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超高層建筑全封閉施工模板技術,用于超高層建筑物結構施工,并提 供全封閉圍護,降低工程施工造成的聲、光、塵污染,防止高空墜落。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圍護技術一般和模板施工技術組合在一起。在多層和高層建筑中,普遍 采用落地腳手架和挑排腳手架配合密目網組成圍護體系。
而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傳統的模板施工技術,例如電動腳手架、液壓爬模 系統,其圍護多采用綠網或鋼絲網,很少有全封閉圍護的先例。傳統的模板體系很難滿足全 封閉施工要求。
其中,如圖1所示,電動腳手架的主體結構采用圓管構件,除底層設置底部桁架17 連接外,其余各層構件間均為直角連接,未形成空間桁架體系,因此,整體性和剛度較弱。由 于結構剛度弱等缺陷,在全封閉圍護的條件下,難以抵抗巨大的風荷載,最終出現結構破 壞,無法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求。
其中,如圖2所示,液壓爬模系統包括施工操作架1、和設備操作架2等。施工操 作架I主要構件均為直角連接,其主操作平臺18如圖2所示,由于未采用空間桁架式主平 臺及弓弦桁架,其整體性較差,同樣無法抵抗巨大的風荷載,無法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 求。此外,傳統液壓爬模系統由于梁高的限制,無法再混凝土梁上設置其預埋點和支撐點, 因此,難以在框架結構中應用。
采用不透塵全封閉圍擋(擋風系數為1. O)對模板體系意味著對結構受力起主導作 用的風荷載將增大至通常情況下(擋風系數為O. 3)的三倍多,這對模板體系設計來講是根 本性的變更,傳統模板體系是無法滿足全封閉環境下的工作要求。而且傳統模板體系的研 究均是圍繞著如何降低風荷載影響,與現實要求剛好相反。
傳統的爬架系統部能滿足全封閉施工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懸臂段的高度太高, 造成現有電動腳手架的架體或者現有的液壓爬模系統內的架體在風載荷作用下達到屈服。
然而,有關模板體系全封閉施工的理論和施工技術研究少之又少,且傳統模板體 系是無法滿足全封閉環境下的工作要求。因此,需要在原有的模板體系基礎上進行開拓創 新,研制開發新的結構體系,以滿足全封閉施工的現實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整體性強、能夠抵抗巨大的風荷載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 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解決高 層建筑全封閉施工中模架難以承受巨大風載的技術問題,從而將全封閉圍護引入到超高層 建筑施工領域,提升建設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和整體形象,減少施工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降低工程施工造成的聲、光、塵污染。
本發明另外一個目的是實現液壓爬架體系在框架結構(即框梁)中的應用,解決傳 統液壓爬架只能在剪力墻結構中應用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設置于框梁或者剪力墻的外側,包括
操作平臺架體,其用于提供綁扎鋼筋、模板施工和設備運行的操作平臺,包括施工 操作架、設備操作架、桁架式承重架和弓弦桁架,所述施工操作架、桁架式承重架和設備操 作架由下至上依次設置并在三者的外側設置不透塵圍擋,所述弓弦桁架設置于桁架式承重 架的外側,所述弓弦桁架包括中部桁架和兩側斜支撐,所述兩側斜支撐的一端分別連接至 所述中部桁架的外側,另一端分別連接至所述施工操作架和所述設備操作架;
模板系統,其包括模板和模板滑移裝置,所述模板滑移裝置安裝于所述操作平臺 架體上,所述模板滑移裝置用于驅動模板移動;
爬升機械系統,其包括附墻裝置和導軌,所述附墻裝置用于將所述操作平臺架體 與所述框梁或者剪力墻固定連接,所述導軌在所述操作平臺架體爬升時起到導向的作用, 所述導軌和所述操作平臺架體分別能夠與所述附墻裝置可拆卸式連接;
液壓動力系統,其用于實現電能-液壓能-機械能的轉換,用于輪流驅動操作平臺 架體和導軌上升;以及
自動控制系統,其與所述液壓動力系統連接,用于控制液壓動力系統驅動操作平 臺架體或導軌。
