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地板鋪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室內木地板的安裝方法,尤其是一種預防地板鋪裝后產生響聲的地板鋪裝方法,屬于室內裝飾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強化木地板以其安裝方便、耐磨、色彩花樣豐富、價格相對便宜等優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但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地板基材的固有特性產生的干縮濕脹、地板背層高低差、榫槽配合偏差、地面坡度及平整度等原因,容易引起地板連接處榫槽和榫舌的摩擦或擠壓而發出響聲,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可行、能有效預防地板鋪裝后產生響聲的地板鋪裝試驗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地板鋪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混凝土結構的地面進行鑿平處理;
2)在處理好的地面上鋪裝地墊;
3)在地墊上鋪裝地板,每批地板鋪裝時應保證寬度方向不少于6至8塊地板、長度方向不少于3至6塊地板;
4)地板鋪裝完成后,沿地板各拼接處至少踩踏5到8次,判斷是否發出響聲,若地板拼接處未發出響聲,則地板合格,否則,調整設備,整批地板進行返工。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地板鋪裝方法,其中地面進行鑿平處理后,在以1. 83米為半徑的范圍內地面高低差不超過2-3. 2毫米;
前述的地板鋪裝方法,其中所述的地墊為聚乙烯泡沫塑料。前述的地板鋪裝方法,其中步驟4)中避免踩踏鋪裝地板四周邊緣處。本發明操作工藝簡單,易掌握,經本發明檢測出廠的地板鋪裝后地板拼接處不會發出響聲,對室內人員走動不會產生噪聲干擾,減少了工廠的二次維修費用,降低了工廠成本。本發明與現有的地板鋪裝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它的地板鋪裝方法只限于地板怎樣鋪裝,本發明不僅僅適合地板鋪裝,更適合工廠現場生產時使用本方法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地板的制造設備,避免批量性不合格,避免后期返工,減少了工廠的二次維修費用,降低了工廠成本。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 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圖1是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對混凝土結構的地面進行鑿平處理,地面進行鑿平處理后,在以1.83米為半徑的范圍內地面高低差不超過2-3. 2毫米;
2)在處理好的地面上鋪裝地墊,地墊為彈性好無污染的聚乙烯泡沫塑料;
3)在地墊上鋪裝地板,每批地板鋪裝時應保證寬度方向不少于6至8塊地板、長度方向不少于3到6塊地板;
4)地板鋪裝完成后,沿地板各拼接處至少踩踏5到8次,判斷是否發出響聲,避免踩踏鋪裝地板四周邊緣處。先判斷地板鋪裝寬度方向是否發出響聲,再判斷地板鋪裝長度方向是否發出響聲,若地板鋪裝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均未發出響聲,則地板合格,否則,調整設備,整批地板進行返工。在日常質量保證中,工廠按以上方法對每一批生產的地板,做相應的響聲鋪裝試驗并進行評估記錄,保證每批地板的質量。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地板鋪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對混凝土結構的地面進行鑿平處理;2)在處理好的地面上鋪裝地墊;3)在地墊上鋪裝地板,每批地板鋪裝時應保證寬度方向6至8塊地板、長度方向不少于 3至6塊地板;4)地板鋪裝完成后,沿地板各拼接處至少踩踏5到8次,判斷是否發出響聲,若地板拼接處未發出響聲,則地板合格,否則,調整設備,整批地板進行返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鋪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進行鑿平處理后,在以1.83 米為半徑的范圍內地面高低差不超過2-3. 2毫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鋪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墊為聚乙烯泡沫塑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鋪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避免踩踏鋪裝地板四周邊緣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板鋪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對混凝土結構的地面進行鑿平處理,再在處理好的地面上鋪裝地墊,然后在地墊上鋪裝地板,每批地板鋪裝時應保證寬度方向不少于6至8塊地板、長度方向不少于3至6塊地板,最后沿地板各拼接處至少踩踏5到8次,判斷是否發出響聲,若地板拼接處未發出響聲,則地板合格,否則,調整設備,整批地板進行返工。本發明操作工藝簡單,易掌握,經本發明檢測出廠的地板鋪裝后地板拼接處不會發出響聲,對室內人員走動不會產生噪聲干擾,減少了工廠的二次維修費用,降低了工廠成本。
文檔編號E04F15/02GK102535816SQ20121004862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
發明者夏先兵 申請人:圣象(江蘇)木業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