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陶瓷制粉工藝輔助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陶瓷磚是用近似球形并有一定的顆粒級配的粉料壓制而成的,這種粉料顆粒是由一定壓力的泥漿霧滴經噴霧塔內的熱風干燥而生成的,經干燥成型的粉料顆粒,最終落在塔下錐底部的粉料冷卻裝置進料口上;在冷卻裝置進料口的粉料溫度約70°C左右,若直接經放料閥排出,就會造成粉料溫度偏高,而且干濕度不均衡、不穩(wěn)定,顆粒級數不匹配等缺陷,從而影響粉料的成型工藝;特別是對大型噴霧塔制粉來說,這種缺點尤其突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調節(jié)靈活、能使粉料得到快速均勻冷卻的冷卻陶瓷粉料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它包括有上下開口的殼體、用于控制風量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用于清洗殼體內部的處理孔蓋以及分別置于殼體內部的上錐斗和下錐斗,其中,所述殼體的外表面沿其周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配風口,同時在該殼體上對應安裝有風門調節(jié)環(huán),通過風門調節(jié)環(huán)來實現對配風口的開啟;上錐斗和下錐斗上下對置地安裝在殼體內部,同時該上錐斗呈上小下大的結構,其錐體外圓周側面與殼體內壁之間存在落料間隙,并且該上錐斗從殼體的上開口端往外伸出,下錐斗的出料口與殼體的下開口端相對應;上述殼體的外表面設有多個與其內腔貫通的套管,且該多個套管接近于殼體的上開口端,同時上述每個套管的開口端均通過一處理孔蓋進行密封。所述的殼體上固定有上、下法蘭,且該上、下法蘭對應安裝在殼體的上、下開口端面處。所述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上開設有多個與配風口一一對應的槽口。所述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上設有多個把手。所述的上錐斗通過殼體內的上錐斗支撐件固定。所述的下錐斗通過殼體內的下錐斗支撐件固定。本發(fā)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優(yōu)點在于由于上錐斗是上小下大的結構,所以當塔頂干燥的粉料落在上錐斗上時,能將其上面的粉料沿錐體圓周散開,這樣便于粉料的散熱和防止粉料結塊,另外,由于殼體周圍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配風口,當散開的粉料經過殼體中部時,進入配風口的冷風直接冷卻進來的粉料,根據粉料的流量和所需溫度來調節(jié)風量,風量的多少是由配風口的開啟度決定的,配風口的開啟度通過風門調節(jié)環(huán)來調節(jié)控制;而本發(fā)明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是采用整體式調節(jié)結構,使得其具有調節(jié)靈活,配風均勻等效果;還有經過冷卻的粉料,溫度控制在約45°C左右,這樣的粉料性能穩(wěn)定,從而使粉料的工藝性能得到保證。
圖I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剖視圖。圖3為風門調節(jié)環(huán)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I至附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它包括有上下開口的殼體I、用于控制風量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用于清洗殼體I內部的處理孔蓋3以及分別置于殼體I內部的上錐斗4和下錐斗5,其中,本實施例所述的殼體I上固定有上、下法蘭8、9,且該上、下法蘭8、9對應安裝在殼體I的上、下開口端面處,同時殼體I的外表面中部沿其周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配風口 6,通過配風口 6進入的冷風來直接對經過殼體I中部的粉料進行冷卻,由于風量的多少是根據粉料的流量和所需的溫度來決定的,所以為了能對配風口 6的風量大小進行調節(jié),即是對配風口 6的開啟度進行控制,本實施例在上述殼體I上對應安裝有采用整體式調節(jié)結構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其中該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上開設有多個與配風口 6 一一對應的槽口 10,同時在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上還設有多個把手11,方便人手操作;而本實施例上述的上錐斗4和下錐斗5上下對置地安裝在殼體I內部,且分別通過該殼體I內的上錐斗支撐件12和下錐斗支撐件13進行固定,同時本實施例的上錐斗2呈上小下大的結構,從殼體I的上開口端往外伸出,用于接收經塔頂干燥的粉料,并且其錐體外圓周側面與殼體I 內壁之間存在落料間隙,其目的是為了使得粉料能從上錐斗2的錐體外圓周側面下落入殼體I內部,而且由于上錐斗2是一個上小下大的錐形結構,所以能將其上面的粉料沿錐體圓周散開,從而減少了下落粉料在冷卻過程中結塊的可能性;同時本實施例下錐斗5的出料口與殼體I的下開口端相對應,這樣經過冷卻的粉料顆粒,可通過下錐斗5而滑落至殼體I 的下開口,然后經安裝在殼體I下開口的放料閥自動出塔。另外,上述殼體I的外表面設有多個與其內腔貫通的套管7,且該多個套管7接近于殼體I的上開口端,同時上述每個套管 7的開口端均通過一處理孔蓋3進行密封,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打開處理孔蓋3后,可對殼體I的內部進行清洗,從而保證工藝性能。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對粉料的冷卻效果好,溫控簡單,有效減少了粉料的結塊,并且對粉料干濕度、穩(wěn)定性和顆粒級配等工藝參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本發(fā)明是安裝在噴霧塔等制粉類設備出口位置經濟實用的粉料冷卻的簡易裝置,值得推廣。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 故凡依本發(fā)明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上下開口的殼體(I)、用于控制風量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用于清洗殼體(I)內部的處理孔蓋(3)以及分別置于殼體(I)內部的上錐斗(4)和下錐斗(5),其中,所述殼體(I)的外表面沿其周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配風口 (6 ),同時在該殼體(I)上對應安裝有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 ),通過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 )來實現對配風口(6)的開啟;上錐斗(4)和下錐斗(5)上下對置地安裝在殼體(I)內部,同時該上錐斗(2)呈上小下大的結構,其錐體外圓周側面與殼體(I)內壁之間存在落料間隙,并且該上錐斗(2) 從殼體(I)的上開口端往外伸出,下錐斗(5)的出料口與殼體(I)的下開口端相對應;上述殼體(I)的外表面設有多個與其內腔貫通的套管(7),且該多個套管(7)接近于殼體(I)的上開口端,同時上述每個套管(7 )的開口端均通過一處理孔蓋(3 )進行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I)上固定有上、下法蘭(8、9),且該上、下法蘭(8、9)對應安裝在殼體(I)的上、下開口端面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 上開設有多個與配風口(6)——對應的槽口(10)。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門調節(jié)環(huán)(2)上設有多個把手(11)。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錐斗(4)通過殼體(I)內的上錐斗支撐件(12)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錐斗(5)通過殼體(I)內的下錐斗支撐件(13)固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冷卻陶瓷粉料裝置,包括上下開口的殼體、風門調節(jié)環(huán)、處理孔蓋以及上錐斗和下錐斗,殼體的外表面沿其周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配風口,在該殼體上對應安裝有風門調節(jié)環(huán),通過風門調節(jié)環(huán)來實現對配風口的開啟;上錐斗和下錐斗上下對置地安裝在殼體內部,該上錐斗呈上小下大的結構,其錐體外圓周側面與殼體內壁之間存在落料間隙,并且該上錐斗從殼體的上開口端往外伸出,下錐斗的出料口與殼體的下開口端相對應;殼體的外表面設有多個與其內腔貫通的套管,且該多個套管接近于殼體的上開口端,每個套管的開口端均通過一處理孔蓋進行密封。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操作方便、調節(jié)靈活、能使粉料得到快速均勻冷卻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C04B35/626GK102584252SQ20121004371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4日
發(fā)明者王偉平, 陳凱 申請人:廣東中窯窯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