優選的,所述液壓動力系統包括電動泵站和液壓千斤頂,所述電動泵站與所述液 壓千斤頂通過油管連接,所述爬升機械系統還包括防墜機構,所述防墜機構包括上防墜器 和下防墜器,所述液壓千斤頂的一端經所述下防墜器能夠與所述導軌可拆卸式連接,所述 液壓千斤頂的另一端經所述上防墜器與所述操作平臺架體連接,所述上防墜器能夠與所述 導軌可拆卸式連接,且所述上、下防墜器均能夠沿著所述導軌滑動。
優選的,在上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中,所述附墻裝置包括附墻支 座和帶有承重銷軸的附墻靴,所述附墻支座和框梁或者剪力墻固定連接,所述附墻支座與 所述附墻靴固定連接,所述桁架式承重架的內側設有具有承重掛鉤的承重塊,所述承重掛 鉤與所述承重銷軸相匹配。
優選的,在上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中,所述爬升機械系統還包括 承重支架,所述承重支架分別與所述承重塊、設備操作架以及弓弦桁架固定連接,所述液壓 千斤頂的另一端與承重塊固定連接,所述承重支架的下端設有帶有滾輪的連接螺桿,所述 連接螺桿能夠和位于附墻裝置下方的框梁可拆卸連接,所述滾輪能夠沿所述導軌滾動。
優選的,在上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中,所述桁架式承重架包括兩 片第一祐1架架片、若干第一上橫向連桿、若干第一下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一橫向斜撐,所述若 干第一上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一下橫向連桿上下對應間隔設置于所述兩片第一桁架架片之 間,所述第一橫向斜撐連接于對應的第一上、下橫向連桿的非同側端,且相鄰的第一橫向斜 撐方向相對。
優選的,在上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中,每片所述承重桁架架片包 括第一上弦桿、第一下弦桿、若干第一立桿以及若干第一縱向斜撐,所述第一上弦桿、第一 下弦桿平行設置,所述若干第一立桿間隔設置,所述若干第一立桿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一上弦桿、第一下弦桿垂直連接,所述第一縱向斜撐連接于相鄰的第一立桿的非同側端,所述 中部桁架包括兩片第二桁架架片、若干上第二橫向連桿、若干第二下橫向連桿,所述若干第 二上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二下橫向連桿上下對應間隔設置于所述兩片第二桁架架片之間。
優選的,在上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中,每片所述第二桁架架片包 括第二上弦桿、第二下弦桿、若干第二立桿以及若干第二縱向斜撐,所述第二上弦桿、第二 下弦桿平行設置,所述若干第二立桿間隔設置,所述若干第二立桿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二 上弦桿、第二下弦桿垂直連接,所述第二縱向斜撐連接于相鄰的第二立桿的非同側端。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使用方法,用于在剪力墻 的外側進行施工,采用如上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 下步驟
步驟1:澆搗第N層樓板及梁;
步驟2 :養護混凝土期間,綁扎N+1層結構鋼筋;
步驟3 :第N層外框梁混凝土養護等強后,拆模,同時安裝附墻裝置;
步驟4:液壓頂升導軌一個層高,將導軌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操作平臺架體和 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
步驟5 :液壓頂升操作平臺架體一個層高,由N層爬升至N+1層,將操作平臺架體 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導軌和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
步驟6 :先清理模板,安裝爬架預埋螺桿,測量定位校正立模;再進入N+1層結構施 工流程。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使用方法,用于在結構框 架的外側進行施工,采用如上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如下步驟
步驟1:澆搗第N結構段結構混凝土 ;
步驟2 :養護混凝土期間,綁扎N+1層結構鋼筋;
步驟3 :第N結構段混凝土養護等強后,拆模;同時安裝附墻裝置;
