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運動搬運器及停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復合運動搬運器及停車系統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體停車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運動搬運器及采用該復合運動搬運器的停車系統。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立體停車系統包括控制系統、巷道、多層停車位、設置在設備出入口處的升降機、設置在巷道中的堆垛機或平移搬運器、設置在堆垛機或平移搬運器上的智能搬運器, 主要的工作過程為升降機承載車輛在出入口處升降,用于和堆垛機或平移搬運器交接車輛;堆垛機或平移搬運器在巷道中行走,搬運車輛至目標停車位的對應位置;智能搬運器負責升降機和堆垛機或平移搬運器之間、堆垛機或平移搬運器與停車位之間的車輛搬運工作。[0003]上述立體停車系統,堆垛機需要行走在深度為I米的巷道中鋪設的軌道上,導致增加了停車設備安裝時的大量土建成本,如果巷道中的運動采用平移搬運器來完成,需要每層布置一個平移搬運器,設備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0004]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可降低停車設備安裝時的土建成本或減少平移搬運器數量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及采用該復合運動搬運器的停車系統。[0005]一種用于停車設備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包括[0006]框架;[0007]行走驅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行走驅動機構包括[0008]傳動軸;[0009]行走輪,設于所述傳動軸的端部;[0010]行走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傳動軸轉動;[0011]升降車盤機構,安裝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升降車盤機構包括[0012]升降盤;[0013]升降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升降盤升降;[0014]其中,所述行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軸驅使所述行走輪沿搬運器軌道運動,所述升降電機通過所述傳動機構驅使所述升降盤在所述框架內升降。[0015]上述復合運動搬運器不需要行走在深度為I米的巷道中鋪設的軌道上,而是行走在安裝巷道兩側的軌道上,節約了停車設備安裝時的大量土建成本。[0016]上述復合運動搬運器也可以取代兩個、甚至更多平移搬運器,大大節約了設備上的成本投入。[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動機構為鏈條鏈輪傳動機構、齒輪齒條傳動機構、鋼絲繩傳動機構或同步帶傳動機構。[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從所述搬運器軌道獲取電能并給所述復合運動搬運3器供電的集電器。[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搬運器軌道包括作為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供電線路的滑觸線。[0020]復合運動搬運器可以通過在復合運動搬運器上安裝集電器以及在復合運動搬運器軌道上安裝滑觸線的方式給復合運動搬運器供電,使得復合運動搬運器的布置更加靈活,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一臺升降機配合一臺或多臺復合運動搬運器,提高整套設備的效率。[002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升降軸、安裝在所述升降軸上的鏈輪及安裝在所述鏈輪上的升降鏈條,所述升降電機、升降軸及鏈輪設于所述框架的頂部,所述升降電機通過聯軸器直接驅動所述升降軸轉動,所述升降盤與所述升降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設于所述框架外側、并與所述升降鏈條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的升降配重塊。[0023]一種停車系統,包括[0024]上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0025]升降機,用于承載車輛升降;[0026]智能搬運器,用于所述車輛在所述升降機與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及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與停車位之間的搬運。[002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配合多臺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工作,每臺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對應一臺所述智能搬運器。[002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復合運動搬運器及智能搬運器采用無線通訊裝置來控制,并通過滑觸線獲得電能。[002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可承載所述智能搬運器及車輛做平移升降復合運動,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承載所述智能搬運器在所述搬運器軌道上移動時, 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與所述升降機可以實現對接或分離,也可以與某一車位實現對接或分離。
[0030]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復合運動搬運器的立體圖;[0031]圖2為圖I所示的復合運動搬運器的側視圖;[0032]圖3為圖I所示的復合運動搬運器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主要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0035]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0036]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0037]請參閱圖I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復合運動搬運器100,用于停車系統,該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包括框架110、行走驅動機構120及升降車盤機構130。[0038]具體在本實施方式中,框架110為長方形框體結構。當然,在本發明中,框架110 不限于為長方形框體結構,也可以為其他結構。[0039]行走驅動機構120安裝在框架110上。行走驅動機構120包括傳動軸121、行走輪 123及行走電機125。行走輪123設于傳動軸121的端部。行走電機125用于驅動傳動軸 121轉動。傳動軸121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具體在本實施方式中,傳動軸121為多個,分別設于框架110中部的相對兩側,每個傳動軸121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行走輪123。[0040]升降車盤機構130安裝在框架110上。升降車盤機構130包括升降電機133、傳動機構及升降盤135。升降電機133通過所述傳動機構驅使升降盤135升降,即在框架110 內升降。所述傳動機構可以為鏈條鏈輪傳動機構、齒輪齒條傳動機構、鋼絲繩傳動機構或同步帶傳動機構。具體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傳動機構為鏈條鏈輪傳動機構,包括升降軸131、 鏈輪132、及升降鏈條。鏈輪132安裝在升降軸131上的鏈輪132。升降電機133驅動升降軸131轉動。升降鏈條安裝在鏈輪132上。升降盤135與升降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具體在本實施方式中,升降電機133、升降軸131及鏈輪132設于框架110的頂部,升降電機133 通過聯軸器136直接驅動升降軸131轉動。[0041]其中,行走電機125通過傳動軸121驅使行走輪123沿搬運器軌道運動,升降電機 133通過升降軸131、鏈輪132及升降鏈條驅使升降盤135在框架110內升降。[0042]復合運動搬運器100還包括從搬運器軌道(圖未示)獲取電能并給復合運動搬運器 100供電的集電器。搬運器軌道包括作為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供電線路的滑觸線。[0043]復合運動搬運器100還包括設于框架110外側,并與升降鏈條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的升降配重塊140。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升降配重塊140也可省略。[004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停車系統,包括上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升降機(圖未示)及智能搬運器(圖未示)。升降機用于承載車輛升降。