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實木地板應用到地熱環境的方法及實木地板鋪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將實木地板應用到地熱環境的方法及地熱實木地板鋪裝結構,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的安裝方法包括:在鋪裝地面表面鋪設軟性材料層;在所述軟性材料層表面直接鋪裝地熱實木地板。本發明的地熱實木地板是直接鋪裝在待鋪裝地面上,并且本發明的實木地熱地板經過含水率平衡處理,經過含水率平衡處理的實木地熱地板坯料含水率一致,應力均衡,加工成的地熱實木地板各塊之間差別也很細微,組裝在一起的穩定性好。
【專利說明】將實木地板應用到地熱環境的方法及實木地板鋪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家居裝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將實木地板應用到地熱環境的方法及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地熱采暖技術是熱量由地面向上散發的一種采暖技術,已被廣泛用于到新建住宅中,由于其舒服性、方便性等優勢,發展較為迅速。目前市場上的地熱地板主要是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地板。
[0003]但是在地暖的環境下,采用實木復合地板或是強化地板都存在一定的環保缺陷。
[0004]實木地板是天然木材經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其自然的具有環保性能,而且其具有天然原木紋理和色彩圖案,給人以自然、柔和、富有親和力的質感,同時由于它冬暖夏涼、觸感好的等特性,得到人們極大的喜歡,也希望能夠有實木地板的地熱地板。但是地熱地板要承受30°C至50°C的溫差,對地板的耐熱能力、收縮性能、木材密度等技術指標都具有比普通地板高得多的標準,故一般的實木地板不能直接作為地熱地板,需要一種解決實木地板作為地熱地板的方法。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解決實木地板不能作為地熱地板的缺陷。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木地板應用于地熱環境的方法,包括:
[0007]在所述鋪裝地面表面鋪設軟性材料層;
[0008]在所述軟性材料層表面直接鋪裝地熱實木地板層。
[0009]其中,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由實木地板坯料經含水率平衡處理后獲得,所述含水率平衡處理包括:
[0010]將堆積好的實木地板坯料放入平衡窯;
[0011]進行預熱處理,所述預熱處理的方式為將窯內的溫度每小時升高2°C~3°C,直至干球溫度為44°C~48°C ;
[0012]在預熱處理之后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在干球溫度為44°C~48°C下進行,并實時測量所述平衡窯內的濕球溫度,所述熱處理進行至所述濕球溫度不再變化;
[0013]在所述熱處理之后進行除濕處理,直至所述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為8%~9% ;
[0014]在所述除濕處理之后進行降溫處理,直至窯內的干球溫度大于窯外5°C~8°C,打開窯門,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出窯;
[0015]在所述出窯后,對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養生處理,直至所述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為7%~8.5%。
[0016]可選的,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放入所述平衡窯內,分層堆積,每層之間用隔條隔開。
[0017]可選的,所述平衡窯包括升溫系統、風機內循環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放入所述平衡窯內后關閉窯門。
[0018]可選的,所述除濕處理為,保持窯內干球溫度為44°C?47°C,打開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以維持窯內濕球溫度小于干球溫度8°c?ire。
[0019]可選的,所述降溫處理為,關閉所述升溫系統,維持打開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
[0020]可選的,所述養生處理為在溫度為22°C?26°C、濕度為45%?55%的環境中養生7天以上。
[0021]可選的,所述軟性材料層為1.5mnT2.5mm厚的泡沫墊或紙。
