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玻璃鋼化冷卻風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玻璃鋼化設備中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所使用的玻璃鋼化設備中3_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均采用高壓離心風機提供的壓縮空氣作為冷卻介質,其能耗大(兩臺280-315KW的風機),使用成本高,還因為風機流量及壓力波動大,具有不易操作控制,加工的產品質量不佳,葉片產生疲勞斷裂造成飛車事故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鋼化冷卻風柵,解決現有結構能耗大、加工的產品質量不佳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具有機架,機架上沿水平方向布置有用于傳送高溫玻璃的輥道傳送裝置,在所述輥道傳送裝置的上、下側分別布置有上風柵組件與下風柵組件,其特征在于:設有空氣壓縮機,所述空氣壓縮機通過氣水分離器與平衡罐相連通,所述平衡罐又經過多條支路與所述上風柵組件以及下風柵組件相連通,每條支路上均設有減壓閥與壓力表。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上風柵組件與所述下風柵組件均包括多排平行間隔設置的風柵單元,每個所述風柵單元具有一個呈扁平狀的風箱,所述扁平狀的風箱的上端表面沿水平方向布置,并在所述上端表面上開設有噴射孔,所述扁平狀的風箱的下端表面傾斜于水平方向布置,使所述扁平狀的風箱的寬度從左端往右端呈直線下降,在所述風箱左端設有進風接頭,所述進風接頭通過所述減壓閥與所述平衡罐相連通。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風箱右端設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常態下用螺塞密閉。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多排平行間隔設置的風柵單元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所述輥道傳送裝置的輥道間隔距離相等。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噴射孔的直徑介于Φ0.9-Φ 1.5之間。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下風柵組件上對應于玻璃進端以及玻璃出端的數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具有較大直徑,而對應于玻璃進端與玻璃出端之間的數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具有較小直徑。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下風柵組件上設有12排風柵單元,其中對應于玻璃進端的第I個、第2個風柵單元以及對應于玻璃出端的第11個、第12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的直徑為Φ1.3,而對應于玻璃進端與玻璃出端之間的第3個至第10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的直徑為Φ1.1。在較佳的 技術方案中:處于相對位置的所述上風柵組件的風柵單元與所述下風柵組件的風柵單元的噴射孔呈相對布置。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上風柵組件的每兩個相鄰的風柵單元之間,增設有一塊壓風板,所述壓風板呈條狀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每塊所述壓風板的兩個長邊均向斜下方延伸,使壓風板的橫截面形狀形成一個寶蓋頭狀。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上風柵組件上對應于玻璃進端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導流板,所述導流板的板面垂向布置,且所述導流板的最底端朝向玻璃出端方向彎曲形成一個圓弧段。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 案的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在于:冷卻介質的產生由空氣壓縮機替代風機,增加一平衡罐,輸出壓力由減壓閥來控制,使系統運行可靠,輸出壓力穩定,安全性改善;總功率由風機的630kw降低為75kw。噴射孔大小尺寸為Φ1.1、Φ1.3(原為Φ4、Φ 5),并按一定規律排布,使能耗降低,吹風壓力均勻;上風柵組件的風柵單元間加壓風板,可用于平衡輥道,改善玻璃的受力;玻璃進端增加導流板,改善玻璃進入風柵時的受力性能;本發明加工的產品質量穩定可靠,能耗小,使用成本低,安全性改善,結構簡單,維護保養方便。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冷卻風柵的主視圖;圖1A是是本發明的氣路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冷卻風柵的左視圖;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冷卻風柵的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下風柵的主視5是本發明提供的下風柵的右視圖;圖6是本發明提供的下風柵的俯視圖;圖7是本發明提供的上風柵的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機架I ;下風柵組件2 ;上風柵組件4 ;上升降裝置6 ;壓風板7 ;輥道傳送裝置8 ;導流板9 ;下升降裝置10。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明提供的壓縮空氣介質的3mm玻璃鋼化冷卻風柵的結構特點。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具有機架1,機架I上沿水平方向布置有用于傳送高溫玻璃的輥道傳送裝置8,在所述輥道傳送裝置8的上、下側分別布置有上風柵組件4與下風柵組件2,所述上風柵組件4與下風柵組件2分別連接有上升降裝置6與下升降裝置10,使上風柵組件4以及下風柵組件2與所述輥道傳送裝置8之間的垂向距離能夠調節。如圖1A所示,是本發明的氣路結構示意圖,設有空氣壓縮機1,所述空氣壓縮機I通過氣水分離器4與平衡罐6相連通,所述平衡罐6又經過多條支路39與所述上風柵組件4以及下風柵組件2相連通,每條支路39上均設有減壓閥37與壓力表38,從而方便調節各條支路39上的氣壓。