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焙燒設備,主要是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
背景技術:
黏土造粒篩選后需要進入到回轉窯內焙燒,以制作成陶粒,但回轉窯內溫度較高,進、出料不方便,需要有能自動進、出料的結構,減少人工的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其結構簡單,設有進料通道和出料的滑槽,無需人工控制,操作安全方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包括有向下傾斜設置的回轉窯,回轉窯的高處為窯尾,回轉窯的低處為窯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窯的窯尾端外設有圍罩,圍罩內設有通向回轉窯進料端的通道,所述圍罩外有輸送帶,輸送帶的一端正對著通道的進料口 ;所述回轉窯窯頭的下方設有堆料槽,所述回轉窯窯頭出料端的下方設有滑槽,滑槽的另一端正對著堆料槽內。所述回轉窯的窯頭外側設有風機,風機的吸風管伸入到煤粉堆集箱內,所述風機的出風管伸入到回轉窯內。本實用新型中物料通過輸送帶的輸送進入到通道內再進入到回轉窯內,在窯體做回轉運動的作用下,物料從高處的窯尾滾落至低處的窯頭,同時,在窯頭處,有風機將煤粉噴入回轉窯內,并使其充分燃燒,焙燒好的陶粒從滑槽內下料落到堆料槽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有進料通道和出料的滑槽,無需人工控制,操作安全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包括有向下傾斜設置的回轉窯1,回轉窯I的高處為窯尾2,回轉窯I的低處為窯頭3,所述回轉窯的窯尾2端外設有圍罩4,圍罩4內設有通向回轉窯進料端的通道5,所述圍罩4外有輸送帶6,輸送帶的一端正對著通道5的進料口 ;所述回轉窯窯頭3的下方設有堆料槽7,所述回轉窯窯頭3出料端的下方設有滑槽8,滑槽的8另一端正對著堆料槽7內。所述回轉窯的窯頭3外側設有風機9,風機9的吸風管11伸入到煤粉堆集箱10內,所述風機9的出風管12伸入到回轉窯I內;風機9將煤粉噴入回轉窯I內,并使其充分燃燒。
權利要求1.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包括有向下傾斜設置的回轉窯,回轉窯的高處為窯尾,回轉窯的低處為窯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窯的窯尾端外設有圍罩,圍罩內設有通向回轉窯進料端的通道,所述圍罩外有輸送帶,輸送帶的一端正對著通道的進料口 ;所述回轉窯窯頭的下方設有堆料槽,所述回轉窯窯頭出料端的下方設有滑槽,滑槽的另一端正對著堆料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窯的窯頭外側設有風機,風機的吸風管伸入到煤粉堆集箱內,所述風機的出風管伸入到回轉窯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粘土顆粒的焙燒裝置,包括有向下傾斜設置的回轉窯,回轉窯的高處為窯尾,回轉窯的低處為窯頭,所述回轉窯的窯尾端外設有圍罩,圍罩內設有通向回轉窯進料端的通道,所述圍罩外有輸送帶,輸送帶的一端正對著通道的進料口;所述回轉窯窯頭的下方設有堆料槽,所述回轉窯窯頭出料端的下方設有滑槽,滑槽的另一端正對著堆料槽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有進料通道和出料的滑槽,無需人工控制,操作安全方便。
文檔編號C04B33/04GK202705249SQ2012203411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盛玉生 申請人:安徽省舒城縣盛宏陶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