[0022]可選的,鋪裝軟性材料層前,所述待鋪裝地面在每2平米內的表面上高度的起伏不超過3mm。
[0023]可選的,鋪裝軟性材料層前,進行地熱加溫試驗,并同時進行排潮,使得所述待鋪裝地面的含水率小于等于10%。
[0024]可選的,在所述待鋪裝地面上鋪設軟性材料層之前在所述待鋪裝地面上鋪一層塑料布,以隔絕潮氣。
[0025]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鋪設在待鋪裝地面上,從下至上依次包括:
[0026]軟性材料層;
[0027]在所述軟性材料層上鋪裝的地熱實木地板層。
[0028]可選的,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經過含水率平衡處理,含水率為79T8.5%。
[0029]可選的,所述軟性材料層為2_厚的泡沫墊或紙。
[0030]可選的,在所述實木地板鋪裝在2平米內的表面上高度的起伏不超過3_的待鋪裝地面。
[0031]可選的,所述實木地板鋪裝在含水率小于等于10%的待鋪裝地面的。
[0032]可選的,所述軟性材料層和待鋪裝地面之間還包括一層塑料膜,以隔絕潮氣。
[003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34]I)本發明的實木地熱地板經過含水率平衡處理,經過含水率平衡處理的實木地熱地板坯料含水率一致,應力均衡,加工成的地熱實木地板各塊之間差別也很細微,組裝在一起的穩定性好。
[0035]2)通過含水率平衡處理的實木地板坯料穩定性好,在環境經常變換的情況下也不易變形,從而能夠很好的適應地熱環境。
[0036]3)通過含水率平衡處理中的高溫、干燥處理的實木地板坯料,其中可能有的蟲卵等被殺死,并且干燥,能夠防蟲防菌。鋪裝的時候,不需要特意在地板層下面加入殺蟲劑、防潮劑等物。
[0037]4)直接鋪裝在待鋪裝地面上的軟性材料層上,相對于有龍骨的安裝方式中,地板層和地面之間還具有空氣層(導熱性差),本發明提供的地板鋪裝方法和鋪裝結構的導熱性比有龍骨安裝方式的好,適用于地熱環境的需要。
[0038]5)幾乎是直接鋪裝在待鋪裝地面上,節省了有龍骨安裝方式中需要抬高地板所占去的室內空間。
[0039]6)有龍骨的安裝方式中,所述地板得通過釘子或者膠水進行固定連接。而本發明的無龍骨安裝,不需要釘子或者膠水的固定,避免了對地板的損傷,使得地板能夠多次重復使用。
[0040]7)有龍骨安裝的方式中必須得撐出來一部分處于地板層下的空間,不能清掃到,而無龍骨的安裝方式沒有這一部分空間,減少了藏匿灰塵或者細菌或者害蟲等的空間。并且本發明中提供的地熱實木地板經過特殊的處理,能夠具有干燥防蟲的效果。
[0041]8)在實施例提供的可選方案中,本發明的地熱實木地板通過鎖扣或者搭扣的方式拼接,不用損傷地熱實木地板就能夠構成一整塊牢固的地熱實木地板層。并且,整個鋪裝方式中不需要膠水等化學試劑,安裝工藝環保。
[0042]9)采用鎖扣或搭扣的方式拼接實木地板,使得安裝方式可以實現無龍骨安裝,從而能夠將實木地板應用在地熱環境下,實現了地熱的實木地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3]圖1是本發明地熱實木地板之間拼接成一個整體的實施情況的示意圖;
[0044]圖2是本發明的地熱實木地板鋪裝情況的一種實施情況的示意圖;
[0045]圖3為本發明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鎖扣或搭扣涉及到的地板的邊沿的示意圖;
[0046]圖4至圖6為本發明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鎖扣結構的示意圖;
[0047]圖7至圖9為本發明的地熱實木地板的搭扣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8]地熱環境中,地板需要承受30°C至50°C的溫差,這對地板的耐熱能力、收縮性能、木材密度等技術指標都具有比普通地板高得多的標準,一般處理的實木地板不能夠適應地熱環境,故一般的實木地板不能直接作為地熱地板。
[0049]并且,一般的實木地板直接鋪裝在待鋪裝地面上,長期和待鋪裝地面接觸容易受潮變形,故一般實木地板都需要打龍骨進行鋪裝。而發明人發現,由于一般龍骨都具有約5cm的高度,在打龍骨進行鋪裝的結構中,地板和待鋪裝地面之間不可避免的具有由龍骨撐起來的空氣層,而空氣的熱傳導性不是很好,從而打龍骨進行鋪裝的實木地板結構中,熱的傳導性能不是很好。使得實木地板應用于地熱環境時,也不能夠采用有龍骨的安裝方式。
[0050]發明人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嘗試,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在設置有地熱環境下的地熱實木地板以及安裝方式,所述地熱地板可以直接鋪裝在地面上,且所述實木地板經過特殊的含水率平衡工藝處理,能夠在地熱環境嚴酷的環境中長時間使用不會變形,同時還兼顧有防蟲防的效果。在可選方案中,其可以通過地板之間的搭扣結構或鎖扣結構連成一個整體。
