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屬于建筑工程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在工程主體施工階段,電氣預留中PVC線管的成品保護一直是個不好解決的問題,現有技術的保護方法是用0 110PVC管切割5 6cm高作模具,再用砂漿固定保護。該
方法的保護砂漿在二次結構時需要剔除掉,并且剔除時容易損傷線管,PVC模具在保護砂漿剔除時容易損壞,可重復利用性差,而且造成砂漿的浪費,同時也增加了人工費的支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免去剔除保護砂漿環節,重復利用的模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提手、模具槽體、穩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模具提手成倒U型焊接在模具槽體任意兩相對立面的外表面,矩形模具槽體的四條下沿分別與四塊穩定底座內沿相連。所述模具槽體與穩定底座由50X5mm的角鋼制成,模具槽體的寬度小于剪力墻寬度0 2cm。所述模具提手由長度為30 50cm,直徑為6 16mm的鋼筋段彎制成U型制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實用新型模具所筑保護砂漿在二次結構時無需剔除,避免了對電氣預留線管造成破壞,對后續施工不增加支出,減少了砌體材料。而且本實用新型重復利用率高,節省材料,避免浪費。
圖I是本實用新型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的俯視圖。其中1、|吳具提手2、|吳具槽體3、穩定底座。圖I 2是本實用新型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的最佳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I 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I 2:本實用新型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提手I、模具槽體2、穩定底座3。模具提手I成倒U型焊接在模具槽體2的任意兩相對立外表面,矩形模具槽體2的四條下沿分別與四塊穩定底座3內沿相連。模具槽體2與穩定底座3都是由50X5mm的角鋼制成,模具槽體2的寬度與墻體寬度相同或稍窄。模具提手I可由長度為30 50cm,直徑為6 16mm的鋼筋段彎制。在工程主體施工時將本實用新型套在電氣預留線管外,按預筑墻體方位擺放。向模具槽體2中灌入保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砂漿抹平待初凝后可將本實用新型取下待下次使用。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在模具槽體2內表面涂抹一層廢棄機油以防止與保護砂漿粘結。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 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提手(I)、模具槽體(2)、穩定底座(3),其特征在于模具提手(I)成倒U型焊接在模具槽體(2)任意兩相對立面的外表面,矩形模具槽體(2)的四條下沿分別與四塊穩定底座(3)內沿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體⑵與穩定底座⑶由50 X 5mm的角鋼制成,模具槽體⑵的寬度小于墻體寬度O 2c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提手⑴由長度為30 50cm,直徑為6 16mm的鋼筋段彎制成U型制得。
專利摘要工程主體施工中電氣預留線管保護砂漿成型模具,屬于建筑工程工具領域。包括模具提手(1)、模具槽體(2)、穩定底座(3),其特征在于模具提手(1)成倒U型焊接在模具槽體(2)任意兩相對立面的外表面,矩形模具槽體(2)的四條下沿分別與四塊穩定底座(3)內沿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利用本實用新型模具所筑保護砂漿在二次結構時無需剔除,避免了對電氣預留線管造成破壞,對后續施工不增加支出,減少了砌體材料。
文檔編號E04G15/00GK202509766SQ20122011112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2日
發明者呂明謙, 岳維光, 張金順, 王冰, 趙學棟 申請人:山東天齊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