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鑄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合鑄石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冶金行業、煉鐵行業,普遍采用普通鑄石板搭構成的排渣溝、沖渣溝、鐵皮溝,在耐磨部位仍然采用普通鑄石板,用水泥砂漿、膠泥等材料進行粘結安砌。由于板與板之間連接不平滑,物料沖擊時容易造成鑄石板脫落,導致渣溝阻塞,影響使用,維修量大,使用壽命短,造成資源浪費。另外,普通鑄石板的安裝成本高,安裝周期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如何避免板與板之間連接不平滑,容易脫落,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藝,以避免板與板之間連接不平滑,容易脫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包括金屬基,所述金屬基形成有容納空腔;設置在金屬基上,且位于所述容納空腔內的增強材料骨架;在熔融狀態下澆注于所述容納空腔內的鑄石 層。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中,所述金屬基為U型結構,且所述金屬基的容納空腔為U型空腔。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中,所述金屬基的頂部兩端具有提手。 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中,所述金屬基為黑色金屬基。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中,所述增強材料骨架為網狀結構。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包括步驟I)鑄造具有容納空腔的金屬基,并在金屬基的容納空腔內布置增強材料骨架;2)將熔融狀態的鑄石巖漿澆注于固態狀態的金屬基的容納空腔內,并形成鑄石層。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中,所述金屬基為U型結構,且所述金屬基的容納空腔為U型空腔。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中,在步驟I)之后還包括步驟在所述金屬基的頂部兩端焊接提手。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中,所述金屬基為黑色金屬基。優選的,在上述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中,所述增強材料骨架為網狀結構。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以金屬為基體,并設計了增強材料骨架,科學合理將鑄石巖漿與金屬基有機復合在一起,形成高耐磨難熔金屬基的復合鑄石溜槽。有效提高產品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能力,解決了現有鑄石板材分塊安裝,采用水泥砂漿粘合產生的鑄石板材間不平滑、沖擊時鑄石板材易脫落、堵塞渣溝、維修量大等技術難題,降低施工成本和工程總造價,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節約并減少維護費用和施工環節的費用。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藝,為避免板與板之間連接不平滑,容易脫落的問題。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I和圖2,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的左視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包括金屬基3、增強材料骨架I和鑄石層2。其中,金屬基3形成有容納空腔,金屬基3為復合鑄石溜槽的最外層結構,其應該根據排渣溝、沖渣溝和鐵皮溝的形狀設計成相應的結構,其容納空腔的形狀也應與金屬基3的外形形狀相適應。增強材料骨架I設置在金屬基3上,且位于容納空腔內,增強材料骨架I能夠起到提高復合鑄石溜槽強度的目的,而且通過設置增強材料骨架I使得鑄石層2能夠與金屬基3更好的復合。鑄石層2在熔融狀態下澆注于容納空腔內。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以金屬為基體,并設計了增強材料骨架,科學合理將鑄石巖漿與金屬基有機復合在一起,形成高耐磨難熔金屬基的復合鑄石溜槽。有效提高產品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能力,解決了現有鑄石板材分塊安裝,采用水泥砂漿粘合產生的鑄石板材間不平滑、沖擊時鑄石板材易脫落、堵塞渣溝、維修量大等技術難題,降低施工成本和工程總造價,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節約并減少維護費用和施工環節的費用。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金屬基3為U型結構,且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亦為U型空腔,將處于熔融狀態的鑄石巖漿澆注到空腔內,無需結晶工序,一次性形成“U”型結構的金屬基復合鑄石。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在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金屬基3的頂部兩端具有提手4,用于提拉,便于復合鑄石溜槽的安裝和運輸。鑒于冶金行業煉鋼、煉鐵沖渣溝長期處于高溫狀態,周邊環境較為惡劣,為滿足高效、耐用和節能要求,需要提高鑄石材料的韌性、抗沖擊能力及耐高溫能力,以延長使用壽命。在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中,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金屬基3為黑色金屬基。本發明在鑄石材料中首次使用具有優良的堅韌性、良好的散熱性和抗沖擊能力的黑色金屬基體,通過增強材料與鑄石巖漿結合成耐高溫性能強、韌性及抗沖擊能力強、散熱能力好的高耐磨金屬基復合鑄石產品。本發明攻克了高溫熔融狀態下鑄石巖衆在金屬基體內多樣性空間分布所產生的復合結構,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能力,延長了使用壽命。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增強材料骨架I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的增強材料骨架1,更加均勻的保證了鑄石巖漿與金屬基有機復合在一起,形成高耐磨的難熔特殊金屬 基復合鑄石,解決了現有鑄石板材分塊安裝,采用水泥砂漿粘合產生的鑄石板材間不平滑、沖擊時鑄石板材易脫落、堵塞渣溝、維修量大等技術難題。