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物隔熱降溫技術領域,尤其與一種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有關。
背景技術:
糧庫和倉庫等建筑物要求室內溫度低溫恒定,而大多數建筑物屋頂主要采用都采用瓦片覆蓋結構、彩鋼夾心板覆蓋結構或拱形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拼接結構,隔熱效果比較差,在太陽暴曬下,熱量通過建筑物屋頂和墻體傳遞到室內,室內溫度會快速升高,導致晝 夜溫差比較大,不利于物品儲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建筑物在太陽暴曬下室內溫度會快速升高的缺陷,提供一種能有效起到隔熱作用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包括并排固定安裝在建筑物表面的空心管,在空心管最高點部位設置開口作為氣流出氣口,空心管其他部位再設置至少一個開口,在空心管內形成由下向上流動的氣流。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所述的空心管使用不透明管。所述的空心管為圓管或方管。進一步,所述的空心管為波紋管。所述的空心管還可以為截面為異形的異形管。所述的空心管具有反光面的空心鋁管或不銹鋼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與建筑物表面采用膠水粘接固定。相鄰兩根所述空心管之間使用膠水粘接。所述的空心管最低部位設置開口。所述的建筑物表面包括屋頂表面和墻體外表面。所述的屋頂表面形狀為瓦片覆蓋結構、彩鋼夾心板覆蓋結構或拱形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拼接屋面結構。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通過采用在建筑物表面粘接安裝能在管內產生流動氣流的空心管,空心管反光隔熱,氣流流動帶走管內熱量降溫,有效起到隔熱作用,使空心管下側表面溫度比上側表面能低20多度,室內溫度相比能降低5度左右。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一的主視方向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一的左視方向原理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二的原理示意圖。[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三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實施方式一。 如圖I、圖2所示,建筑物2主要由屋頂和墻體組成,建筑物表面包括屋頂表面和墻體外表面。屋頂成人字形,屋頂由上表面覆蓋瓦片,在瓦片表面并排安裝鋁制不透明圓形空心管1,空心管I采用波紋管結構,空心管I與瓦片表面之間使用膠水粘接固定,相鄰兩根空心管I之間使用膠水粘接,在空心管I最高點部位設置開口作為氣流出氣口,空心管I兩端的最低位置設置開口作為氣流進氣口,由于熱空氣上升,在空心管I內形成從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流動的氣流,空心管外表面能產生反光作用,減少熱量吸收,管內的流動氣流帶走熱量,起到降溫作用,如此就大大減少了從空心管上邊傳導到下邊的熱量,有效起到隔熱散熱作用。實施方式二。如圖3所示,建筑物2主要由屋頂和墻體組成,建筑物表面包括屋頂表面和墻體外表面。屋頂成拱形,由拱形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拼接,在拱形預制板表面并排安裝鋁制不透明圓形空心管1,空心管I采用波紋管結構,空心管I與預制板表面之間使用膠水粘接固定,相鄰兩根空心管I之間使用膠水粘接,在空心管I最高點部位設置開口作為氣流出氣口,空心管I兩端的最低位置設置開口作為氣流進氣口,由于熱空氣上升,在空心管I內形成從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流動的氣流。實施方式三。如圖4所示,建筑物2主要由屋頂和墻體組成,建筑物表面包括屋頂表面和墻體外表面。屋頂成人字形,由彩鋼夾芯板拼接,在彩鋼夾芯板表面并排安裝鋁制不透明圓形空心管1,空心管I采用波紋管結構,彩鋼夾芯板具有凸棱和凹槽,空心管I的直徑大小根據彩鋼夾芯板的凹槽寬度而定,保證空心管與彩鋼夾芯板凹槽底部接觸,提高空心管安裝牢度,空心管I與預制板表面之間使用膠水粘接固定,相鄰兩根空心管I之間使用膠水粘接,在空心管I最高點部位設置開口作為氣流出氣口,空心管I兩端的最低位置設置開口作為氣流進氣口,由于熱空氣上升,在空心管I內形成從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流動的氣流。上述幾種實施方式中,空心管I還可以是方形管,也可以是截面成多邊形的異型管。空心管I的制造材料還可以是不銹鋼,或者是PVC。
權利要求1.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裝置包括并排固定安裝在建筑物(2)表面的空心管(I ),在空心管(I)最高點部位設置開口作為氣流出氣口,空心管(I)其他部位再設置至少一個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使用不透明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為圓管或方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為波紋管。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為截面為異形的異形管。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使用鋁材、不銹鋼或PVC材料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與建筑物(2 )表面采用膠水粘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根所述空心管(I)之間使用膠水粘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I)最低部位設置開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物表面隔熱裝置,屬于建筑物降溫技術。現有建筑物在太陽暴曬下室內溫升大,本實用新型包括并排固定安裝在建筑物表面的不透明空心管,在空心管最高點部位設置開口作為氣流出氣口,空心管其他部位再設置至少一個開口,通過空心管外表面反光隔熱,在空心管內形成流動的氣流帶走管內熱量降溫,有效起到隔熱作用,避免在太陽暴曬時熱量從建筑物表面傳遞到室內,減小室內溫升。
文檔編號E04B1/74GK202530586SQ20122019572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俞春雷 申請人:浙江倍特門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