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切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割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晶面板的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切割裝置是液晶面板的主要制造設備之一。在液晶面板的生產過程中,切割裝置用來將液晶面板按照需求切割成的合適尺寸;或者用來切割液晶面板的彩色濾光片基板以露出陣列基板的端子,用于對液晶面板進行配向?,F有技術中液晶面板的切割裝置包括軸承、輪刀固定軸以及刀頭。其中軸承包括一內環,輪刀固定軸與軸承的內環固定連接,刀頭設置在輪刀固定軸一端。在切割液晶面板時,刀頭切割面板會產生玻璃屑,由于軸承暴露在外,玻璃屑會沿輪刀固定軸滑落至軸承
上,并在軸承上堆積,從而導致軸承旋轉受阻,降低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進而導致切割的品質下降。因此,如何防止切割液晶面板產生的玻璃屑進入軸承,已成為液晶面板切割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割裝置,旨在防止玻璃屑掉落至軸承上,保證軸承旋轉順暢,進而提高切割的品質。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切割裝置,包括外殼、軸承、刀座和輪刀,所述外殼具有容置空腔;所述軸承固定在所述刀座上且容置于所述外殼的容置空腔內,所述刀座一端凸出所述外殼;所述輪刀固定在所述刀座的凸出所述外殼的一端。優選地,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凹陷形成容置部,該容置部內壁設置至少
一凸條。優選地,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開設有固定部,該固定部內固定有一固定環,該固定環的內壁凸設有至少一凸條。優選地,所述輪刀包括刀頭和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軸的第一端與所述刀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端與所述刀座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端上設置有與所述凸條適配的凹槽,所述凸條與所述凹槽卡合固定。優選地,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凹陷形成容置部,該容置部內壁向內凹陷形成至少一凹槽。 優選地,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開設有固定部,該固定部內固定有一固定環,該固定環的內壁向內凹陷形成至少一凹槽。優選地,所述輪刀包括刀頭和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軸的第一端與所述刀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端與所述刀座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端上設置有與所述凹槽適配的凸條,所述凸條與所述凹槽卡合固定。優選地,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電機和絲桿,所述絲桿分別與所述電機及所述外殼連接。優選地,所述外殼具有兩相對設置的支撐臂,所述支撐臂的末端設有連接所述支撐臂的連接臂,所述連接臂設有與絲桿適配的螺紋通孔;所述絲桿具有外螺紋,所述螺紋通孔設有與所述絲桿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優選地,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導軌,所述外殼具有導槽;所述導軌設置到所述導槽內。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軸承內置于外殼,在玻璃切割時,玻璃屑將從沿輪刀滑落至外殼上。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切割裝置可有效的避免玻璃屑滑落在軸承的內,影響軸承的轉動,從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了軸承轉動順暢,提高了切割的品質。
圖I為本實用新型切割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切割裝置的固定環的一實施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切割裝置的固定環的另一實施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參照圖1,圖I為本實用新型切割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提供的切割裝置包括外殼10、軸承20、刀座30和輪刀40,其中外殼10具有容置軸承20的容置空腔101,該軸承20固定在刀座30上且容置于外殼10的容置空腔101內。該刀座30的一端凸出外殼10 ;輪刀40固定在刀座30凸出外殼10的一端上。上述軸承20包括內環21和外環22,該內環和外環之間設有滾珠23,刀座30與軸承20的內環21固定連接,該軸承20的外環22與外殼10的內壁貼合。刀座30部分設置在所述容置空腔101內,用于固定所述軸承20,所述輪刀40固定在刀座30凸出外殼10的一端上。例如可采用電磁原理,使輪刀40與刀座30吸合,從而將輪刀40固定在刀座30上。應當說明的是,軸承20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本實施例中,軸承20優選為兩個,且并列地固定在刀座30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軸承20內置于外殼10,在切割液晶面板時,玻璃屑將從沿輪刀40滑落至外殼10上。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切割裝置可有效的避免玻璃屑滑落在軸承20內,影響軸承20的轉動,從而提高了軸承20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了軸承20轉動順暢,提聞了切割的品質。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刀座30可以為任意柱狀結構,本實施例中刀座30優選為圓柱體。刀座30凸出外殼10設置,例如可在外殼10設置一開口,該開口的大小與刀座30適配。軸承20容置于外殼10的容置空腔101、且與刀座30固定連接,該刀座30穿過外殼10上的開口與輪刀40固定連接,由于開口的大小與刀座30適配,從而進一步的防止玻璃屑落在軸承20內,影響軸承20的轉動。[0027]進一步地,上述輪刀40包括刀頭401和固定軸402,該固定軸40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軸402的第一端與刀頭401固定連接,第二端與上述刀座30固定連接。請一并參閱圖2所示,圖2為圖I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固定軸402的第二端可與上述刀座30嚙合固定連接。具體地,刀座30用于固定刀頭40的一端內凹陷形成固定該固定軸402的容置部。