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具體是ー種用于混凝土施工的后澆帶的支模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決高層主體與裙房間的差異沉降、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以及混凝土的溫度應カ等問題,后 澆帶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廣泛應用。后澆帶梁板模板施工的傳統エ藝同普通梁板支模方法,即采用頂撐加固,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頂架系統不可避免地存在微沉降變形,新舊混凝土接縫處很難做到平整合一,施工中經常會出現漏漿錯臺的現象,即影響了后澆帶混凝土的結構質量,又造成觀感上不理想。特別是梁板筋較密的,有的還設計了加強筋,對施工縫的處理,但經常做不到位,不僅漏漿較多,清理很困難,特別是清理梁內吋,有時不得不將梁模板及支撐拆除后清理,用エ較多,也不能保證結構的安全和質量。現在結構施工愈來愈傾向于清水混凝土,不另做抹灰粉刷,因此后澆帶的模板制作安裝的質量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內在質量及表觀質量,加強后澆帶模板工程的質量管理及エ藝改進,對提高混凝土的工程的質量、降低成本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g在提供ー種施工簡單、方便,消耗勞動カ和機械較少的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其中,梁支頂間距為400 900mm,板支頂間距為800 1200mm,大龍骨間距為600 1200mm,小龍骨間距為200 400mm,支頂排列留設有施工通道,還安裝有梁側模板,縱橫龍骨,所述后澆帶處鋪設梁底模,所述梁側模板的高度與梁高及樓板模板碰旁或壓旁匹配;梁、板施工縫順直且立面垂直;后澆帶所在一跨梁板處模板為獨立一體結構,在后澆帶處留設與后澆帶同寬度的施工縫。作為優選,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頂為垂直,上下層支架位于同一豎向中心線上。作為優選,當梁高超過700mm時,梁側模板加穿有加固的梁螺栓。采用本方案的支模結構的有益效果是施工操作簡便,剛度和強度較好、整體穩定性較強、安裝和加固簡單,澆注出來的混凝土產品表面平整及表觀質量較好;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和保障,可靠安全;節省人力和物力,降低工程成本,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可觀;采用的木膠合板模板具有表面平整光滑、材質輕、價格低、易脫模,具有防水、耐磨,使用壽命長,價格低,周轉使用率高。
[0008]圖I為本實用新型后澆帶施工前頂板支設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后澆帶梁板支設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詳細說明,圖中,I為現澆樓板;2為后燒帶。本實用新型的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的高層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長結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模板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結構中的后澆帶模板施工可參照本方法。エ藝原理后澆帶是結構全斷開的,從受カ角度來看,如果混凝土強度達到100%,結構體系由超靜定結構變為了靜定結構,受カ情況也跟著發生了變化,這時,如拆除模板, 后澆帶兩側的梁、板端部有可能會下垂,甚至梁、板面根部開裂、破壞。但是如將后澆帶看作施工縫,即在支設后澆帶所在一跨梁板模板吋,留設與后澆帶同寬度的梁板模板不支設,先澆混凝土的模板拆除時,采用邊拆模邊換撐的方法,確保結構質量。施工要點I、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后澆帶梁板模板工程的施工,除了按照常規要求,做好施エ準備總體部署外,并要針對后澆帶梁板模板施工的特點,做好以下準備工作I . I安排好后澆帶模板加工堆放場地由于后澆帶處模板需要単獨制作,單獨存放,使用方便直接吊運。在擬建工程的附近,留出一定面積的存放區。I . 2模板設計制作(I)確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區、段劃分。根據工程結構的形式、特點及后澆帶的位置等條件,合理確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區段,以減少模板投入,増加周轉次數,均衡エ序エ程(鋼筋、模板、混凝土エ序)的作業量。(2)確定結構模板平面施工總圖。在總圖中標志出后澆帶處各種構件的型號、位置、數量、尺寸、標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補即相同的構件的替代關系并編號,以減少配板的種類、數量和明確模板的替代流向與位置。(3)確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撐布置。根據總圖對后澆帶處的模板單獨設計出配板圖。應標志出不同型號、尺寸單塊模板平面布置,縱橫龍骨規格、數量及排列尺寸;支撐系統的豎向支撐、側向支撐、橫向拉接件的型號、間距。