[0051]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52]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0053]實施例一
[005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實木地熱地板的安裝方法,其包括:
[0055]步驟S1:提供待鋪裝地面;[0056]一般的,所述待鋪裝地面為室內水泥鋪設的平整的地面,四周豎立有墻壁或者門檻等結構。具體的,在鋪裝之前需要對所述待鋪裝地面進行平整度檢測和修補,以使得所述待鋪裝地面在2平米內的表面上高度的起伏不超過3mm。然后,將地熱設備打開,進行地熱加溫試驗,同時利用地熱加溫試驗升高的溫度進行排潮,使得所述待鋪裝地面的含水率小于等于10%。在進行下一步驟的鋪裝之前,即在所述待鋪裝地面上鋪設軟性材料層之前,在所述待鋪裝地面上鋪一層塑料布,以避免鋪設好實木地板后,地面潮氣侵入實木地板,影響實木地板的使用以及壽命。
[0057]步驟S2:在所述待鋪裝地面表面鋪設軟性材料層;
[0058]在真正的鋪裝地熱實木地板之前,鋪設一層軟性材料層,以緩沖實木地板和堅硬的、一般為水泥質的待鋪裝地面之間的作用,并且進一步增加鋪裝地熱實木地板之前的地面的平整度。這樣,鋪裝好的地熱實木地板不會直接受到待鋪裝地面的壓力,和避免了待鋪裝地面上不可避免會有的輕微的不平整處導致的兩塊地熱實木地板交接處的不平整。
[0059]另外,所述軟性材料層最好具有以下三點特性:一是導熱快,二是環保,三是不變形。這樣可以在地熱環境中盡快的傳導熱量,并且對環境沒有污染,以及能夠長時間使用。但是,由于原本有龍骨的安裝方式中,實木地板層和地面之間具有空氣層,而空氣的導熱性能很差。本實施例中,把實木地板直接鋪在軟性材料層上,一般情況下所用的軟性材料層的導熱性都會好于有龍骨安裝的空氣層。所以,本實施例中的安裝方法比有龍骨的地熱地板的安裝方法要能更快的導熱,可以減少地熱熱量的耗費,能夠實現節能的作用。
[0060]所述軟性材料層鋪設的厚度可以為1.5mnT2.5_,一般為泡沫墊,也可以采用紙。
[0061]步驟S3:在所述軟性材料層上鋪裝地熱實木地板層。
[0062]將若干塊地熱實木地板鋪設在所述軟性墊上,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可以直接鋪在所述軟性墊上,組成一整塊地熱實木地板層。
[0063]在其它實施方案中,各塊地熱實木地板之間可以通過鎖扣或搭扣的方式拼接,彼此互相拼接成一個整體,鋪設成地熱實木地板層。拼接的方式可以如圖1所示,地板和地板之間在長度方向上首尾相連,而在與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互相緊鄰,并且相鄰的兩塊地板是互相錯開的,這樣避免了單塊地板從寬度方向滑開。這樣的地板組裝結構,組裝簡單,方便快捷,同時,不需要把地板固定在龍骨上,就能形成牢固連接的一個整體。
[0064]保持安裝好的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層的周邊與所述墻壁之間具有伸縮縫,所述伸縮縫的寬度與其所在方向上的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層的長度之比為0.39T2%,以適應實木地板的熱脹冷縮。再在安裝好的地熱實木地板層的周邊設置“7”字型的剛性壓條,所述剛性壓條覆蓋所述伸縮縫。所述剛性壓條為金屬制。“7”字型的剛性壓條可以保護地板邊緣,同時兼具掩飾地板邊緣且美化的作用。
[0065]如圖2所示,為所述地熱實木地板鋪裝情況的一種實施情況的示意圖。所述地熱實木地板拼裝成的地熱實木地板層630處于墻壁400之間的地面610上,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層630和地面610之間具有泡沫墊620。優選的,在泡沫墊620和地面610之間還可以具有塑料膜(未圖示)。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層630和墻壁400之間具有一定間距的伸縮縫(未標示),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層630的邊緣具有“7”字型的剛性壓條77壓邊。
[0066]這樣鋪裝地熱實木地板的方式具有現有技術不具有的優點:
[0067]I)直接鋪裝在待鋪裝地面上的軟性材料層上,相對于有龍骨的安裝方式中,地板層和地面之間還具有空氣層,本發明提供的地板鋪裝方法和鋪裝結構的導熱性比有龍骨安裝方式的好,適用于地熱環境的需要。
[0068]2)幾乎是直接鋪裝在待鋪裝地面上,節省了有龍骨安裝方式中需要抬高地板所占去的室內空間。
[0069]3)有龍骨的安裝方式中,所述地板得通過釘子或者膠水進行固定連接。而本發明的無龍骨安裝,不需要釘子或者膠水的固定,避免了對地板的損傷,使得地板能夠多次重復使用。
[0070]4)有龍骨安裝的方式中必須得撐出來一部分處于地板層下的空間,不能清掃到,而無龍骨的安裝方式沒有這一部分空間,減少了藏匿灰塵或者細菌或者害蟲等的空間。并且本發明中提供的地熱實木地板經過特殊的處理,能夠具有干燥防蟲的效果。