該容置部內壁設置至少一凸條301,該固定軸402上設置與該凸條301適配的凹槽。凸條301與固定軸402上的凹槽卡合固定,可有效的防止固定軸402在刀座30的容置部內旋轉,從而進一步的加強了刀座30與固定軸402固定的機械強度。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凸條301的數量和位置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在此不作進一步的限定。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凸條301的數量為4個,且均勻分布在容置部的內壁?!0031]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刀座30的該容置部的內壁也可向內凹陷形成至少一凹槽,該固定軸402上設置與該凹槽適配的凸條。凹槽與固定軸402上的凸條卡合固定,可有效的防止固定軸402在刀座30的容置部內旋轉,從而進一步的加強了刀座30與固定軸402固定的機械強度。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凹槽的數量和位置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在此不作進一步的限定。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刀座30的凸條301或凹槽為與刀座30—體成型。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刀座30用于固定刀頭40的一端也可開設一固定部,該固定部內固定一用于與所述刀頭40卡持的固定環。請參閱圖3,其為所述固定環的一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該固定環50的內壁凸設有至少一凸條501,對應的,固定軸402上設置與該凸條501適配的凹槽。固定環50固定在刀座30的固定部內,且固定環50的外壁貼合所述固定部的內壁,凸條501與固定軸402上的凹槽卡合固定。請參閱圖4,其為所述固定環的另一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該固定環50的內壁向內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凹槽502,對應的,固定軸402上凸設有與該凹槽502適配的凸條。固定環50固定在刀座30的固定部內,且固定環50的外壁貼合所述固定部的內壁,凹槽502與固定軸402上的凸條卡合固定。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環50與刀座30為分別制得,并通過組裝固定,因此,當所述凸條501或凹槽502出現損壞而與刀頭40之間的配合出現問題時,只需更換固定環50而無需更換刀座30,使更換操作更加簡便,也節省了更換所需的成本。請再參閱圖1,上述切割裝置還包括導軌50、電機60和絲桿70,該絲桿70分別與電機60和連接臂103轉動連接,外殼設有與該導軌50適配的導槽。本實施例中,上述外殼10具有兩相對設置的支撐臂102,該支撐臂102的末端設有連接該支撐臂102的連接臂103,該連接臂103設有與絲桿70適配的螺紋通孔。絲桿70具有外螺紋,螺紋通孔設有與絲桿70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導軌50位于外殼10的導槽內,外殼10沿導軌50滑動。工作時,通過電機60絲桿70轉動,使得螺紋通孔沿絲桿70上下移動,從而實現外殼10沿導軌50的方向滑動,進而帶動軸承20、刀座30及刀頭40上下移動。[0039]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 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軸承、刀座和輪刀,所述外殼具有容置空腔;所述軸承固定在所述刀座上且容置于所述外殼的容置空腔內,所述刀座一端凸出所述外殼;所述輪刀固定在所述刀座的凸出所述外殼的一端。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凹陷形成容置部,該容置部內壁設置至少一凸條。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開設有固定部,該固定部內固定有一固定環,該固定環的內壁凸設有至少一凸條。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刀包括刀頭和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軸的第一端與所述刀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端與所述刀座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端上設置有與所述凸條適配的凹槽,所述凸條與所述凹槽卡合固定。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凹陷形成容置部,該容置部內壁向內凹陷形成至少一凹槽。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固定所述輪刀的一端開設有固定部,該固定部內固定有一固定環,該固定環的內壁向內凹陷形成至少一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刀包括刀頭和固定軸,所述固定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軸的第一端與所述刀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端與所述刀座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端上設置有與所述凹槽適配的凸條,所述凸條與所述凹槽卡合固定。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電機和絲桿,所述絲桿分別與所述電機及所述外殼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具有兩相對設置的支撐臂,所述支撐臂的末端設有連接所述支撐臂的連接臂,所述連接臂設有與絲桿適配的螺紋通孔;所述絲桿具有外螺紋,所述螺紋通孔設有與所述絲桿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導軌,所述外殼具有導槽;所述導軌設置到所述導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切割裝置,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外殼、軸承、刀座和輪刀,所述外殼具有容置空腔;所述軸承固定在所述刀座上且容置于所述外殼的容置空腔內,所述刀座一端凸出所述外殼;所述輪刀固定在所述刀座的凸出所述外殼的一端。本實用新型可有效的避免玻璃屑滑落在軸承內,影響軸承的轉動,從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了軸承轉動順暢,提高了切割的品質。
文檔編號C03B33/02GK202688184SQ20122034897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
發明者佘峰, 李冬, 黃正明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