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開槽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建筑的對象大到包括區域規劃、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等綜合的環境設計構筑、社區形成前的相關營造過程,小到室內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而其通常的對象為一定場地內的單位。在建筑學和土木工程的范疇里,“建筑”是指興建建筑物或發展基建的過程。一般來說,每個建筑項目都會由專案經理和建筑師負責統籌,由各級的承建商、分判商(Sub-contractor)、工程顧問、builder、工料測量師、結構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專業人士)負責監督,在建筑施工中,經常需要開槽布線,現有的開槽方式多采用手拿切割片進行開槽,這種方式不僅危險,而且效率低下,開槽時的粉塵容易污染空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包括主平臺以及設置于主平臺底部的支板,所述支板內側設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安裝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輸出端設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端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端設有轉桿,所述轉桿端部設有切割片,所述主平臺上開設有限位槽,所述支板和主平臺通過限位槽上的螺栓固定,所述主平臺右側設有吸塵器,所述吸塵器左側設有吸塵管,且吸塵管和端部的吸塵斗延伸至切割片一側,所述限位槽底部設有第一刻度線,所述支板一側設有第二刻度線,所述滑板一側位于支板上連接有氣缸。
優選的,所述第一刻度線和第二刻度線的最小刻度值為1cm。
優選的,所述電機和切割片對稱設置在主平臺底部。
優選的,所述主平臺上表面位于吸塵管連接處設有條形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結構新穎,操作方便,通過調整限位槽上的螺栓來實現調整主平臺和支板之間的距離,從而調整切割刀片之間的切割寬度,通過第一刻度線確定距離,通過液壓缸調整切割深度,通過第二刻度線確定深度,通過氣缸推動滑板移動,實現對長度的切割,設置吸塵器可以有效的在切割時吸附廢屑和灰塵,而且施工效率高,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大大提升了該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證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適合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滑板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平臺、2支板、3滑板、4液壓缸、5活塞桿、6電機、7轉桿、8切割片、9限位槽、10螺栓、11吸塵器、12吸塵管、13吸塵斗、14第一刻度線、15第二刻度線、16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包括主平臺1以及設置于主平臺1底部的支板2,所述支板2內側設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上安裝有液壓缸4,所述液壓缸4輸出端設有活塞桿5,所述活塞桿5端部安裝有電機6,所述電機6輸出端設有轉桿7,所述轉桿7端部設有切割片8,所述主平臺1上開設有限位槽9,所述支板2和主平臺1通過限位槽9上的螺栓10固定,所述主平臺1右側設有吸塵器11,所述吸塵器11左側設有吸塵管12,且吸塵管12和端部的吸塵斗13延伸至切割片8一側,所述限位槽9底部設有第一刻度線14,所述支板2一側設有第二刻度線15,所述滑板3一側位于支板2上連接有氣缸16,所述第一刻度線14和第二刻度線15的最小刻度值為1cm,所述電機6和切割片8對稱設置在主平臺1底部,所述主平臺1上表面位于吸塵管12連接處設有條形槽。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物布線防塵開槽裝置,使用時,通過調整限位槽9上的螺栓10來實現調整主平臺1和支板1之間的距離,從而調整切割刀片8之間的切割寬度,通過第一刻度線14確定距離,通過液壓缸4調整切割深度,通過第二刻度線15確定深度,通過氣缸16推動滑板3移動,實現對長度的切割,設置吸塵器11可以有效的在切割時吸附廢屑和灰塵,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