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復合鑄石溜槽是以黑色金屬作為基體,利用玄武巖+復合晶核材料配方,通過攻克高溫熔融狀態下鑄石巖漿在金屬基體內多樣性空間分布所產生的復合結構,使不同組分之間發揮協同作用、耦合作用、多功能響應機制。通過網狀增強材料把金屬基和鑄石巖漿復合形成多功能、高耐磨的難容金屬復合鑄石新材料。有效提高產品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增強了鑄石的功能覆蓋,提升鑄石產品的應用范圍。簡化了生產工藝,實現了低碳生產,達到了節能減排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包括步驟I)鑄造具有容納空腔的金屬基3,并在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內布置增強材料骨架
I;2)將熔融狀態的鑄石巖漿澆注于固態狀態的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內,并形成鑄石層2。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能夠直接制造出上述實施例公開的復合鑄石溜槽,因此其同樣具有上述復合鑄石溜槽的技術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贅述。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金屬基3為U型結構,且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亦為U型空腔,將處于熔融狀態的鑄石巖漿澆注到空腔內,無需結晶工序,一次性形成“U”型結構的金屬基復合鑄石。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在步驟I)之后還包括步驟在金屬基的頂部兩端焊接提手4,用于提拉,便于復合鑄石溜槽的安裝和運輸。鑒于冶金行業煉鋼、煉鐵沖渣溝長期處于高溫狀態,周邊環境較為惡劣,為滿足高效、耐用和節能要求,需要提高鑄石材料的韌性、抗沖擊能力及耐高溫能力,以延長使用壽命。在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中,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金屬基3為黑色金屬基。本發明在鑄石材料中首次使用具有優良的堅韌性、良好的散熱性和抗沖擊能力的黑色金屬基體,通過增強材料與鑄石巖漿結合成耐高溫性能強、韌性及抗沖擊能力強、散熱能力好的高耐磨金屬基復合鑄石產品。
本發明攻克了高溫熔融狀態下鑄石巖衆在金屬基體內多樣性空間分布所產生的復合結構,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能力,延長了使用壽命。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增強材料骨架I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的增強材料骨架1,更加均勻的保證了鑄石巖漿與金屬基有機復合在一起,形成高耐磨的難熔特殊金屬基復合鑄石,解決了現有鑄石板材分塊安裝,采用水泥砂漿粘合產生的鑄石板材間不平滑、沖擊時鑄石板材易脫落、堵塞渣溝、維修量大等技術難題。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屬基(3),所述金屬基(3)形成有容納空腔;設置在金屬基(3)上,且位于所述容納空腔內的增強材料骨架(I); 在熔融狀態下澆注于所述容納空腔內的鑄石層(2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3)為U型結構,且所述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為U型空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3)的頂部兩端具有提手(4)。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3)為黑色金屬基。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強材料骨架(I)為網狀結構。
6.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鑄造具有容納空腔的金屬基(3),并在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內布置增強材料骨架(1); 2)將熔融狀態的鑄石巖漿澆注于固態狀態的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內,并形成鑄石層(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3)為U型結構,且所述金屬基(3)的容納空腔為U型空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I)之后還包括步驟在所述金屬基的頂部兩端焊接提手(4)。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3)為黑色金屬基。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鑄石溜槽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強材料骨架(I)為網狀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鑄石溜槽,包括金屬基,所述金屬基形成有容納空腔;設置在金屬基上,且位于所述容納空腔內的增強材料骨架;在熔融狀態下澆注于所述容納空腔內的鑄石層。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鑄石溜槽,以金屬為基體,并設計了增強材料骨架,科學合理將鑄石巖漿與金屬基有機復合在一起,形成高耐磨難熔金屬基的復合鑄石溜槽。有效提高產品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能力,解決了現有鑄石板材分塊安裝,采用水泥砂漿粘合產生的鑄石板材間不平滑、沖擊時鑄石板材易脫落、堵塞渣溝、維修量大等技術難題,降低施工成本和工程總造價,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節約并減少維護費用和施工環節的費用。
文檔編號B28B23/00GK102744767SQ2012102470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張國芳, 朱承斌, 李佳洺, 李春江, 李芳 申請人:四川省川東鑄石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