步驟4:液壓頂升導軌一個層高,將導軌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操作平臺架體和 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
步驟5 :液壓頂升操作平臺架體一個層高,由N段爬升至N+1段,將操作平臺架體 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導軌和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
步驟6 :先清理模板,安裝爬架預埋螺桿,測量定位校正立模,再進入N+1段結構施 工流程。
本發明提供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操作平臺架體內 設置桁架式承重架即空間桁架式主平臺和弓弦桁架,相比現有的除底層設置桁架連接外其 余各層構件間均為直角連接的電動腳手架以及主要構件均為直角連接的施工操作架,一方 面,通過將空間桁架結構作為主平臺結構,顯著提高了結構剛度強,在全封閉圍護的條件 下,能夠抵抗巨大的風荷載,不會出現結構破壞,從而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求。另一方 面,采用空間桁架作為爬架系統的主平臺,并在桁架式承重架的外側增加弓型桁架,有效降 低了操作平臺架體的懸臂段的高度,且能夠抵消操作平臺架體的上下風載,實現操作平臺 架體的自平衡,從而解決高層建筑全封閉施工中操作平臺系統難以承受風載的技術問題。本發明主要應用于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全封閉施工中,對于其他類似工程同樣適用。
本發明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全A屮 口 ED ο
圖1是現有的電動腳手架的結構示意圖2是現有的液壓爬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平臺架體和框梁的配合示意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平臺架體的局部示意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桁架式承重架的立體示意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承重支架和標準層高框梁之間的連接示意圖8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承重支架和非標準層高框梁之間的連接示意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中,1-施工操作架、2-設備操作架、3-桁架式承重架、31-第一桁架架片、311-第 一上弦桿、312-第一下弦桿、313-第一立桿、314-第一縱向斜撐、32-第一上橫向連桿、 33-第一下橫向連桿、34-第一橫向斜撐、35-承重塊、351-承重掛鉤、4-弓弦祐1架、41-中部 桁架、42-斜支撐、5-模板、6-模板滑移裝置、7-附墻裝置、8-導軌、9-液壓千斤頂、10-附 墻裝置、101-附墻支座、102-附墻靴、121-承重銷軸、11-承重支架、12-上防墜器、13-下防 墜器、14-預埋螺桿、15-框梁、16-連接螺桿、17-底部桁架、18-主操作平臺、19-剪力墻、 20-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發明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作進一步的詳 細描述。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特征更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 進一步的說明。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 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3至圖8,這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設置于框梁15即框架結 構的外側,包括
