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玻璃加工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
背景技術:
現在用于對玻璃鉆孔時的鉆頭機構,鉆孔時,玻璃鉆頭與玻璃緊密接觸,水泵通過輸水管道向鉆頭的鉆頭內腔中間供水,由于鉆頭側面沒有出水口,水就在鉆頭中間形成一定壓力,該壓力對鉆頭前進形成阻力,影響鉆頭的鉆削速度,使效率降低;鉆孔時,玻璃渣沒辦法排出鉆頭內腔,要等到玻璃鉆穿后才能排屑,而且鉆穿那一瞬間水壓對玻璃的沖擊很大;鉆孔時只對鉆頭內側冷卻,對鉆頭外側無水冷卻,從而縮短鉆頭的壽命。因此,如何解決 上述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故障低、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包括鉆頭主體,在鉆頭主體內的輸水管道和鉆頭內腔,其特征在于,在鉆頭主體的中部設有導水外冷卻套,導水外冷卻套與鉆頭內腔的外壁具有空隙形成鉆頭減壓排屑腔,在鉆頭內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連接鉆頭內腔與鉆頭減壓排屑腔的排屑孔。所述的導水外冷卻套優選呈杯狀,其外緣至少覆蓋部分鉆頭內腔的外壁,所述的排屑孔優選設置于鉆頭內腔底部、被導水外冷卻套的外緣覆蓋的外壁上。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是這樣工作的用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切削玻璃鉆孔,水由鉆頭主體內的輸水管道進入鉆頭內腔,當水壓太大時,水就會從排屑孔排出,起減壓作用,減少水對鉆頭前進的阻力,降低水壓對在玻璃鉆孔時對鉆頭的沖擊;排出的水進入鉆頭減壓排屑腔,然后再沿鉆頭主體外壁流向切削處,這樣就可以從鉆頭外側對鉆頭進行冷卻并沖洗;鉆孔后產生的玻璃屑也會和水從排屑孔一起流出,起到排屑的作用。因此,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排除水壓對鉆頭形成的阻力,從而不影響鉆頭的鉆削速度,提高鉆孔效率。2.鉆孔的同時,玻璃屑跟隨水流從排屑孔向外排出,提高鉆孔質量和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3.從排屑孔流出的水可以從鉆頭外側對鉆頭進行冷卻,能提高鉆孔質量和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并還可對鉆孔過程中產生的玻璃屑進行沖洗,有利于鉆孔的進行。
圖I是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21、鉆頭內腔;22、鉆頭主體;23、導水外冷卻套;24、鉆頭減壓排屑腔;25、輸水管道;A、排屑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I :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包括鉆頭主體22,在鉆頭主體22內的輸水管道25和與輸水管道25相連的鉆頭內腔21,在鉆頭主體22的中部設有杯狀的導水外冷卻套23,導水外冷卻套的外緣覆蓋部分鉆頭內腔21的外壁,且與鉆頭內腔21的外壁具有空隙,由此導水外冷卻套23與鉆頭內腔21的外壁形成鉆頭減壓排屑腔24,在鉆頭內腔21底部、被導水外冷卻套23的外緣覆蓋的外壁上相對設有2個連接鉆頭內腔21與鉆頭減壓排屑腔24的排屑孔A。本實施例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是這樣工作的如圖2所示,圖2中箭頭代表水流方向,當用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切削玻璃鉆孔,水由鉆頭主體22內的輸水管道25進入鉆頭內腔21,當水壓太大時,水就會從排屑孔A排出,起減壓作用,減少水對鉆頭前進的阻力,降低水壓對在玻璃鉆孔時對鉆頭的沖擊,排出的水進入鉆頭減壓排屑腔24,然后再 沿鉆頭主體22外壁流向切削處,這樣就可以從鉆頭外側對鉆頭進行冷卻并沖洗;鉆孔后產生的玻璃屑也會和水從排屑孔A —起流出,起到排屑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包括鉆頭主體(22),在鉆頭主體內的輸水管道(25)和鉆頭內腔(21),其特征在于,在鉆頭主體的中部設有導水外冷卻套(23),導水外冷卻套與鉆頭內腔的外壁具有空隙形成鉆頭減壓排屑腔(24),在鉆頭內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連接鉆頭內腔與鉆頭減壓排屑腔的排屑孔(A)。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水外冷卻套呈杯狀,其外緣至少覆蓋部分鉆頭內腔的外壁,所述的排屑孔設置于鉆頭內腔底部、被導水外冷卻套的外緣覆蓋的外壁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它包括鉆頭主體,在鉆頭主體內的輸水管道和鉆頭內腔,在鉆頭主體的中部設有導水外冷卻套,導水外冷卻套與鉆頭內腔的外壁具有空隙形成鉆頭減壓排屑腔,在鉆頭內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連接鉆頭內腔與鉆頭減壓排屑腔的排屑孔。本發明的平板玻璃鉆孔的鉆頭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排除水壓對鉆頭形成的阻力,從而不影響鉆頭的鉆削速度,提高鉆孔效率。鉆孔的同時,玻璃屑跟隨水流從排屑孔向外排出,提高鉆孔質量和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從排屑孔流出的水可以從鉆頭外側對鉆頭進行冷卻,能提高鉆孔質量和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并還可對鉆孔過程中產生的玻璃屑進行沖洗,有利于鉆孔的進行。
文檔編號C03B33/02GK102701577SQ2012101431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李富業 申請人:李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