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屬于建筑材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木地板作為一種流行的室內地面裝飾材料,其本身的使用價值毋庸置疑,而當前的木地板的結構一般為條狀隼接結構,一塊木地板有凸柳、凹柳,用于地板的拼裝連接,見圖12。這種拼裝方法可以通過公榫與母榫的拼裝將地板拼裝在一起,從而實現地板的連接。但這種方法同樣存在著如下弊端:I)材積損耗。這種公母榫的連接方式,需要在木地板上開出公榫,而該公榫只是起到拼裝連接作用,而不計算在表面材積上,從而形成了連接的浪費,這種方式在木材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就愈發凸現其浪費性。2)生產復雜。如果消費者需要自由拼花時,該拼裝方式必須進行正反榫位的生產,生產難度增加兩倍,造成生產效率的降低。見圖12、圖13。3)增加庫存。如果消費者需要自由拼花時,該拼裝方式必須由兩種正反榫位不同的產品進行拼裝,造成庫存成本被人為地增加至兩倍,造成庫存成本的浪費。4)采用傳統公母隼拼裝連接方式,容易是木材直接摩擦碰撞,從而產生因摩擦碰撞而產生響聲,從而影響使用效果。該連接方式由于是木材直接碰觸木材,隨著木材硬度的增加,地板拼裝完畢后響聲的幾率就越大。綜合上述會發現,傳統的拼裝連接方式,在形成浪費的同時,還限制了拼裝的自由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該種連接裝置便于木地板拼裝,使地板拼裝更自由,可以減少浪費,更利于環保。本實用新型可以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一條形件、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二條形件,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相互垂直,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T”字形,或者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十”字形。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還可以進一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所述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條形件上設有向上突出的裝飾件,或者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所述第二條形件上設有向上突出的裝飾件,或者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為設于第一條形件其中部的嵌套槽或嵌套突條或扣接件或用于粘貼連接的突起部件。所述連接結構為設于第二條形件其中部的嵌套槽或嵌套突條或扣接件或用于粘貼連接的突起部件。所述第一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所述第二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所述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可裝拆式連接。上述技術方案具有這樣的技術效果:1、采用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后,在應用中,木板無需要公隼,只要母隼即可,減少了 2個公隼的材積浪費,與傳統的公母隼連接方式,浪費了公隼位置的材積木地板連接相t匕,減少了材積浪費。據實驗,大約可節約10%左右的木材材料,有利于環保。而且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該經濟效益隨著木材價格越高產生的經濟效益越高。2、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實現了單一產品下的自由拼裝,原來傳統的公母隼拼裝連接方式,從生產之時就決定了地板鋪裝的走向,而采用該實用新型技術后,由于地板為全母隼結構,從而實現了任意方向的拼裝。減少了因傳統拼裝連接方式下拼花地板所造成的生產復雜,設備增加,效率低下,庫存增加的種種弊端。3、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所述第一條形件上設有裝飾件,或者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可以增加地板的外觀裝飾效果,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所述第二條形件上設有裝飾件,或者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同理,可以增加地板的外觀裝飾效果,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4、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所述第一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可避免傳統木地板拼裝方式帶來的木地板之間的摩擦而引起的響聲,可以減小噪聲。所述第一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同理一樣,也可以減小噪聲。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示意圖。圖3、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連接裝置不同視角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示意圖。圖6是圖5的A-A方向剖視圖。圖7、圖8是連接裝置連接木地板時的示意圖。圖9是木地板結構示意圖。圖10、圖11是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中的效果圖。圖12、圖13分別是兩種構成正反柳關系的木地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0036]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包括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3連接的第一條形件1、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二條形件2,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相互垂直,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T”字形,或者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 —體成型。如圖7所示,應用安裝、連接時,連接裝置第一條形件1、第二條形件2的兩相對邊緣嵌接于木地板的凹槽內。實施例2:如圖2所示,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包括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3連接的第一條形件1、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二條形件2,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相互垂直,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條形件I與第二條形件2 —體成型。 如圖8所示,應用安裝時,連接裝置第一條形件1、第二條形件2的兩相對邊緣嵌接于木地板的凹槽內。實施例3:如圖3、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特點為,所述第一條形件I上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4。所述連接結構4為設于第一條形件其中部的嵌套槽或嵌套突條或扣接件或用于粘貼連接的突起部件。在本實例中,連接結構為嵌套突條。連接結構可以嵌套裝飾件5。所述第二條形件上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為設于第二條形件其中部的嵌套槽或嵌套突條或扣接件或用于粘貼連接的突起部件。在本實例中,連接結構為嵌套突條。連接結構可以嵌套裝飾件。其余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應用于木地板后,連接效果如圖10、圖11所示。此時,裝飾件5外露于外界,使木地板與木地板之間有相隔,更加美觀。而實施例1或實施例2連接裝置在連接于木地板后是不能看得見的。當然為了設計需要,所述第一條形件上也可以直接設有向上突出的裝飾件,所述第二條形件上設有向上突出的裝飾件。或者,裝飾件與第一條形件一體成型,裝飾件與第二條形件一體成型。實施例4:如圖5、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特點為,所述第一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兩相對的邊緣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6。所述第二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兩相對的邊緣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在本例中,軟性材料件為一個塑料外套,直接套于連接裝置上。其余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為了設計需要,其余也可以同實施例3中連接裝置的結構。當然,第一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也可以粘貼或套裝或鑲嵌入軟性材料件。第二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也可以粘貼或套裝或鑲嵌入軟性材料件。[0052]另外,所述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可以采取可裝拆式連接,螺紋連接,或嵌套連接等常規連接方式。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一條形件、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二條形件,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相互垂直,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T”字形,或者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十”字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一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條形件上設有向上突出的裝飾件,或者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條形件上設有向上突出的裝飾件,或者設有用于連接裝飾件的連接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連接結構為設于第一條形件其中部的嵌套槽或嵌套突條或扣接件或用于粘貼連接的突起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連接結構為設于第二條形件其中部的嵌套槽或嵌套突條或扣接件或用于粘貼連接的突起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條形件其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連接部設有防止與木地板剛性摩擦的軟性材料件。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可裝拆式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木地板連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一條形件、兩相對的邊緣部分別用于與木地板連接的第二條形件,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相互垂直,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T”字形,或者第一條形件與第二條形件連于一起后形成的整體形狀呈“十”字形。采用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后,在應用中,木板無需要公隼,只要母隼即可,減少了2個公隼的材積浪費,與傳統的公母隼連接方式,浪費了公隼位置的材積木地板連接相比,減少了材積浪費。大約可節約10%左右的木材材料,有利于環保,還實現了單一產品下的自由拼裝。
文檔編號E04F15/02GK203022289SQ20122051245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李偉 申請人: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