操作平臺架體,其用于提供綁扎鋼筋、模板5施工和設備運行的操作平臺,包括施 工操作架1、設備操作架2、桁架式承重架3和弓弦桁架4,所述施工操作架1、桁架式承重架 3和設備操作架2由下至上依次設置并在三者的外側設置不透塵圍擋(未標示),所述弓弦 桁架4設置于桁架式承重架3的外側,所述弓弦桁架4包括中部桁架41和兩側斜支撐42, 所述兩側斜支撐42的一端分別連接至所述中部桁架41的外側,另一端分別連接至所述施 工操作架I和所述設備操作架2 ;
模板系統,其包括模板5和模板滑移裝置6,所述模板滑移裝置6安裝于所述操作 平臺架體上,所述模板滑移裝置6用于驅動模板5移動;
爬升機械系統,其包括附墻裝置7和導軌8,所述附墻裝置7用于將所述操作平臺 架體與所述框梁固定連接,所述導軌8在所述操作平臺架體爬升時起到導向的作用,所述 導軌8和所述操作平臺架體分別能夠與所述附墻裝置可拆卸式連接;
液壓動力系統,其用于實現電能-液壓能-機械能的轉換,用于輪流驅動操作平臺 架體和導軌8上升;
以及自動控制系統,其與所述液壓動力系統連接,用于控制液壓動力系統驅動操 作平臺架體或導軌8。
本實施例,通過設置桁架式承重架3并在桁架式承重架3的外側增加弓型桁架40, 一方面,顯著提高了結構剛度強,在全封閉圍護的條件下,能夠抵抗巨大的風荷載,不會出 現結構破壞,從而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求;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操作平臺架體的懸臂 段高度H (懸臂段高度可以從Sm降為6m),如圖3所示,且能夠抵消操作平臺架體的上、下 風載,實現操作平臺架體的自平衡,從而解決高層建筑全封閉施工中操作平臺系統難以承 受風載的技術問題。
本實施例中,所述桁架式承重架3的桁架截面尺寸為1120x2000mm,而傳統液壓爬 模系統的主平臺是由三根175mm x250mm H型鋼與平臺板鉸接組合,相比之下,空間祐1架可 明顯增大位于桁架式承重架3的上方的架體即施工操作架I的整體剛度,同時有效減小了 操作平臺架體的懸臂高度。此外,其長度可以采用模數組拼設計來滿足單元寬度要求。
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桁架式承重架3包括兩片第一桁架架片31、若干第一 上橫向連桿32、若干第一下橫向連桿33和若干第一橫向斜撐34,所述若干第一上橫向連桿 32和若干第一下橫向連桿33上下對應間隔設置于所述兩片第一桁架架片31之間,所述第 一橫向斜撐34連接于對應的第一上、下橫向連桿32、33的非同側端,且相鄰的第一橫向斜 撐34方向相對,即不是平行的。
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每片所述承重桁架架片31包括第一上弦桿311、第一下弦 桿312、若干第一立桿313以及若干第一縱向斜撐314,所述第一上弦桿311、第一下弦桿 312平行設置,所述若干第一立桿313間隔設置,所述若干第一立桿313的兩端分別和所述 第一上弦桿311、第一下弦桿312垂直連接,所述第一縱向斜撐314連接于相鄰的第一立桿 313的非同側端。
所述第一桁架架片31可以根據工程需要分為3. 3m、5. 4m等不同長度的架片,作為 重復周轉應用部件,每個第一桁架架片31的第一立桿313跨距一般為1. Sm,高度2m。兩片 第一桁架架片31之間設置用于擱置鋼板或膠合板的方管,從而形成走道板,作為主操作平 臺18。
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部桁架41和所述桁架式承重架3的結構類似,相比 少了第一橫向斜撐34,未進行圖示,具體包括兩片第二桁架架片、若干上第二橫向連桿、若 干第二下橫向連桿,所述若干第二上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二下橫向連桿上下對應間隔設置于 所述兩片第二桁架架片之間,弓弦桁架41的每片所述第二桁架架片包括第二上弦桿、第二 下弦桿、若干第二立桿以及若干第二縱向斜撐,所述第二上弦桿、第二下弦桿平行設置,所 述若干第二立桿間隔設置,所述若干第二立桿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二上弦桿、第二下弦桿 垂直連接,所述第二縱向斜撐連接于相鄰的第二立桿的非同側端。
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液壓動力系統包括電動泵站(未標示)和液壓千斤頂9,所述電動泵站與所述液壓千斤頂9通過油管連接,所述爬升機械系統還包括防墜機構, 所述防墜機構包括上防墜器12和下防墜器13,所述液壓千斤頂9的一端經所述下防墜器 13能夠與所述導軌8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液壓千斤頂9的另一端經所述上防墜器12與所述 操作平臺架體固定連接,所述上防墜器12能夠與所述導軌8可拆卸式連接,且所述上、下防 墜器12、13均能夠沿著所述導軌8滑動。所述上、下防墜器12、13具有卡爪(未圖示)和用 于轉動卡爪的手柄(未圖示),所述導軌上設有與所述卡爪相匹配的卡孔,通過轉動手柄可 以使得卡爪伸入卡孔內或從卡孔中移開。