[0071]5)采用鎖扣或搭扣的方式拼接實木地板,使得安裝方式可以實現無龍骨安裝,從而能夠將實木地板應用在地熱環境下,實現了地熱的實木地板。
[0072]6)通過鎖扣或者搭扣的方式拼接實木地板,使得不需要損傷地熱實木地板能夠構成一整塊牢固的地熱實木地板層。整個鋪裝方式中不需要膠水等化學試劑,安裝工藝環保。
[0073]并且,本實施例中所鋪設的地熱實木地板還經過特殊工藝處理,以更適應于地熱環境。具體的,所述特殊工藝為含水率平衡處理,其包括:
[0074]步驟p31:提供實木地板坯料;
[0075]一般的,所述實木地板坯料為若干形狀大小大體一致的長條狀的實木板。本實施例中,其尺寸為90cm*15cm*4cm,在別的實施例中,可以別的尺寸,具體根據最終成型的地熱實木地板被設計的尺寸不同而不同。
[0076]步驟P32: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分層堆積,每層之間用隔條隔開;
[0077]將實木地板還料一層一層、整齊的堆積起來,每層之間米用橫截面為2cm*2cm的隔條隔開,每隔20cm左右的長度放一個隔條,保證堆積起來的實木地板之間能夠流通空氣,且穩定不坍塌。
[0078]步驟P33:將堆積好的實木地板放入平衡窯,所述平衡窯包括升溫系統、風機內循環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關閉窯門;
[0079]所述平衡窯為封閉的室內環境,其具有通過自動化設備控制的升溫系統、風機內循環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所述升溫設備可以通過環繞平衡窯四周的熱水管來進行升溫,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可以為排風扇,所述溫度控制系統可以實時測量窯內的溫度并且能同時測量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的是,所述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的差值能反映環境中的濕度,當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一致時候,說明環境中的濕度達到飽和。
[0080]步驟p34:進行預熱處理,所述預熱處理的方式為將窯內的溫度每小時升高20C?3°C,直至干球溫度為44°C?48°C ;
[0081]測量窯內的干球溫度,以此時窯內的干球溫度為起始干球溫度。打開平衡窯的升溫設備開始升溫,控制窯內升溫的速率每小時升溫2°C?3°C,直至窯內的干球溫度為440C?48°C。這是木材較快的被升高溫度會發生變形,嚴重時甚至導致開裂,通過每小時升溫2°C?3°C這樣緩慢升溫的方式,可以對窯內的木材起到保護作用,并且能夠使得窯內堆積的地板都保證被升溫到同樣的溫度。最終升高到的溫度是根據木材的材質決定的,保持在44°C?48°C。比如,致密的木材往往容易開裂,最后升高至的溫度不適宜太高。經過發明人多次實踐,對于一般的木材,本步驟的預熱處理中,每小時升溫2°C,直至干球溫度為46 °C為最優方案。
[0082]步驟P35:在預熱處理之后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在干球溫度為44°C~48°C下進行,并實時測量所述平衡窯內的濕球溫度,所述熱處理進行至所述濕球溫度不再變化;
[0083]在前一步驟的預熱過程中,當窯內溫度達到44°C~48°C時(最優為46°C),開始進入熱處理過程。所述熱處理起到了平衡木材含水率的作用,所述熱處理具體過程為:保持窯內溫度不變,同時實時測量窯內的濕球溫度,至所述濕球溫度不再變化。在熱處理的環境下,木材內部的水份受熱會以水分子的形態擴散出來,游離在窯內空氣中。并且,各塊實木地板坯料之間、實木地板坯料和空氣之間也會不斷的進行水分子的擴散與交換。在這樣的過程中,窯內的濕度會不斷的增大,濕球溫度會不斷的增加。窯內實木地板坯料內部的含水率也在互相影響。最終,窯內的濕度會達到一個最大值,各塊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也會達到一致。這時候,表現為濕球溫度不再變化。本步驟的熱處理過程,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120小時左右。
[0084]步驟P36:在所述熱處理之后進行除濕處理,所述除濕處理為,保持窯內干球溫度為44°C~48°C,打開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以維持窯內濕球溫度小于干球溫度8°C~11°C,直至所述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為79T8.5% ;