(4)繪圖與驗算在進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撐系統布置的基礎上,要嚴格對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進行驗算,合格后要繪制全套模板設計圖,其中包括后澆帶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圖,分塊圖、組裝圖、節點大樣圖、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圖。I . 3技術交流針對后澆帶模板工程施工的特點做好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工作。I . 4涂刷脫模劑先清理板面浮渣,再涂刷脫模劑,涂層要薄而均勻,涂敷脫模劑后的模板不能長時間放置,以防雨淋或落上灰塵,影響脫模效果。2、模板的安裝[0027]2 . I后澆帶兩邊的模板安裝(I)在柱子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線。(2)梁板支架的排列、間距要符合模板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梁支頂間距400 900mm不等,板支頂間距為800 1200mm,大龍骨間距為600 1200mm,小龍骨間距為200 400mm,支頂排列要考慮設置施工通道。(3)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頂應垂直,上下層支架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而且要確保多層支架間在豎向與水平向的穩定。(4)按照設計標高調整支柱的標高,然后安裝龍骨,并拉線找平。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跨中梁底處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1%。 3%。。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5)若支柱支撐在基土面上時,應對基土平整夯實,滿足承載カ要求,并鋪墊腳板。 (6)支頂在樓層高度4. 5m以下吋,應設二道水平拉桿和剪刀撐,若樓層高度在
4.5m以上時要另行做施工方案。(7)梁模板根據彈線安裝梁底、梁側模板,縱橫龍骨等。后澆帶處梁底模可以鋪設,梁側模板不要鋪設。梁側模板制作高度應根據梁高及樓板模板碰旁或壓旁來確定。當梁高超過700mm時,梁側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8)板模安裝可從四周或從后澆帶ー側鋪起,在中間收ロ。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應拉通線釘固。后澆帶處板底模板可以不用鋪設。(9)梁、板施工縫要順直,立面要垂直,又必須控制好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為保證底板后澆帶接縫處的鋼筋嚴密順直,在板底支模時,在后澆帶邊通長加一條15mm厚30mm寬的板條,作為控制底板鋼筋保護層厚度(見附圖I)。(10)在支設時后澆帶所在一跨梁板處模板應獨成一體,在后澆帶處留設與后澆帶同寬度的施工縫,此處梁板模不支(見附圖2)。(11)注意鋼筋的防銹處理,注意施工荷載的避讓,盡量在堆放模板等物品時避開后澆區域。還要做好防護工作,避免從后澆帶處落下雜物造成傷害。3、后澆帶模板安裝(I)指派專人負責保持后澆帶內的清潔,防止后澆帶內的鋼筋銹蝕,或鋼筋被壓彎、踩彎。在封閉施工后澆帶之前,應將后澆帶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做好鋼筋的除銹工作,并將兩側混凝土鑿毛,用壓力水沖洗干凈,涂刷界面劑。在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應將接槎處的混凝土進ー步清理干凈,保濕保潮24h,經隱檢、預檢合格。(2)搭設梁板模支架,支撐系統必須搭設穩固,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安裝梁底模板及梁底橫撐或梁卡具,再安裝板摸,與后澆帶兩側的模板拼縫嚴密,周邊粘貼海綿條,與相鄰模板連固,防止變形、脹模、漏漿,又便于安裝拆除。(3)安裝板模縱橫鋼(木)楞,調整可調式鋼支柱標高,檢查模板上平標高、平整度,模板與已燒筑混凝土面接縫嚴密,板底平整度< 2mm,與已燒筑混凝土高低差< 2mm。(4)安裝梁側模板及上下鎖ロ楞、斜撐楞、腰楞和對拉螺栓,加固牢固。(5)后澆帶模板支設圖參見附圖I。4、模板拆除(I)在支設后澆帶處的模板時可以拆除后澆帶兩側的模板,后澆帶梁板在懸臂處底板模板的拆除順序是梁底模拆除一梁底支頂一頂板模拆除一頂板支頂。禁止梁、板同時拆除,再回頂。但在后澆帶施工封閉前,后澆帶處梁、板模板的支撐不得拆除,否則可能引起各部分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問題,同時后澆帶跨內不得施加其他荷載,例如放置施工設備、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證結構安全。并做好后澆帶兩側的臨時支護。在拆模換撐時,更要注意后澆帶附近的支護質量,防止在拆除模板過程中,由干支撐松動、移位等造成結構開裂。(2)后澆帶砼的拆模必須嚴格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有關條款規定,以同條件試塊達到規定要求后經批準方可拆除。后澆帶模板支撐體系必須待后澆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按由上向下順序拆除。