅動油缸,具有活塞桿,該活塞桿與擺動機構的擺動傳動端驅動連接,在工作狀態下, 活塞桿作直線運動帶動擺動機構擺動。進一步地,擺動傳動端呈圓弧形,擺動傳動端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傳動鋸齒;活塞桿上設置有與多個第一傳動鋸齒配合的多個第二傳動鋸齒。進一步地,活塞桿上鉸接有連桿,該連桿同時與擺動機構的擺動傳動端鉸接。進一步地,擺動傳動端上設置有球頭軸承,連桿通過球頭軸承與擺動傳動端鉸接。[0011]進一步地,該搖擺驅動裝置還包括擺動換向閥,該擺動換向閥與第一驅動油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連通。進一步地,該搖擺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二驅動油缸,活塞桿可滑動地設置在第一驅動油缸和第二驅動油缸之間。進一步地,該搖擺驅動裝置還包括擺動換向閥,該擺動換向閥分別與第一驅動油缸和第二驅動油缸的無桿腔連通。進一步地,擺動機構與分配閥驅動軸通過齒輪嚙合結構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泵送機構,包括分配閥,該泵送機構還包括上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分配閥與該搖擺驅動裝置的分配閥驅動軸固定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泵車,包括上述的泵送機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搖擺驅動裝置,通過第一驅動油缸的直線往復運動帶動擺動機構擺動,減小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的運動幅度,有效降低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受到的沖擊程度,有利于延長機構本身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泵送機構和混凝土泵車因具有上述的搖擺驅動裝置而能夠平穩地完成分配閥的位置切換,順利地完成吸料和輸料過程,獲得穩定的工作狀態。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搖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搖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I處放大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搖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搖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搖擺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擺動換向閥與擺動驅動裝置的油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搖擺驅動裝置,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擺動機構10,具有擺動傳動端;分配閥驅動軸30,與擺動機構10連接,該搖擺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一驅動油缸50,其具有活塞桿51,并安裝在油缸固定法蘭40上,該活塞桿51與擺動機構10的擺動傳動端驅動連接,在工作狀態下,活塞桿51作直線運動帶動擺動機構10 擺動。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搖擺驅動裝置,通過第一驅動油缸50的直線往復運動帶動擺動機構10擺動,減小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的運動幅度,有效降低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受到的沖擊程度,有利于延長機構本身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壽命。[0030]從圖3的放大圖中可以看出,擺動傳動端呈圓弧形,在擺動傳動端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傳動鋸齒11 ;活塞桿51上則設置有與多個第一傳動鋸齒11嚙合的多個第二傳動鋸齒 53。這樣,當活塞桿51做水平往復直線運動時,多個第二傳動鋸齒53通過與多個第一傳動鋸齒11的嚙合帶動擺動機構10擺動,擺動機構10進而帶動分配閥驅動軸30轉動。擺動機構10與分配閥驅動軸30之間可以采用齒輪嚙合的方式,具體地,擺動機構10上設置有內齒輪,分配閥驅動軸30上設置有外齒輪,擺動機構10與分配閥驅動軸30通過內齒輪與外齒輪的配合連接。在工作時,第一驅動油缸50的活塞桿51首先向右運動,帶動擺動機構 10順時針轉動,分配閥驅動軸30在擺動機構10的帶動下也順時針轉動,使一分配閥完成第一行程動作,實現輸送缸與料斗連通,完成吸料;而當活塞桿51向左運動時,擺動機構10 開始在活塞桿51的驅動下逆時針轉動,分配閥驅動軸30同樣逆時針轉動,驅動該分配閥完成第二行程動作,使輸送缸與輸料管連通,混凝土在輸送缸壓力的作用下到達預定位置。活塞桿51與擺動機構10的驅動連接還可以通過圖4所示的方式,即在活塞桿51 上鉸接連桿70,連桿70同時還與擺動機構10鉸接,具體地,連桿70通過設置在擺動機構 10上的球頭軸承90實現與擺動傳動端的鉸接。活塞桿51在水平移動時,通過連桿70向擺動機構10施力,從而帶動擺動機構10擺動。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搖擺驅動裝置還可以采用圖5和圖6所示的實施方式,在第一驅動油缸50的基礎上再設置一個第二驅動油缸20,該第二驅動油缸20也安裝在油缸固定法蘭40上,活塞桿51位于第一驅動油缸50與第二驅動油缸20之間,即在第一驅動油缸 50和第二驅動油缸20中均設置活塞,活塞桿51與兩個驅動油缸中的活塞連接。通過增加第二驅動油缸20,為活塞桿51提供了另一個支撐端,有利于活塞桿51的水平往復運動更加平穩。