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墻板加工模具,尤其是一種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術:
建筑用輕體墻板是一種取代紅磚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輕質高強利廢環保等優點,特別是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該產品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然而,由于相應的各方面配套設施均不健全,使產品質量和產量難以得到提高。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使制造出的墻板符合標準化與通用性的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包括模具框架與多個分隔板,在相鄰的兩個分隔板之間形成有澆注位,所述模具框架由兩個模具長邊與兩個模具端邊構成,在所述模具框架中還包括縱向限位板與橫向限位板,所述縱向限位板設置在所述模具端邊的內側,所述橫向限位板設置在所述模具長邊的內側,所述分隔板由鋼管以及設置在所述鋼管外壁上的兩個鋼板構成。 兩個所述鋼板的位置相對應,并且呈水平方式設置在所述鋼管的外壁上。所述分隔板的頂端以及底端分別與所述模具長邊的內壁相連接。所述橫向限位板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所述縱向限位板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所述縱向限位板為折疊鋼板,所述折疊鋼板由橫向鋼板與縱向鋼板構成,所述橫向鋼板的一端與所述縱向限位板的內壁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具有強度高、重量輕、結構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回收率高、綜合造價低等優點,其規格及結構尺寸完全按照行業標準設計,真正實現了墻板模具的標準化、系列化與通用性。
圖I為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為圖I中A-A向的剖視圖;圖3為圖I中B-B向的剖視圖;圖4為圖I中C-C向的剖視圖;圖5為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圖;圖6為圖4中D-D向的剖視圖。主要符號說明如下[0019]I-模具框架2-模具長邊3-模具端邊4-橫向限位板5-分隔板6-折疊鋼板7-澆注位8-鋼管9-鋼板10-縱向限位板11-圓弧形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用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ー步的說明,將有助于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優點,效果有更進一歩的了解。如圖I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由模 具框架I、多個分隔板5、縱向限位板10與橫向限位板4構成,在相鄰的兩個分隔板5之間形成有澆注位7。模具框架I由兩個模具長邊2與兩個模具端邊3構成,兩個模具長邊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模具端邊的兩端相連接。縱向限位板10設置在模具端邊3的內側,橫向限位板設置4在模具長邊2的內側。分隔板5的頂端以及底端分別與兩個模具長邊2的內壁相連接,分隔板5由鋼管8以及設置在鋼管8外壁上的兩個鋼板9構成。其中,兩個鋼板9的安裝位置相互對應,并且呈水平方式設置在鋼管9的外壁上。橫向限位板4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11,該圓弧形鋼板11的兩端面與橫向限位板4的內壁表面相連接。縱向限位板10為折疊鋼板6,該折疊鋼板6由橫向鋼板與縱向鋼板構成,折疊鋼板的厚度為3mm。橫向鋼板的一端與縱向限位板3的內壁相連接,其中,橫向鋼板與縱向鋼板之間形成的夾角為直角。如圖4與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由模具框架I、多個分隔板5、縱向限位板10與橫向限位板4構成,在相鄰的兩個分隔板5之間形成有澆注位7。模具框架I由兩個模具長邊2與兩個模具端邊3構成,兩個模具長邊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模具端邊的兩端相連接。縱向限位板10設置在模具端邊3的內側,橫向限位板設置4在模具長邊2的內側。分隔板5的頂端以及底端分別與兩個模具長邊2的內壁相連接,分隔板5由鋼管8以及設置在鋼管8外壁上的兩個鋼板9構成。其中,兩個鋼板9的安裝位置相互對應,并且呈水平方式設置在鋼管9的外壁上。橫向限位板4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11,該圓弧形鋼板11的兩個端面與橫向限位板4的內壁表面相連接。縱向限位板10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11,該圓弧形鋼板11的兩端與縱向限位板10的內壁表面相連接。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包括模具框架與多個分隔板,在相鄰的兩個分隔板之間形成有澆注位,所述模具框架由兩個模具長邊與兩個模具端邊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框架中還包括縱向限位板與橫向限位板,所述縱向限位板設置在所述模具端邊的內側,所述橫向限位板設置在所述模具長邊的內側,所述分隔板由鋼管以及設置在所述鋼管外壁上的兩個鋼板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鋼板的位置相對應,并且呈水平方式設置在所述鋼管的外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頂端以及底端分別與所述模具長邊的內壁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限位板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限位板為外凸狀的圓弧形鋼板。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限位板為折疊鋼板,所述折疊鋼板由橫向鋼板與縱向鋼板構成,所述橫向鋼板的一端與所述縱向限位板的內壁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復合保溫墻板的加工模具,由模具框架、多個分隔板、縱向限位板與橫向限位板構成,在相鄰的兩個分隔板之間形成有澆注位,模具框架由兩個模具長邊與兩個模具端邊構成,縱向限位板設置在模具端邊的內側,橫向限位板設置在模具長邊的內側,分隔板由鋼管以及設置在鋼管外壁上的兩個鋼板構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具有強度高、重量輕、結構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回收率高、綜合造價低等優點,其規格及結構尺寸完全按照行業標準設計,真正實現了墻板模具的標準化、系列化與通用性。
文檔編號B28B7/24GK202592511SQ20122017692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王慶江 申請人:王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