(3)模板工程作業組織,應遵循支模與拆模統由一個作業班組執行作業。其好處是,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與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4)拆裝模板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若無設計規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但拆除跨度較大的梁底模板時,應從跨中開始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然后向兩端逐根下調,再做后續作業。拆除梁底摸支柱時,宜從跨中向兩端作業。(5)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允許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不利時,必須經核算,加設臨時支撐。(6)后澆帶處模板拆除后用竹膠板加以覆蓋保護,特別在首層后澆帶處應覆蓋嚴密,防止施工用水或雨水流淌進入地下。5、質量標準5 . I模板支撐、立柱位置應上下層對齊,并鋪設墊板,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受能力。5 . 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吋,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5 . 3模板的接槎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5. 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位置準確,且應安裝牢固。5 . 5模板安裝允許偏差梁軸線位置5mm,底模上表面標高±5 mm,截面內部尺寸+4、-5 mm,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5mm。5 . 6后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吋,混凝土強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エ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4. 3. I條有關規定。5 . 7模板拆除吋,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6、技術經濟效益分析6. I后澆帶模板施工方法,節約了材料、人工,縮短了エ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保證了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要求。施工出來的混凝土成品表面平整和垂直度有保證,不需抹灰找平,可直接刮涂料,這樣節省抹灰的費用,同時可縮短整體施工エ期。6 . 2后澆帶模板施工簡單、方便,消耗的勞動カ和機械較少。6 . 3后澆帶模板施工的應用,顯示了它的獨特性,體現了新技術、新エ藝綜合利用的優勢,通過實踐更深化了后澆帶模板的施工エ藝,各項施工都獲得了成功,技術經濟和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對后澆帶模板應用技術的發展、應用范圍、施工技術的更新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其中,梁支頂間距為400 900mm,板支頂間距為800 1200mm,大龍骨間距為600 1200mm,小龍骨間距為200 400mm,支頂排列留設有施工通道,還安裝有梁側模板,縱橫龍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澆帶處鋪設梁底摸,所述梁側模板的高度與梁高及樓板模板碰旁或壓旁匹配;梁、板施工縫順直且立面垂直;后澆帶所在一跨梁板處模板為獨立一體結構,在后澆帶處留設與后澆帶同寬度的施工縫。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頂為垂直,上下層支架位于同一豎向中心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其特征在干當梁高超過700mm時,梁側模板加穿有加固的梁螺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等同施工縫的后澆帶支模結構,其中,包括梁支頂、板支頂、大龍骨、小龍骨,支頂排列留設有施工通道,還安裝有梁側模板,縱橫龍骨,后澆帶處鋪設梁底模,梁側模板的高度與梁高及樓板模板碰旁或壓旁匹配;梁、板施工縫順直且立面垂直;后澆帶所在一跨梁板處模板為獨立一體結構,在后澆帶處留設與后澆帶同寬度的施工縫。本方案施工操作簡便,剛度和強度較好、整體穩定性較強、安裝和加固簡單,澆注出來的混凝土產品表面平整及表觀質量較好;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和保障,可靠安全;節省人力物力,降低工程成本,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可觀。
文檔編號E04G11/48GK202519978SQ20122018010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明者徐豐蓮, 沈衛華, 謝超, 馬國華 申請人:江西省發達建筑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