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粘彈性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中的耗能減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粘彈性阻尼器,該阻尼器主要用于結構的柱間斜撐、人字形支撐等的支撐桿件中。
背景技術:
一些建筑結構受地震和風振作用的影響會產生較大變形,需要對結構采用支撐桿件進行加強。為了減小支撐桿件自身變形和被支撐構件的再次變形,常常在支撐桿件如鋼管中加設粘彈性阻尼器,此類阻尼器的傳統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中間鋼板I和分別設置在中間鋼板I兩側的兩個側鋼板2,中間鋼板I和側鋼板2之間設有粘彈性阻尼橡膠材料3,兩個安裝板4分別固定于中間鋼板I的端部和側鋼板2的端部。·[0003]在具體使用時,安裝板4與支撐鋼管采用螺栓連接,構成粘彈性耗能支撐后,再將其安裝在結構柱間斜撐、人字形支撐或其他使結構產生相對變形的位置。當被支撐構件在地震或風的作用下產生層間相對位移時,就會使粘彈性耗能支撐產生拉伸或壓縮,從而使粘彈性材料產生剪切滯回變形,耗散輸入的振動能量,減小被支撐構件的振動反應,起到了減小支撐桿件自身變形和被支撐構件的再次變形的目的,但此類傳統的阻尼器因鋼板與橡膠材料間的接觸面積比較小,在外力作用大的情況下,其耗散能量的作用比較弱,很容易發生破壞。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或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耗能能力強的粘彈性阻尼器。本實用新型的粘彈性阻尼器包括外筒,該外筒的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內筒和第二內筒,第一內筒的位于外筒內的端部為第一內筒的內端,另一端為第一內筒的外端,第二內筒的位于外筒內的端部為第二內筒的內端,另一端為第二內筒的外端;所述第一內筒的內端與第二內筒的內端不相接,第一內筒的外端部和第二內筒的外端部均安裝有錨固板;所述第一內筒與外筒之間設有橡膠,所述第二內筒與外筒之間設有橡膠。本實用新型的阻尼器將傳統的平板式結構改設為圓筒式結構,進而使得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加強,能為被支撐的建筑結構提供剛度和較大阻尼,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受力均勻,穩定性好,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圖I為傳統的粘彈性阻尼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阻尼器的使用狀態圖。以下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2,該實施例的阻尼器包括外筒5,該外筒5的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內筒6和第二內筒7,第一內筒6的位于外筒5中的端部為內端,另一端為外端,第二內筒7的位于外筒5中的端部為內端,另一端為外端;所述第一內筒6的內端與第二內筒7的內端不相接,第一內筒6的外端部和第二內筒7的外端部均安裝有錨固板8 ;所述第一內筒6與外筒5之間設有橡膠層9,所述第二內筒7與外筒5之間設有橡膠層9。采用硫化的方式將橡膠材料與鋼管層固接為一體,錨固板與內筒之間焊接。本實施例中的內筒(第一內筒和第二內筒結構尺寸相同,統稱內筒)、外筒和錨固板的材質均為鋼材,所使用的橡膠的主要分成是三元乙丙橡膠和丁基橡膠,其中,內筒、夕卜筒和錨固板的厚度均為IOmm,橡膠材料層的厚度為18. 5mm,內筒外徑為76mm,外筒外徑為133mm0 如圖3所示,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阻尼器時,首先將兩端的錨固板8分別與支撐鋼管10采用螺栓連接,再將支撐鋼管10分別與事先預埋在混凝土內的預埋件采用螺栓連接,進而對建筑結構起到穩定的支撐作用。當被支撐構件受到外力作用時,就會使粘彈性阻尼器產生沿軸向的拉力或者壓力,從而使橡膠材料產生剪切滯回變形,耗散能量,減少被支撐構件的振動反應。發明人對本實用新型的粘彈性阻尼器采用液壓伺服作動器進行正弦循環加載,并以位移來控制加載,試驗加載控制和數據采集由計算機完成。試驗時采取在每一個位移幅值下,改變激振頻率,對試件進行加載,由試驗結果得出滯回曲線。從試驗結果得到阻尼器的滯回曲線呈現為光滑的橢圓曲線,本實用新型的阻尼器能承受多次交應變力的作用,具有穩定的力學性能和較強的耗能能力,同時具有很好的疲勞性能,可較好地用于結構工程的抗震減震。
權利要求1.一種粘彈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5),該外筒(5)的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內筒(6)和第二內筒(7);第一內筒(6)的位于外筒(5)內的端部為第一內筒(6)的內端,另一端為第一內筒(6)的外端,第二內筒(7)的位于外筒(5)內的端部為第二內筒(7)的內端,另一端為第二內筒(7)的外端;所述第一內筒(6)的內端與第二內筒(7)的內端不相接,第一內筒(6)的外端部和第二內筒(7)的外端部均安裝有錨固板(8);所述第一內筒(6)與外筒(5)之間設有橡膠(9),所述第二內筒(7)與外筒(5)之間設有橡膠(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粘彈性阻尼器。該阻尼器包括外筒,該外筒的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內筒和第二內筒,第一內筒的位于外筒內的端部為內端,另一端為外端,第二內筒的位于外筒內的端部為內端,另一端為外端,并且第一內筒的內端與第二內筒的內端不相接,第一內筒的外端部和第二內筒的外端部均安裝有錨固板;第一內筒與外筒之間設有橡膠,所述第二內筒與外筒之間設有橡膠。本實用新型的阻尼器將傳統的平板式結構改設為圓筒式結構,進而使得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加強,能為被作用的建筑結構提供剛度和較大阻尼,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受力均勻,穩定性好,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04B1/98GK202745232SQ20122034622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劉軍生 申請人: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