所述液壓千斤頂9是單向的,可伸缸和縮缸,通過伸缸和縮缸交替實現導軌或者 操作平臺架體的爬升。所述上、
具體的,需要爬升導軌8時,將操作平臺架體與附墻裝置10固定連接,所述下防墜 器13與所述導軌8固定在一起,所述液壓千斤頂9縮缸,提升導軌8 ;滑到位后,所述上防 墜器12與所述導軌8固定,所述下防墜器13松開導軌8,所述液壓千斤頂9伸缸,所述下防 墜器13沿導8下移到位后與導軌8相固定,上防墜器13松開導軌8,液壓千斤頂9又開始 縮缸,由此逐漸提升導軌8。
需要爬升操作平臺架體時,所述導軌8與附墻裝置10固定連接,操作平臺架體和 附墻裝置10分離,所述液壓千斤頂9伸缸,帶動操作平臺架體爬升;頂升到位后,上防墜器 12與導軌8固定;液壓千斤頂9縮缸,下防墜器13沿導軌8上移到位后固定所述導軌8,上 防墜器12松開導軌8,液壓千斤9頂又開始伸缸,由此逐漸提升操作平臺架體。
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附墻裝置10包括附墻支座101和帶有承重銷軸121 的附墻靴102,所述附墻支座101可以通過預埋桿14和框梁15固定連接,所述附墻支座101 與所述附墻靴102固定連接,所述桁架式承重架3的內側設有具有承重掛鉤351的承重塊 35,所述承重掛鉤351與所述承重銷軸121相匹配。
較佳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爬升機械系統還包括承重支架11,所述承重支架11 分別與所述承重塊35、設備操作架2以及弓弦桁架4固定連接,所述液壓千斤頂9的另一 端與承重塊35固定連接,所述承重支架11的下端設有帶有滾輪(未圖示)的連接螺桿16, 所述連接螺桿16能夠和位于附墻裝置10下方的框梁可拆卸連接,所述連接螺桿16根據需 要和位于附墻裝置10下方的框梁可拆卸連接,旋轉所述連接螺桿16,可以使得連接螺桿16 從框梁15處縮回,從而不阻礙操作平臺架體的爬升,所述滾輪能夠沿所述導軌滾動,進一 步起到了限位和導向的作用。
本發明中,附墻裝置10和框梁15的連接處為支撐點,連接螺桿16與框梁15的連 接處為反支點,通過采用桁架式承重架3,加大了支撐點和反支點之間的力臂,實現了液壓 爬模系統在框架結構中的應用。本實施例對應標準層高的框梁的支撐點和反支點的連接方 式,如圖7所示。
對于非標準層高的框梁,即凈層高D大于下支點距上框梁梁底跨距(即下圖中 D>D1)的框梁,可以下框梁15上設置混凝土牛腿來實現連接螺桿16和下框梁15的連接,如 圖8所示。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使用方法,用于在結構 框架的外側進行施工,采用如上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所述使用方法包 括如下步驟
步驟1:澆搗第N層樓板及梁;
步驟2 :養護混凝土期間,綁扎N+1層結構鋼筋(未圖示);
步驟3 :第N層外框梁混凝土養護等強后,拆模,同時安裝附墻裝置10 ;
步驟4 :液壓頂升導軌8—個層高后,將導軌8固定于附墻裝置10上,解除操作平 臺架體和附墻裝置10之間的連接。此外,在后續的N+1層以上結構施工過程中可以拆除最 下方的附墻裝置10,以備下次使用;
步驟5 :液壓頂升操作平臺架體一個層高,由N層爬升至N+1層,將操作平臺架體 固定于附墻裝置10上,解除導軌8和附墻裝置10之間的連接;
步驟6 :先清理模板5,安裝爬架預埋螺桿14,測量定位校正立模,所述測量定位校 正立模,是指經過測量對模板5的位置進行校正并模板5進行固定;再進入N+1層結構施工 流程。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9,本實施例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 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設置于剪力墻的外側,所述附墻裝置設置于所述剪力墻的 外側。
請繼續參閱圖9,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使用 方法,用于在剪力墻的外側進行施工,采用如上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所 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澆搗第N結構段結構混凝土 ;
步驟2 :養護混凝土期間,綁扎N+1段結構鋼筋20 ;