所述下風柵組件2,包括多排平行間隔設置的風柵單元20 (風柵單元20之間的間隔距離最好與輥道傳送裝置8的輥道間隔距離相等),如圖4、圖5、圖6所示,每個所述風柵單元20具有一個呈扁平狀的風箱21,所述扁平狀的風箱21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端支架22與右端支架23,所述扁平狀的風箱21的上端表面沿水平方向布置,并在所述上端表面上開設有噴射孔24,所述扁平狀的風箱21的下端表面傾斜于水平方向布置,使所述扁平狀的風箱21的寬度從左端往右端呈直線下降,在所述風箱21左端設有進風接頭25,所述進風接頭25通過所述減壓閥與所述平衡罐相連通,在所述風箱21右端設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常態下用螺塞26密閉。由于風箱21的寬度從左端往右端呈直線下降,當壓縮空氣從所述進風接頭25進入風箱21內,遠離進風接頭25處的噴射孔24的噴射壓力得到了相應補償,能夠使所有噴射孔24的噴射壓力差盡量減小,使玻璃各個位置的降溫速度保持一致。為了使風柵單元20的噴射壓力與平衡罐經減壓閥輸出的空氣壓力相適應,所述噴射孔24的直徑可選Φ1.1或Φ1.3(介于Φ0.9-Φ1.5之間即可)。進一步,為了使整個玻璃面上吹風壓力更為均勻,還可將所述下風柵組件2上對應于玻璃進端以及玻璃出端的數個風柵單元20上的噴射孔24設為較大直徑,而對應于玻璃進端與玻璃出端之 間的數個風柵單元20上的噴射孔24設為較小直徑。以本實施例為例,所述下風柵組件2上設有12排風柵單元20,其中對應于玻璃進端的第I個、第2個風柵單元20以及對應于玻璃出端的第11個、第12個風柵單元20上的噴射孔24的直徑為Φ 1.3 (噴射孔24間距為8mm),而對應于玻璃進端與玻璃出端之間的第3個至第10個風柵單元20上的噴射孔24的直徑為Φ 1.1 (噴射孔24間距也為8mm)。至于所述上風柵組件4,其也包括多排平行間隔設置的所述風柵單元20,所述上風柵組件4的風柵單元20與所述下風柵組件2的風柵單元20 —一鏡面對稱布置,而且,從圖7、圖4可以看到,處于相對位置的上風柵組件4的風柵單元20與所述下風柵組件2的風柵單元20的噴射孔24也呈相對布置,可使得玻璃上下表面的受力均勻。所述上風柵組件4的風柵單元20上的噴射孔24的直徑以及分布規律,均與所述下風柵組件2 —致,在此不予贅述。只是,在上風柵組件4的每兩個相鄰的風柵單元20之間,增設有一塊壓風板7,所述壓風板7呈條狀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每塊所述壓風板7的兩個長邊均向斜下方延伸,使壓風板7的橫截面形狀形成一個寶蓋頭狀。通過設置壓風板7,可使玻璃在風柵中運行時受力平衡。另外,在所述上風柵組件4上對應于玻璃進端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導流板9,所述導流板9的板面垂向布置,且所述導流板9的最底端朝向玻璃出端方向彎曲形成一個圓弧段。通過設置所述導流板9,可使玻璃在進入風柵時受力平衡。以上說明對本發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具有機架,機架上沿水平方向布置有用于傳送高溫玻璃的輥道傳送裝置,在所述輥道傳送裝置的上、下側分別布置有上風柵組件與下風柵組件,其特征在于:設有空氣壓縮機,所述空氣壓縮機通過氣水分離器與平衡罐相連通,所述平衡罐又經過多條支路與所述上風柵組件以及下風柵組件相連通,每條支路上均設有減壓閥與壓力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風柵組件與所述下風柵組件均包括多排平行間隔設置的風柵單元,每個所述風柵單元具有一個呈扁平狀的風箱,所述扁平狀的風箱的上端表面沿水平方向布置,并在所述上端表面上開設有噴射孔,所述扁平狀的風箱的下端表面傾斜于水平方向布置,使所述扁平狀的風箱的寬度從左端往右端呈直線下降,在所述風箱左端設有進風接頭,所述進風接頭通過所述減壓閥與所述平衡罐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風箱右端設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常態下用螺塞密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平行間隔設置的風柵單元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所述輥道傳送裝置的輥道間隔距離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射孔的直徑介于Φ0.9-Φ1.5 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風柵組件上對應于玻璃進端以及玻璃出端的數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具有較大直徑,而對應于玻璃進端與玻璃出端之間的數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具有較小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風柵組件上設有12排風柵單元,其中對應于玻璃進端的第I個、第2個風柵單元以及對應于玻璃出端的第11個、第12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的直徑為Φ 1.3,而對應于玻璃進端與玻璃出端之間的第3個至第10個風柵單元上的噴射孔的直徑為Φ1.1。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處于相對位置的所述上風柵組件的風柵單元與所述下風柵組件的風柵單元的噴射孔呈相對布置。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風柵組件的每兩個相鄰的風柵單元之間,增設有一塊壓風板,所述壓風板呈條狀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每塊所述壓風板的兩個長邊均向斜下方延伸,使壓風板的橫截面形狀形成一個寶蓋頭狀。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風柵組件上對應于玻璃進端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導流板,所述導流板的板面垂向布置,且所述導流板的最底端朝向玻璃出端方向彎曲形成一個圓弧段。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玻璃鋼化冷卻風柵,其具有機架,機架上沿水平方向布置有用于傳送高溫玻璃的輥道傳送裝置,在所述輥道傳送裝置的上、下側分別布置有上風柵組件與下風柵組件,還設有空氣壓縮機,所述空氣壓縮機通過氣水分離器與平衡罐相連通,所述平衡罐又經過多條支路與所述上風柵組件以及下風柵組件相連通,每條支路上均設有減壓閥與壓力表。本發明主要用于玻璃鋼化設備中冷卻風柵段,將達到鋼化高溫的玻璃快速冷卻,使玻璃達到滿足鋼化規定的顆粒度及平整度等要求。
文檔編號C03B27/04GK103241930SQ20121002531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6日
發明者曹明章 申請人: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北玻玻璃技術工業有限公司, 上海北玻鍍膜技術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