智能搬運器用于車輛在升降機與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及復合運動搬運器100與停車位之間的搬運。升降機及智能搬運器的結構可采用現有其他形式停車設備的升降機及智能搬運器,其結構在此不再詳細贅述。[0045]升降機可以配合一臺或多臺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工作。具體在本實施方式中,升降機配合多臺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工作,每臺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對應一臺智能搬運器。[0046]升降機、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及智能搬運器采用無線通訊裝置來控制,可以通過滑觸線來供電。[0047]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可承載智能搬運器及車輛做平移升降復合運動,復合運動搬運器100承載智能搬運器在搬運器軌道上移動時,復合運動搬運器100與升降機完全分離。[0048]當車輛存入設置有復合運動搬運器100的停車系統時,設置在設備出入口處的升降機將車輛升降至與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交接車輛的高度,同時,行走驅動機構120驅動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在巷道中沿軌道行走至與升降機交接車輛的位置,并且升降驅動機構將升降車盤升降至與升降機交接車輛的高度。然后由復合運動搬運器100的升降車盤上的智能搬運器將車輛從升降機上搬運至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上。[0049]行走驅動機構120驅動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在巷道中沿軌道行走至目標停車位對應的位置,并且升降驅動機構將升降車盤升降至與目標停車位對應的高度。然后由復合運動搬運器100的升降車盤上的智能搬運器將車輛從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上搬運至目標停車位上,智能搬運器回到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上,車輛存放完成。[0050]當車輛從設置有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及其軌道的停車系統取出時,行走驅動機構 120驅動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在巷道中沿軌道行走至目標車輛對應的位置,并且升降驅動機構將升降車盤升降至與目標車輛對應的高度。然后由復合運動搬運器100的升降車盤上的智能搬運器將車輛從停車位上搬運至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上。[0051]然后,由行走驅動機構120驅動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在巷道中沿軌道行走至與升降機交接車輛的位置,并且升降驅動機構將升降車盤及車輛升降至與升降機交接車輛的高度。同時升降機升降至與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交接車輛的高度。然后由復合運動搬運器 100的升降車盤上的智能搬運器將車輛從復合運動搬運器100搬運至升降機上。升降機將車輛升降至設備出入口處,完成車輛取出。[0052]相較于傳統的停車系統的堆垛機,上述復合運動搬運器100至少具有以下優點[0053](I)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不需要行走在深度為I米的巷道中鋪設的軌道上,而是行走在安裝巷道兩側的軌道上,節約了停車設備安裝時的大量土建成本。[0054](2)并且復合運動搬運器100可以通過在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上安裝集電器以及在復合運動搬運器100軌道上安裝滑觸線的方式給復合運動搬運器100供電,使得復合運動搬運器的布置更加靈活,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一臺升降機配合一臺或多臺復合運動搬運器 100,提高整套設備的效率。[0055]相較于傳統的平面移動式立體停車設備的平移搬運器,上述復合運動搬運器100 可以取代兩臺或多臺平移搬運器,降低了平面移動設備的成本,有些情況下,也可以起到增加車位的作用。[005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停車設備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行走驅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行走驅動機構包括 傳動軸; 行走輪,設于所述傳動軸的端部; 行走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傳動軸轉動; 升降車盤機構,安裝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升降車盤機構包括 升降盤; 升降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升降盤升降; 其中,所述行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軸驅使所述行走輪沿搬運器軌道運動,所述升降電機通過所述傳動機構驅使所述升降盤在所述框架內升降。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為鏈條鏈輪傳動機構、齒輪齒條傳動機構、鋼絲繩傳動機構或同步帶傳動機構。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從所述搬運器軌道獲取電能并給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供電的集電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運器軌道包括作為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供電線路的滑觸線。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升降軸、安裝在所述升降軸上的鏈輪及安裝在所述鏈輪上的升降鏈條,所述升降電機、升降軸及鏈輪設于所述框架的頂部,所述升降電機通過聯軸器直接驅動所述升降軸轉動,所述升降盤與所述升降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框架外側、并與所述升降鏈條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的升降配重塊。
7.一種停車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權利要求廣6任一項所述的復合運動搬運器; 升降機,用于承載車輛升降; 智能搬運器,用于所述車輛在所述升降機與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及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與停車位之間的搬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停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配合多臺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工作,每臺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對應一臺所述智能搬運器。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停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復合運動搬運器及智能搬運器采用無線通訊裝置來控制,并通過滑觸線來獲得電能。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停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可承載所述智能搬運器及車輛做平移升降復合運動,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承載所述智能搬運器在所述搬運器軌道上移動時,所述復合運動搬運器與所述升降機對接或分離,或者與所述車位對接或分離。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停車設備的復合運動搬運器,包括框架;行走驅動機構,安裝在框架上,行走驅動機構包括傳動軸;行走輪,設于傳動軸的端部;行走電機,用于驅動傳動軸轉動;升降車盤機構,安裝在框架上,升降車盤機構包括升降軸;鏈輪,安裝在升降軸上的鏈輪;升降電機,驅動升降軸轉動;升降鏈條,安裝在鏈輪上;升降盤,與升降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其中,行走電機通過傳動軸驅使行走輪沿搬運器軌道運動,升降電機通過升降軸、鏈輪及升降鏈條驅使升降盤在框架內升降。上述復合運動搬運器可降低停車設備安裝時的土建成本。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復合運動搬運器的停車系統。
文檔編號E04H6/18GK202810287SQ20122034882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
發明者王俊, 梁虎, 管大功, 謝勇, 沈浩, 鄧海鎮, 江偉信, 張昭 申請人: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