[0085]經過熱處理之后的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與窯內空氣中的平衡含水率達到了一致,但此時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仍不符合要求,需要進行除濕處理。具體方法為維持窯內的熱處理時的溫度,即干球溫度為44°C~48°C,并繼續進行窯內濕球溫度的測量,打開平衡窯的風機內循環系統排出窯 內的濕氣,保持窯內的濕球溫度比干球溫度低8°C~11°C。
[0086]具體操作為,當窯內的濕球溫度與干球溫度之差小于8°C~ire時,風機內循環系統會自動間歇性工作,將窯內濕氣緩慢排除,直到實際的濕球溫度比干球溫度低8°C~11°C。這樣一個過程持續大約在72小時左右。之后在實木地板坯料中取樣進行含水率的測試。所述取樣的方式為分別在堆積的實木地板坯料的不同位置取多個樣本進行測試。測試得到的多個結果進行平均,得到整體實木地板坯料的平均測試含水率。當含水率比要求的含水率高的時候,繼續進行除濕處理。直至平均測試含水率符合要求,關閉風機內循環系統。在這一步驟中,所述地熱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太高,會使得后續加工成的地熱實木地板的形變量變大,而含水率太低,會引起木材開裂,故所述含水率是不是符合要求非常重要。對于地熱環境下所使用的實木地板,其含水率需要控制在79T8.5%的范圍內,優選為8%,才能最好的維持地熱實木地板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嚴重的形變,使鋪設好的地熱地板層出現翹邊、開裂等問題。而為了達到含水率為8%,在這一步的處理中,所述濕球溫度比干球溫度低10°C為最優。
[0087]步驟P37:在所述除濕處理之后進行降溫處理,所述降溫處理為,關閉所述升溫系統,維持打開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直至窯內的干球溫度大于窯外5 0C ^S0C,打開窯門,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出窯;
[0088]在前一步驟中,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測試符合要求后,需要進行降溫處理,所述降溫處理的方式為關閉平衡窯的升溫系統。由于窯內停止升溫,窯內的溫度會自然的降低。而維持打開風機內循環提供的目的是避免窯內熱空氣中的水分子懸浮于窯頂而使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再次變化。并且使得降溫速率加快,使得降溫的過程不需要太久。維持打開風機內循環一段時間,直到窯內的干球溫度大于窯外5°C~8°C時,關閉風機內循環系統,緩慢打開窯門,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出窯。
[0089]步驟P38:在所述出窯后,對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養生處理,所述養生處理為在溫度為22°C~26°C、濕度為45%~55%的環境中養生7天以上。
[0090]經過前述工藝處理后的實木地板坯料,由于之前不斷的升溫降溫和除濕等過程,其內部會產生內應力,不能直接用于加工,否則容易在加工和后續使用過程中產生形變或者開裂。其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養生處理,以釋放木材內應力。養生處理的方式為將經過平衡處理的實木地板坯料放置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中,所述養生處理的環境溫度為220C~26°C、濕度為45%~55%。一般養生7天以上,最終養生結束的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為 7%~8.5%ο
[0091]經過前述的含水率平衡處理實木地板坯料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受外界因素影響時,其變化系數比一般未經過平衡處理的實木地板要小,更適合應用于地熱環境。并且,經過其中持續的高溫烘干處理,處于實木地板坯料之中可能有的蟲子或者別的寄生物被處理掉,避免了后續地板使用過程中,會生蟲等情況。
[0092]經過養生階段的實木地板坯料可以直接進行地板的成形加工處理,在所述成形加工過程中,需要將地板的邊緣制成互相配合的搭扣或者鎖扣的結構,以適用于后續安裝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將地熱地板互相搭扣或鎖扣成一整體。
[0093]運用上述特殊的含水率平衡處理的實木地熱地板坯料成型加工制得的地熱實木地板進行地熱地板的鋪裝具有如下的優點:
[0094]I)含水率平衡處理的實木地熱地板坯料含水率一致,應力均衡,加工成的地熱實木地板各塊之間差別也很細微,組裝在一起的穩定性好。
[0095]2)通過含水率平衡處理的實木地板坯料穩定性好,在環境經常變換的情況下也不易變形,從而能夠很好的適應地熱環境。
[0096]3)通過含水率平衡處理中的高溫、干燥處理的實木地板坯料,其中可能有的蟲卵等被殺死,并且干燥,能夠防蟲防菌。鋪裝的時候,不需要特意在地板層下面加入殺蟲劑、防潮劑等物。
