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透氣型帳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野外和軍旅用品領域,尤其涉及帳篷的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的雙層帳篷包括內篷和外篷,內篷的端部設置進出門,內篷與外篷之間設置支撐桿,內篷與外篷通過若干個連接扣連接,內篷由支撐桿支撐在地面上,傳統的帳篷由于內外篷之間的距離小,使得通風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透氣型帳篷,使帳篷的通風效果好。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透氣型帳篷,包括內篷和外篷,內篷的端部設置進出門,內篷與外篷之間設置至少兩根支撐桿,內篷與外篷通過若干個連接扣連接,所述內篷的外側縫制與支撐桿數量相等的管頭,每根支撐桿分別穿置在相應的管頭內。本發明通過以上設計,管頭有15公分的寬度,管頭的設計使得內篷與外篷之間的距離加大,空氣從管頭內進入,增強了空氣的流動性,從而帳篷內透氣性好,顯得更舒適。為了更通風,所述內篷上縫制內窗,在內窗處的外篷上縫制外窗,外窗包括網紗內層、透明中間層和外層,透明中間層通過拉鏈連接在外篷上。網紗內層不僅通風、透氣性好,還可以防蚊蟲。中層透明層可以用拉鏈進行開關,透明度高。外層既防潮、防塵,也可以防光線。為了便于連接暖氣,所述內篷上設置內暖風口,內暖風口處的外篷上設置外暖風為了便于帳篷內排煙,內篷上設置內排煙口,內排煙口處的外篷上設置外排煙口。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去除外篷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外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為透氣型帳篷,包括內篷4和外篷1,內篷4的端部設置進出門2,內篷4與外篷1之間設置至少兩根支撐桿3,內篷4的外側縫制與支撐桿3數量相等的管頭10,每根支撐桿3分別穿置在相應的管頭10內,如圖2所示。內篷4與外篷1通過若干個連接扣連接,內篷4上設置內暖風口 5,內暖風口 5處的外篷1上設置外暖風口 6。內篷4上設置內排煙口 7,內排煙口 7處的外篷1上設置外排煙口 8。如圖1、2、3所示,內篷4上縫制內窗11,在內窗11處的外篷1上縫制外窗9,外窗9包括網紗內層9-1、透明中間層9-2和外層9-3,透明中間層9-2通過拉鏈連接在外篷1上。
權利要求
1.一種透氣型帳篷,包括內篷和外篷,內篷的端部設置進出門,內篷與外篷之間設置至少兩根支撐桿,內篷與外篷通過若干個連接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篷的外側縫制與支撐桿數量相等的管頭,每根支撐桿分別穿置在相應的管頭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型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篷上縫制內窗,在內窗處的外篷上縫制外窗,外窗包括網紗內層、透明中間層和外層,透明中間層通過拉鏈連接在外篷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型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篷上設置內暖風口,內暖風口處的外篷上設置外暖風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型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篷上設置內排煙口,內排煙口處的外篷上設置外排煙口。
全文摘要
一種透氣型帳篷,涉及野外和軍旅用品領域,尤其涉及帳篷的結構,包括內篷和外篷,內篷的端部設置進出門,內篷與外篷之間設置至少兩根支撐桿,內篷與外篷通過若干個連接扣連接,所述內篷的外側縫制與支撐桿數量相等的管頭,每根支撐桿分別穿置在相應的管頭內。本發明通過以上設計,管頭有15公分的寬度,管頭的設計使得內篷與外篷之間的距離加大,空氣從管頭內進入,增強了空氣的流動性,從而帳篷內透氣性好,顯得更舒適。
文檔編號E04H15/00GK102561792SQ20121007193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王德才 申請人:江蘇省阿珂姆野營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