步驟3 :第N結構段混凝土養護等強后,拆模;同時安裝附墻裝置10 ;
步驟4 :液壓頂升導軌8—個層高,將導軌8固定于附墻裝置10上,解除操作平臺 架體和附墻裝置10之間的連接,此外,在后續的N+1層以上結構施工過程中可以拆除最下 方的附墻裝置10,以備下次使用;
步驟5 :液壓頂升操作平臺架體一個層高,由N段爬升至N+1段,將操作平臺架體 固定于附墻裝置10上,解除導軌8和附墻裝置10之間的連接;
步驟6 :先清理模板5,安裝爬架預埋螺桿14,測量定位校正立模,再進入N+1段結 構施工流程。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操作 平臺架體內設置桁架式承重架即空間桁架式主平臺和弓弦桁架,相比現有的除底層設置桁 架連接外其余各層構件間均為直角連接的電動腳手架以及主要構件均為直角連接的施工 操作架,一方面,通過將空間桁架結構作為主平臺結構,顯著提高了結構剛度強,在全封閉 圍護的條件下,能夠抵抗巨大的風荷載,不會出現結構破壞,從而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 求。另一方面,采用空間桁架作為爬架系統的主平臺,并在桁架式承重架的外側增加弓型桁 架,有效降低了操作平臺架體的懸臂段的高度,且能夠抵消操作平臺架體的上下風載,實現 操作平臺架體的自平衡,從而解決高層建筑全封閉施工中操作平臺系統難以承受風載的技 術問題。本發明主要應用于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全封閉施工中,對于其他類似工程同樣適 用。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設置于框架梁或者剪力墻的外側,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臺架體,其用于提供綁扎鋼筋、模板施工和設備運行的操作平臺,包括施工操作架、設備操作架、桁架式承重架和弓弦桁架,所述施工操作架、桁架式承重架和設備操作架由下至上依次設置并在三者的外側設置不透塵圍擋,所述弓弦桁架設置于桁架式承重架的外側,所述弓弦桁架包括中部桁架和兩側斜支撐,所述兩側斜支撐的一端分別連接至所述中部桁架的外側,另一端分別連接至所述施工操作架和所述設備操作架;模板系統,其包括模板和模板滑移裝置,所述模板滑移裝置安裝于所述操作平臺架體上,所述模板滑移裝置用于驅動模板移動;爬升機械系統,其包括附墻裝置和導軌,所述附墻裝置與所述框梁或者剪力墻固定連接,所述導軌在所述操作平臺架體爬升時起到導向的作用,所述導軌和所述操作平臺架體分別能夠與所述附墻裝置可拆卸式連接;液壓動力系統,用于輪流驅動操作平臺架體和導軌上升;以及自動控制系統,其與所述液壓動力系統連接,用于控制液壓動力系統驅動操作平臺架體或導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動力系統包括電動泵站和液壓千斤頂,所述電動泵站與所述液壓千斤頂通過油管連接,所述爬升機械系統還包括防墜機構,所述防墜機構包括上防墜器和下防墜器,所述液壓千斤頂的一端經所述下防墜器能夠與所述導軌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另一端經所述上防墜器與所述操作平臺架體連接,所述上防墜器能夠與所述導軌可拆卸式連接,且所述上、 下防墜器均能夠沿著所述導軌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墻裝置包括附墻支座和帶有承重銷軸的附墻靴,所述附墻支座和框梁或者剪力墻固定連接,所述附墻支座與所述附墻靴固定連接,所述桁架式承重架的內側設有具有承重掛鉤的承重塊,所述承重掛鉤與所述承重銷軸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機械系統還包括承重支架,所述承重支架分別與所述承重塊、設備操作架以及弓弦桁架固定連接,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另一端與承重塊固定連接,所述承重支架的下端設有帶有滾輪的連接螺桿,所述連接螺桿能夠和位于附墻裝置下方的框梁可拆卸連接,所述滾輪能夠沿所述導軌滾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式承重架包括兩片第一桁架架片、若干第一上橫向連桿、若干第一下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一橫向斜撐,所述若干第一上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一下橫向連桿上下對應間隔設置于所述兩片第一桁架架片之間