圖7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搖擺驅動裝置的擺動換向閥60,該擺動換向閥 60通過切換油路為搖擺驅動裝置供油,從而改變活塞桿51的運動方向。具體地,對于只采用第一驅動油缸50的實施方式,例如圖1和圖4中的實施例,擺動換向閥60通過油管80 將動力油輸送至第一驅動油缸50的無桿腔和有桿腔中。而對于采用第一驅動油缸50和第二驅動油缸20的實施方式,例如圖5和圖6中的實施例,擺動換向閥60通過油管80將動力油輸送至第一驅動油缸50和第二驅動油缸20的無桿腔中,當動力油注入第一驅動油缸 50的無桿腔中后,活塞桿51向第二驅動油缸20移動,第二驅動油缸20的無桿腔中的動力油在活塞桿51的壓力下經油管80排出;當動力油注入第二驅動油缸20的無桿腔中后,活塞桿51向第一驅動油缸50移動,第一驅動油缸50的無桿腔中的動力油在活塞桿51的壓力下經油管80排出,如此,活塞桿51不斷進行著水平的直線往復運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搖擺驅動裝置的泵送機構,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泵送機構的混凝土泵車,該泵送機構和混凝土泵車因具有上述的搖擺驅動裝置而能夠平穩地完成分配閥的位置切換,順利地完成吸料和輸料過程,獲得穩定的工作狀態。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通過第一驅動油缸50的直線往復運動帶動擺動機構 10擺動,減小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的運動幅度,有效降低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受到的沖擊程度,有利于延長機構本身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壽命。[0037]并且,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通過增加第二驅動油缸20,為活塞桿51提供了另一個支撐端,有利于活塞桿51的水平往復運動更加平穩。此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泵送機構和混凝土泵車因具有上述的搖擺驅動裝置而能夠平穩地完成分配閥的位置切換,順利地完成吸料和輸料過程,獲得穩定的工作狀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搖擺驅動裝置,包括擺動機構(10),具有擺動傳動端;分配閥驅動軸(30),與所述擺動機構(10)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驅動油缸(50),具有活塞桿(51),所述活塞桿(51)與所述擺動機構(10)的擺動傳動端驅動連接,在工作狀態下,所述活塞桿(51)作直線運動帶動所述擺動機構(10)擺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傳動端呈圓弧形,所述擺動傳動端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傳動鋸齒(11);所述活塞桿(51)上設置有與所述多個第一傳動鋸齒(11)配合的多個第二傳動鋸齒(5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51)上鉸接有連桿 (70),所述連桿(70)同時與所述擺動機構(10)的擺動傳動端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傳動端上設置有球頭軸承(90),所述連桿(70)通過所述球頭軸承(90)與所述擺動傳動端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擺動換向閥 (60),所述擺動換向閥(60)與所述第一驅動油缸(50)的無桿腔和有桿腔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驅動油缸(20),所述活塞桿(51)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驅動油缸(50)和所述第二驅動油缸 (20)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擺動換向閥(60),所述擺動換向閥(60)分別與所述第一驅動油缸(50)和所述第二驅動油缸00)的無桿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 (10)與所述分配閥驅動軸(30)通過齒輪嚙合結構連接。
9.一種泵送機構,包括分配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搖擺驅動裝置,所述分配閥與所述搖擺驅動裝置的分配閥驅動軸(30)固定連接。
10.一種混凝土泵車,包括泵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機構為權利要求9所述的泵送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搖擺驅動裝置、泵送機構及混凝土泵車。該搖擺驅動裝置包括擺動機構,具有擺動傳動端;分配閥驅動軸,與擺動機構連接,該搖擺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一驅動油缸,具有活塞桿,該活塞桿與擺動機構的擺動傳動端驅動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搖擺驅動裝置,通過第一驅動油缸的直線往復運動帶動擺動機構擺動,減小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的運動幅度,有效降低了擺動驅動機構本身受到的沖擊程度,有利于延長機構本身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泵送機構和混凝土泵車因具有上述的搖擺驅動裝置而能夠平穩地完成分配閥的位置切換,順利地完成吸料和輸料過程,獲得穩定的工作狀態。
文檔編號E04G21/04GK202301262SQ20112036386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6日
發明者劉偉, 朱安寧, 賀電 申請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