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預制疊合框架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中的梁,尤其涉及一種預應カ鋼筋砼疊合梁。
背景技術:
傳統鋼筋砼疊合梁的預制部分一般采用矩形截面或倒T形截面,當梁跨度較大時,預制截面大、自重大、吊裝困難。用于高層建筑必須配置起重能力較大的塔吊,費用增カロ,另外對于高烈度地震區,框架梁通常梁端正彎矩較大,先張法預應カ框架疊合梁梁端需設置抗裂耗能附加鋼筋,以滿足抗震受力要求,但預制梁內埋設附加鋼筋制作麻煩,エ地安
裝困難。ー種在后澆部分砼中埋設抗裂耗能附加矩鋼筋的雙預制T形梁的疊合梁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ー種方便預制安裝,利于施工吊裝,且抗震性能好、成本低的雙預制疊合框架梁。按照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雙預制梁疊合框架梁,包括ニ根倒T形的預應カ預制梁體和T形的后澆鋼筋砼部分,二者組成有凹凸疊合面的疊合梁,所述倒T形預制梁縱向埋設有預應カ鋼絞線,預制梁腹板上埋設有矩形箍筋,箍筋伸出腹板上表面一定長度,所述疊合梁后澆部分砼上部縱向埋設有鋼筋。按照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雙預制梁疊合框架梁還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征所述后澆部分砼僅在梁端部一定長度內設置,梁中部僅澆搗與板同厚的砼,中部的雙根梁腹板間間隔設置垂直于腹板的橫隔板,中部梁間的空腔填充輕質材料或內支設永久性模板。所述后澆部分砼至少在梁端下部一定長度內埋設有縱向附加抗裂鋼筋,縱向附加抗裂鋼筋伸入梁柱節點中,后澆部分砼可以埋設有箍筋。所述倒T形預制梁至少ー側梁腹板下側埋設有預埋拉結筋。所述ニ根預制梁下部離開一定距離,梁下翼緣間填充砼,或梁中部不填充砼。所述預制梁疊合面的腹板側面和翼緣上表面加工成毛糙面。所述梁端后澆部分埋設有彎起鋼筋,彎起鋼筋呈Z字形,ニ根彎起鋼筋下端連成一體呈U形。按照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雙預制梁疊合框架梁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本發明把寬度較大的梁分成ニ根梁預制,使預制梁自重大大減輕,吊裝更加方便,所以使安裝成本降低。其次因本發明的中部可做成空心,因此在強度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可使疊合梁自重減輕,從而使結構受カ減小。最后,因本發明的梁端抗震附加鋼筋無需在預制梁中預埋,而在后澆砼中埋設,所以大大方便了施工,同時使結構抗震性能提高。另外,預制與現澆砼間的疊合面呈凹凸狀,砼接觸面積加大,疊合面抗剪性能大大提高,梁整體性加強。
圖I為本發明的單根預制梁立體2為本發明的兩根組合預制梁立體3為本發明的疊合梁的配筋立面4為本發明的一種組合形式剖面5為本發明的另ー種組合形式剖面6為本發明的有空腔疊合梁中部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I至圖6,在本發明給出的一種預制疊合框架梁的實施例中,包括ニ根倒T形的預應カ預制梁體I和T形的后澆部分2,二者組成有凹凸疊合面的疊合梁,所述倒T形預制梁I縱向埋設有預應カ鋼絞線11,預制梁腹板上埋設有矩形箍筋12,箍筋12伸出腹板上表面一定長度,所述疊合梁后澆部分砼2上部縱向埋設有鋼筋21,ニ根倒T形梁為減小梁寬較大的預制梁的自重,使運輸吊裝更方便,疊合后的梁上部埋設縱向鋼筋21,使疊合梁變成連續梁,從而減小梁跨中彎矩。參見圖4、圖5、圖6,在本發明給出的實施例中,所述后澆部分砼2僅在梁端部一定長度內設置,梁中部僅澆搗與板同厚的砼,中部的雙根梁腹板間間隔設置垂直于腹板的橫隔板24,中部梁間的空腔填充輕質材料或支設梁永久性模板。梁僅在端部為實心,而中部設空腔,是為在不影響梁強度的前提下,減輕疊合梁自重,同時節約砼,而橫隔板為提高梁在有空腔處的受力性能。參見圖4、圖5,在本發明給出的實施例中,所述后澆部分砼2至少在梁端一定長度埋設有縱向附加抗裂鋼筋22,縱向附加抗裂鋼筋伸入梁柱節點中,后澆部分砼2可以埋設有箍筋23。在后澆部分2的梁端部埋設縱向附加抗裂鋼筋為使梁在地震作用下,梁端下部不提前出現裂縫,并為提高“塑性鉸”耗能能力,而箍筋23為使梁受カ更好,提高整體性倉^:。參見圖I、圖2,在本發明給出的實施例中,所述倒T形預制梁至少ー側梁腹板下側埋設有預埋拉結筋13,倒T形預制梁的拉結筋13通常位于梁端和跨中有橫隔板24的位置,其主要為使兩根預制間梁下部有拉結,使疊合梁整體性提高。參見圖5、圖6,在本發明給出的實施例中,所述ニ根預制梁下部離開一定距離,梁下翼緣間填充砼,或梁中部不填充砼,預制梁間拉開一定距離,使梁更寬,從而提高梁的承載能力,但跨中部分可省去砼而不影響承載能力。參見圖3,在本發明給出的實施例中,所述梁端后澆部分埋設有彎起鋼筋14,彎起鋼筋14呈Z字形,ニ根彎起鋼筋下端連成一體呈U形。疊合梁端埋設彎起筋14,為提高疊合梁端的斜截面抗剪能力。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預制疊合框架梁,包括二根倒T形的預應力預制梁體和T形的后澆鋼筋砼部分,二者組成有凹凸疊合面的疊合梁,其特征是所述倒T形預制梁縱向埋設有預應力鋼絞線,預制梁腹板上埋設有矩形箍筋,箍筋伸出腹板上表面一定長度,所述疊合梁后澆部分砼上部縱向埋設有鋼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疊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后澆部分砼僅在梁端部一定長度內設置,梁中部僅澆搗與板同厚的砼,中部的雙根梁腹板間間隔設置垂直于腹板的橫隔板,中部梁間的空腔填充輕質材料或內支設永久性模板。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疊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后澆部分砼至少在梁端下部一定長度內埋設有縱向附加抗裂鋼筋,縱向附加抗裂鋼筋伸入梁柱節點中,后澆部分砼可以埋設有箍筋。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疊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倒T形預制梁至少一側梁腹板下側埋設有預埋拉結筋。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疊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二根預制梁下部離開一定距離,梁下翼緣間填充砼,或梁中部不填充砼。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疊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預制梁疊合面的腹板側面和翼緣上表面加工成毛糙面。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疊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梁端后澆部分埋設有彎起鋼筋,彎起鋼筋呈Z字形,二根彎起鋼筋下端連成一體呈U形。
全文摘要
一種雙預制疊合框架梁,包括二根倒T形的預應力預制梁體和T形的后澆鋼筋砼部分,二者組成有凹凸疊合面的疊合梁,其特征是所述倒T形預制梁縱向埋設有預應力鋼絞線,預制梁腹板上埋設有矩形箍筋,箍筋伸出腹板上表面一定長度,所述疊合梁后澆部分砼上部縱向埋設有鋼筋。本發明把寬度較大的梁分成二根梁預制,使預制梁自重大大減輕,吊裝更加方便,所以使安裝成本降低。
文檔編號E04C3/26GK102852278SQ20121029135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楊峰 申請人:楊眾, 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