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鑄石復合錐形托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皮帶輸送領域,具體為一種鑄石復合錐形托輥。
背景技術:
皮帶輸送機是礦山運輸、電力、化工、冶金、港口等行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輸送設備,其主要是將載荷置于皮帶上,通過驅動皮帶的定向移動,將物料運輸至所需位置,通常在皮帶下方設有多個托輥組支撐皮帶,由于皮帶在負荷運行的過程中,常會因受力不均勻發生皮帶向兩側偏斜,皮帶跑偏現象一直是困擾這種輸送機的頑癥,而這種現象的發生,將會造成物料灑落,帶來安全隱患。在皮帶輸送機上,托輥是主要部件,傳統托輥一般采用鋼托輥或橡膠托輥,鋼托輥易加工,整體性能好,但是托輥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力小,噪音大,從而對傳送帶起到的調心作用并不是很好,而且在酸堿環境作業時易被腐蝕,耐磨性 差,長期使用容易產生刃口,磨損傳送帶,降低傳送帶的使用壽命;而橡膠托輥經過大量實踐使用證明,當托輥與傳送帶摩擦升溫后,容易使軸、軸承與輥體分離,更不可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托輥采用金屬或橡膠制成,在實際使用中均存在各自缺點而影響其使用性能的問題,提供一種鑄石復合錐形托輥。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鑄石復合錐形托輥,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微晶鑄石粉35 45%,微晶鑄石骨料15 25%,聚丙烯樹脂30 45%,石墨粉I 3%,炭黑I 3%,三氧化二銻O. 5 1% ;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微晶鑄石板材經破碎、磨粉分別得到細度為160目的微晶鑄石粉和細度為40目的微晶鑄石骨料;(2)將微晶鑄石粉、微晶鑄石骨料、聚丙烯樹脂、石墨粉、炭黑和三氧化二銻按照上述重量比例加入混料機,混勻;(3)將混勻后的混合物料輸送至擠壓機,加熱至13(T20(TC,擠出;(4)然后將擠出料放入模具內,經液壓機在300MPa的壓力下壓制成型,得到管體;(5)將管體與軸承、傳動軸、密封圈組裝,即得到本發明所述托輥。上述配方中,微晶鑄石粉和微晶鑄石骨料作為主要原料,本發明將微晶鑄石板材經破碎、球磨制成微晶鑄石粉和微晶鑄石骨料,具有優異的耐酸堿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時具備了較高的抗壓、抗折、抗沖擊、耐溫差等特點;聚丙烯樹脂作為聚合物粘合劑,具有分子排布有序、致密性堆積的特性,可使托輥滿足所需的彈性;炭黑作為導電劑,石墨作為潤滑齊U,確保托輥在脫模時比較容易,而且可以減少使用過程中托輥與傳送帶之間的摩擦;三氧化二銻作為阻燃劑,確保托輥使用安全。進了一步證明本發明所述托輥的應用性能,經檢測其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非常好,見表I和表2,
表I托輥物理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鑄石復合錐形托輥,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制成, 微晶鑄石粉35 45%,微晶鑄石骨料15 25%,聚丙烯樹脂30 45%,石墨粉I 3%,炭黑I 3%,三氧化二銻O. 5 1% ;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微晶板材經破碎、磨粉分別得到細度為160目的微晶鑄石粉和細度為40目的微晶鑄石骨料; (2)將微晶鑄石粉、微晶鑄石骨料、聚丙烯樹脂、石墨粉、炭黑和三氧化二銻按照上述重量比例加入混料機,混勻; (3)將混勻后的混合物料輸送至擠壓機,加熱至13(T200°C,擠出; (4)然后將擠出料放入模具內,經液壓機在300MPa的壓力下壓制成型,得到管體; (5)將管體與軸承、傳動軸、密封圈組裝,即得到本發明所述托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皮帶輸送領域,具體為一種鑄石復合錐形托輥,解決現有托輥采用金屬或橡膠制成,在實際使用中均存在各自缺點而影響其使用性能的問題,由微晶鑄石粉35~45%,微晶鑄石骨料15~25%,聚丙烯樹脂30~45%,石墨粉1~3%,炭黑1~3%,三氧化二銻0.5~1%經混料、加熱擠壓、壓制成型等工序制成,托輥壽命大大延長,使用成本相應下降30~70%,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該產品經鋼鐵P403礦石直送系統試用,經過150天運行后磨損不到1毫米,其它狀況良好。經測試,其結構先進,性能優良,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或超過國內外托輥的先進水平,一次裝機使用可達15000小時,在次期間不需維修,適用范圍廣,可廣泛應用于鋼鐵、煤礦、港口、化工等行業的帶式輸送設備上。
文檔編號C04B26/04GK102898067SQ20121036861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宋國生 申請人:繁峙縣振華微晶鑄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