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固定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固定組件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建筑物外壁結構的固定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如今的建筑物不再采用涂料或者磚塊等來裝飾外墻面,更多的采用石材或者金屬材質的外裝飾板,在固定此類外裝飾板時通常采用濕式方法,即將外裝飾板通過水泥固定于壁面外,而采用此方法消耗的施工時間長,作業性落后,而且由于外裝飾板通常比較重, 操作起來也不方便,還存在高空作業的危險。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作業性高、施工簡單方便的固定組件。[0004]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擬采用以下技術方案[0005]一種固定組件,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側面分別與后側面垂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棱柱的前側面中間開有一個開口槽,將前側面分成寬度相等的前左側面和前右側面,所述四棱柱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中間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凹槽。[0006]作為優選,所述前左側面與左側面形成85°夾角,所述前右側面與右側面形成 85。夾角。[0007]作為優選,所述各側面圍成的角為圓角。[0008]作為優選,所述前左側面和前右側面的內外側均為粗糙表面。[0009]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將外裝飾板固定在外墻上,采用螺栓通過開口槽來固定外裝飾板,將螺栓的頭部伸入到開口槽內,與螺母配合來固定外裝飾板。通過此類干式方法,與采用水泥等的濕式方法相比具有施工性和作業性好的優點,而且固定牢固。前左側面與左側面以及前右側面與右側面形成85°夾角的設計,使螺栓與固定組件的固定更加牢固,而且前左側面和前右側面的內側設計成粗糙表面,增加摩擦,防止螺栓滑動,使固定更牢。
[0010]圖I、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不同尺寸結構示意圖。[0011]圖中的標號為,I、左側面;2、右側面;3、后側面;4、前左側面;5、前右側面;6、縱向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0013]實施例I[0014]結合圖1,本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固定組件,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側面寬為 60mm,后側面3寬為50mm,左右側面分別與后側面3垂直,前側面中間開有一個12_寬的開口槽,將前側面分成寬度相等的前左側面4和前右側面5,左側面I和右側面2中間分別設有一條寬為10mm,深為3mm的縱向凹槽6,前左側面4和前右側面5的內外側均為粗糙表面,前左側面4與左側面I以及前右側面5與右側面2分別形成85°夾角,各側面圍成的角為圓角。[0015]實施例2[0016]結合圖2,本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固定組件,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側面寬為 30mm,后側面3寬為40mm,左右側面分別與后側面3垂直,前側面中間開有一個12mm寬的開口槽,將前側面分成寬度相等的前左側面4和前右側面5,左側面I和右側面2中間分別設有一條寬為10mm,深為3mm的縱向凹槽6,前左側面4和前右側面5的內外側均為粗糙表面,前左側面4與左側面I以及前右側面5與右側面2分別形成85°夾角,各側面圍成的角為圓角。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組件,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側面分別與后側面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棱柱的前側面中間開有一個開口槽,將前側面分成寬度相等的前左側面和前右側面,所述四棱柱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中間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側面與左側面形成85°夾角,所述前右側面與右側面形成85°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側面圍成的角為圓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側面和前右側面的內外側均為粗糙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定組件,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側面分別與后側面垂直,四棱柱的前側面中間開有一個開口槽,將前側面分成寬度相等的前左側面和前右側面,四棱柱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中間分別設有一條縱向凹槽。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將外裝飾板固定在外墻上,采用螺栓通過開口槽來固定外裝飾板,通過此類干式方法,與采用水泥等的濕式方法相比具有施工性和作業性好的優點,而且固定牢固。
文檔編號E04F13/22GK202810098SQ2012205126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楊義春 申請人:王偉剛, 俞紅潛, 蔡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