[0097]實施例二
[0098]除采用實施例一所提供的直接鋪裝方法及結構、以及提供的含水率平衡處理外,實施例二提供的地熱實木地板還具有特殊的鎖扣及搭扣結構。
[0099]具體的,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的鎖扣或搭扣的方式均涉及兩塊相鄰地板的互相配合的兩個結構,如圖3所示相鄰兩塊地板相對的邊沿,如地板801和地板802相對的邊沿107和邊沿201、邊沿101和邊沿207、邊沿107’和邊沿201’或邊沿101’和邊沿207’。
[0100]其中,在本申請文件中,所述鎖扣結構指在涉及到的兩塊相鄰地板的互相配合的兩邊沿的配合方式為在水平的橫向和縱向上,兩邊沿都具有互相卡和的結構,其中一個邊沿需要被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斜插入另一個邊沿。所述搭扣結構指涉及到的兩塊相鄰地板的互相配合的兩邊沿的配合方式僅在縱向上互相卡和,其中一個邊沿只需要從上到下,壓下去,就能配合入另一個邊沿。
[0101]具體的,為了適應所有地板能夠互相拼接為一個整體,所述鎖扣或者搭扣的不同結構分別設置在同一塊地板相對的兩邊沿,如地板801的邊沿101和邊沿107、地板801的邊沿101’和邊沿107’、地板802的邊沿201和邊沿207或地板802的邊沿201’和邊沿207’。優選的,其為地板長度方向上的兩相對邊沿為搭扣結構,如地板801的兩相對邊沿101和邊沿107 ;地板寬度方向上的兩相對邊沿為鎖扣結構,如地板801的兩相對邊沿101’和邊沿107’。對于相鄰的兩塊地板,其為地板長度方向上的兩相對的兩邊沿設置為互相配合的鎖扣結構,如地板801的邊沿107和地板802的邊沿201,地板寬度方向上的兩相對邊沿為互相配合的鎖扣結構,如地板801的邊沿107’和地板802的邊沿201’。
[0102]在別的實施方式中,可以是同一塊地板四個邊沿,包括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的兩相對邊沿,如地板801長度方向的兩相對邊沿101和107以及寬度方向的兩相對邊沿101’和107’均為鎖扣結構。
[0103]所述鎖扣結構可以設置長度方向的兩邊沿分別具有公榫I和母槽6結構,如圖4所示,以地板801的長度方向的邊沿具有母槽6、地板802的長度方向上另一側邊沿具有公榫I的結構為例來詮釋。其中,公榫1、母槽6分別如圖中虛線框內圈住的結構。所述公榫I其包括橫向伸出的舌狀榫21和位于舌狀榫21尾部下側邊的掛接鉤31。所述母槽6包括與所述舌狀榫21對應的舌狀槽26和與所述掛接鉤31對應的掛接槽36。
[0104]所述公榫I的高度SI為從地板上表面到所述掛接鉤31的最低點的距離,所述高度SI為8mnTl4mm。所述舌狀榫21為類長條狀的凸出部,其長度Kl為其水平伸出的長度,即所述凸出部的水平方向上最外側到其尾部的距離,范圍為2.0mnTe.0mm。所述舌狀榫21的高度Hl為水平伸出的凸出部的豎直方向的長度,其范圍為4mnTl0mm。所述舌狀榫21與地板802的上表面的距離Gl為3mnT7mm。在舌狀榫21尾部的下側邊接連著掛接鉤31,所述掛接鉤31為類倒梯形狀的凸出部,所述掛接鉤31的尾部與地板主體部分的邊界自然構成一個凹進的空間。
[0105]與所述公榫I相對應的,所述母槽6的高度S6為從地板上表面到所述掛接槽36的最低點的距離,其大體與公榫I的高度SI的高度相等。
[0106]所述舌狀槽26與所述地板801的上表面的距離G6和所述舌狀槽26的高度H6的數值之和與所述舌狀榫21與地板802的上表面的距離Gl和所述舌狀榫21的高度Hl的數值之和相等,為7mnTl7mm。這樣可以在安裝后保持地板表面的平整。
[0107]所述舌狀槽26為與所述舌狀榫21相適應的一個水平方向較長的槽,優選的,所述舌狀槽26水平方向的長度,即所述舌狀槽26的深度K6比所述舌狀榫21的長度Kl多
0.2mnT4mm。所述舌狀槽26槽口的寬度,即豎直方向的高度H6也略大于所述舌狀榫21的高度Hl,所述舌狀榫21的高度Hl為4.2mnTl0.2mm。所述舌狀槽26的上方,為一個朝向地板的上表面傾斜的斜面,使得所述舌狀槽26從槽內向槽口逐漸張開,方便舌狀榫21安裝入,且保持安裝后配合牢固。相應的,掛接槽36位于所述舌狀槽26槽口的下側處,為與所述掛接鉤31相適應的類倒梯形凹陷的槽,包括朝向地板主體的斜面和朝外的斜面。其朝外的斜面為所述掛接鉤31安裝入掛接槽36時的切入面9,其與垂直方向的夾角a為30°飛0°。這樣的設計,使得舌狀榫和舌狀槽之間具有一定的活動余量,在兩塊地板拼接的時候,可以使得舌狀榫在舌狀槽中略微的傾斜,適于所述掛接鉤31切入掛接槽36內。而切入面的夾角可以保證了拼接時候容易將公榫I卡入母槽6,又保證了在卡入后,公榫I和母槽6之間具有足夠大的拉力保證兩塊地板不會由于熱脹冷縮或者一般的外力而脫離開來。夾角太小,不方便拼裝,夾角太大,拼接在一起后兩塊地板之間拉力不足,容易互相滑脫。[0108]相應的,掛接鉤31的厚度Tl (圖中Sl-Hl-Gl = Tl)為0.5~3mm,確保所述掛接鉤31安裝入掛接槽36具有足夠的固定效果。
