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余泥及其他廢棄物。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_40%。以500-600噸/萬平方米的標準推算,到建筑垃圾2020年,我國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新產生的建筑垃圾將是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然而,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垃圾清運費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從而為處理建筑垃圾提供一條資源化的道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將建筑垃圾破碎后加入環氧樹脂和氯氧鎂水泥,充分混合攪拌,得到漿料,然后注入到模具中振動固化得到
復合井蓋。進一步地,所述建筑垃圾、環氧樹脂、氯氧鎂水泥三者的質量配比為建筑垃圾60 85份,環氧樹脂5 20份,氯氧鎂水泥10 20份。優選地,建筑垃圾75份,環氧樹脂10份,氯氧鎂水泥15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I、本發明通過在建筑垃圾中添加環氧樹脂和氯氧鎂水泥,既能保證復合井蓋的機械強度,又能具有較好的防水作用。2、本發明的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為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提供了一條較好的道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將建筑垃圾60Kg破碎后加入環氧樹脂20Kg和氯氧鎂水泥20Kg,充分混合攪拌,得到漿料,然后注入到模具中振動固化得到復合井蓋。實施例2
將建筑垃圾85Kg破碎后加入環氧樹脂5Kg和氯氧鎂水泥10Kg,充分混合攪拌,得到漿料,然后注入到模具中振動固化得到復合井蓋。實施例3
將建筑垃圾75Kg破碎后加入環氧樹脂IOKg和氯氧鎂水泥15Kg,充分混合攪拌,得到漿料,然后注入到模具中振動固化得到復合井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建筑垃圾破碎后加入環氧樹脂和氯氧鎂水泥,充分混合攪拌,得到漿料,然后注入到模具中振動固化得到復合井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環氧樹脂、氯氧鎂水泥三者的質量配比為建筑垃圾60 85份,環氧樹脂5 20份,氯氧鎂水泥10 20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垃圾75份,環氧樹脂10份,氯氧鎂水泥15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復合井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建筑垃圾破碎后加入環氧樹脂和氯氧鎂水泥,充分混合攪拌,得到漿料,然后注入到模具中振動固化得到復合井蓋。本發明通過在建筑垃圾中添加環氧樹脂和氯氧鎂水泥,既能保證復合井蓋的機械強度,又能具有較好的防水作用。本發明的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為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提供了一條較好的道路。
文檔編號C04B28/32GK102786284SQ2012103347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明者黃波 申請人:成都納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