,所述第一橫向斜撐連接于對應的第一上、下橫向連桿的非同側端,且相鄰的第一橫向斜撐方向相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承重桁架架片包括第一上弦桿、第一下弦桿、若干第一立桿以及若干第一縱向斜撐,所述第一上弦桿、第一下弦桿平行設置,所述若干第一立桿間隔設置,所述若干第一立桿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一上弦桿、第一下弦桿垂直連接,所述第一縱向斜撐連接于相鄰的第一立桿的非同側端,所述中部桁架包括兩片第二桁架架片、若干上第二橫向連桿、若干第二下橫向連桿,所述若干第二上橫向連桿和若干第二下橫向連桿上下對應間隔設置于所述兩片第二桁架架片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第二桁架架片包括第二上弦桿、第二下弦桿、若干第二立桿以及若干第二縱向斜撐,所述第二上弦桿、第二下弦桿平行設置,所述若干第二立桿間隔設置,所述若干第二立桿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二上弦桿、第二下弦桿垂直連接,所述第二縱向斜撐連接于相鄰的第二立桿的非同側端。
8.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使用方法,用于在結構框架的外側進行施工,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澆搗第N層樓板及梁;步驟2 :養護混凝土期間,綁扎N+1層結構鋼筋;步驟3 :第N層外框梁混凝土養護等強后,拆模,同時安裝附墻裝置;步驟4:液壓頂升導軌一個層高,將導軌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操作平臺架體和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步驟5 :液壓頂升操作平臺架體一個層高,由N層爬升至N+1層,將操作平臺架體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導軌和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步驟6 :先清理模板,安裝爬架預埋螺桿,測量定位校正立模;再進入N+1層結構施工流程。
9.一種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的使用方法,用于在剪力墻的外側進行施工, 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澆搗第N結構段結構混凝土;步驟2 :養護混凝土期間,綁扎N+1層結構鋼筋;步驟3 第N結構段混凝土養護等強后,拆模;同時安裝附墻裝置;步驟4:液壓頂升導軌一個層高,將導軌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操作平臺架體和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步驟5 :液壓頂升操作平臺架體一個層高,由N段爬升至N+1段,將操作平臺架體固定于附墻裝置上,解除導軌和附墻裝置之間的連接;步驟6 :先清理模板,安裝爬架預埋螺桿,測量定位校正立模,再進入N+1段結構施工流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的弓弦桁架式全封閉液壓爬模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操作平臺架體內設置桁架式承重架即空間桁架式主平臺和弓弦桁架,一方面,采用桁架式承重架作為主平臺結構,顯著提高了結構剛度強,在全封閉圍護的條件下,能夠抵抗巨大的風荷載,不會出現結構破壞,從而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求。另一方面,采用空間桁架作為爬架系統的主平臺,并在桁架式承重架的外側增加弓型桁架,有效降低了操作平臺架體的懸臂段的高度,且能夠抵消操作平臺架體的上下風載,實現操作平臺架體的自平衡,從而解決高層建筑全封閉施工中操作平臺系統難以承受風載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E04G11/28GK103061500SQ20131001151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陸云, 夏衛慶, 高吉龍, 潘曦, 魏永明 申請人: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