[0109]掛接槽36與地板801的邊緣之間的距離D6為lmnT5mm,適用于在地板801和地板802拼接在一起時,填充在所述掛接鉤31的尾部與地板主體部分的邊界自然構成的凹進的空間里,使得地板的拼接牢固和穩定。
[0110]所述舌狀槽26和所述掛接槽36的交接處與地板801邊緣為公榫I和母槽6的扣面。所述扣面的長度L6可設置得較小,以節省木材,使得同樣量的木材制作的地板的實用面積增大。但是所述扣面的長度L6不能太小,否則可能導致地板的拼接不牢固,容易滑脫。優選的,所述扣面的長度L6為4mnTl5mm。
[0111]拼接的方式如圖5所示,具有公榫I (參圖4)的地板802傾斜著卡入地板801的母槽6 (參圖4)中,傾斜的角度由切入面9的角度來決定。
[0112]拼接好的情況如圖6所示。
[0113]搭扣結構可以設置寬度方向的兩邊沿分別具有公扣7和母扣4結構,如圖7所示,以地板801的寬度方向的邊沿具有母扣4、地板802的寬度方向上另一側邊沿具有公扣7的結構為例來詮釋(同上)。其中,公扣7、母扣4分別如圖中虛線框內圈住的結構。所述公扣7為從地板上表面向下彎折的“7”字形結構,包括橫梁部A7和凸出部B7,所述凸出部B7和地板801的主體之間在橫梁部A7上構成下凹槽V7。所述母扣4為從地板上表面向下彎折的“7”字形結構,包括橫梁部A4和凸出部B4,所述凸出部B4和地板802的主體之間在橫梁部A4下構成上凹槽V4。所述公扣7和母扣4互相配合,以能實現緊密搭扣。
[0114]如圖8中所示,為了實現能夠緊密搭扣,凸出部B4的寬度等于或略小于橫梁部A7,凸出部B7的寬度等于或略小于橫梁部A4,以能夠讓公扣7的凸出部B7較緊密的容納在上凹槽V4的空間中,讓母扣4的凸出部B4較緊密的容納在下凹槽V7的空間中。其中,優選的,橫梁部A7的寬度為2mnT7mm,凸出部B4的寬度比其小0.5mnT2mm,橫梁部A4的寬度為`
凸出部B7的寬度比其小0.5mm~2mm。
[0115]把圖7~圖8和圖9結合來看,最終,公扣7和母扣4互相配合,搭扣在一起的結構如圖9所示。這樣的結構中,提供具有公扣7結構那端地板802處于上面,提供具有母扣4結構那端地板801處于下面,讓其公扣7的凸出部B7對準母扣4的橫梁部A4,然后從豎直方向上直接搭下來就可以讓公扣7的凸出部B7較緊密的容納在上凹槽V4的空間中,讓母扣4的凸出部B4較緊密的容納在下凹槽V7的空間中,使得兩塊地板拼接在一起了。這樣的結構,不需要兩塊地板之間互相保持一定的角度才能組裝,安裝更方便。
[0116]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公榫1、母槽6、公扣7和母扣4的結構中,拐角處都要保留一定的倒角,使得拐角處具有一定的圓滑度,更容易在拼接的時候將公榫I和母槽6或公扣7和母扣4彼此滑入配合。
[0117]繼續參考圖1所示,其為一種多塊地板通過搭扣或鎖扣鋪裝在地面的實施方式,其中,相鄰兩塊地板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兩邊緣之間采用鎖扣結構,相鄰兩塊地板的寬度方向相鄰的兩邊緣之間采用搭扣結構。具體的,制作時,可以在同一塊地板上的四個邊緣中,相對應兩邊緣分別為公榫和母槽中的一種或公扣和母扣中的一種。一般的,在長度方向相對的兩邊緣,一邊為公榫,另一邊為母槽,在寬度方向上的兩邊緣,一邊為公扣,另一邊為母扣。這樣,每塊地板可以在長度方向上與相鄰的地板通過牢固的鎖扣結構連接在一起,而在寬度方向上,可以通過搭扣結構,方便的和相鄰的地方連接。而在與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鄰的兩塊地板(即圖1中位于相鄰行的地板)是互相錯開的,這樣避免了通過搭扣結構組裝的邊緣從寬度方向滑開。這樣的地板組裝結構,組裝簡單,方便快捷,同時,不需要把地板固定在龍骨上,就能形成牢固連接的一個整體。同時,處于地熱環境中的地板承受的溫差變化較大,熱脹冷縮的現象比較明顯,互相配合的相鄰兩塊地板之間會有壓力或拉力。若所述鎖扣和搭扣結構彼此的能夠承受的力不夠大,會不能承受地板熱脹冷縮時的伸縮變形,從而引起地板的翹邊等情況。所述鎖扣和搭扣結構的尺寸越大,越能夠承受更大的冷縮時相鄰兩塊地板間的拉力。但是,所述鎖扣結構組裝起來時公榫和母槽之間需要配合的面比較復雜,如果尺寸太大,其組裝比較困難。而所述搭扣結構的組裝配合比較簡單,可以將搭扣結構的尺寸做的比較大,以承受較大的熱脹冷縮時候,相鄰兩塊地板之間的拉力、
[0118]而采用上述搭扣或者鎖扣拼接的地熱實木地板具有如下的優點:
[0119]I)組裝簡單,方便快捷。
[0120]2)可再拆卸和安裝,能夠多次重復使用。
[0121]3)不需要膠水或者釘子即可牢固安裝,避免了膠水對環境的污染,或者釘子引起的地板翹角,或者脫膠、松釘弓I起的地板松動。
[0122]4)所述搭扣或者鎖扣結構之間各部件的尺寸匹配嚴實而又有余量,能夠實現地板的牢固安裝,且能適應地板隨著環境變換而產生的細微的變化,在整體上維持地熱實木地板層足夠的穩定性,從而適應地熱環境。
[0123]5)采用鎖扣和搭扣相配合的結構,其中鎖扣結構能夠實現地板見拼接的牢固,而相比鎖扣結構,搭扣結構可以實現尺寸更大,從而更好地傳遞熱脹冷縮時候地板之間的力,從而避免地板翹曲。
[012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125]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將實木地板應用到地熱環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鋪裝地面表面鋪設軟性材料層; 在所述軟性材料層表面直接鋪裝地熱實木地板; 其中,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由實木地板坯料經含水率平衡處理后獲得,所述含水率平衡處理包括: 將堆積好的實木地板坯料放入平衡窯; 進行預熱處理,所述預熱處理的方式為將窯內的溫度每小時升高2°c 0C,直至干球溫度為44 °C~48°C ; 在預熱處理之后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在干球溫度為44°C~48°C下進行,并實時測量所述平衡窯內的濕球溫度,所述熱處理進行至所述濕球溫度不再變化; 在所述熱處理之后進行除濕處理,直至所述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為8%~9% ; 在所述除濕處理之后進行降溫處理,直至窯內的干球溫度大于窯外5°C~8°C,打開窯門,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出窯; 在所述出窯后,對所述實木地板坯料進行養生處理,直至所述實木地板坯料的含水率為 7%~8.5%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地板坯料以分層堆積的方式放入所述平衡窯內,相鄰層的實木地板坯料之間用隔條隔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窯包括升溫系統、風機內循環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將所述實木地板坯料放入所述平衡窯內后關閉窯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處理為,保持窯內干球溫度為440C~47°C,打開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以維持窯內濕球溫度小于干球溫度8°C~11°C。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處理為,關閉所述升溫系統,維持打開所述風機內循環系統。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生處理為在溫度為22°C~26°C、濕度為45%~55%的環境中養生7天以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材料層為1.5mnT2.5mm厚的泡沫墊或紙。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鋪裝軟性材料層前,所述待鋪裝地面在每2平米內的表面上高度的起伏不超過3m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鋪裝軟性材料層前,進行地熱加溫試驗,并同時進行排潮,使得所述待鋪裝地面的含水率小于等于10%。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鋪裝地面上鋪設軟性材料層之前在所述待鋪裝地面上鋪一層塑料布,以隔絕潮氣。
11.一種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鋪設在待鋪裝地面上,從下至上依次包括: 軟性材料層; 直接鋪裝在所述軟性材料層的表面上的地熱實木地板。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熱實木地板經過含水率平衡處理,含水率為7%~8.5%。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材料層為2mm厚的泡沫墊或紙。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鋪裝地面在2平米內的表面上高度的起伏不超過3mm。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木地板鋪裝在含水率小于等于10%的待鋪裝地面上。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地熱實木地板的鋪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材料層和待鋪裝地面之間還包括一層塑料膜,以隔絕潮氣。
【文檔編號】E04F15/18GK103790330SQ201210432056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明者】劉彬彬 申請人:浙江菱格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