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連接鍵之間的過渡連接裝置,公開了一種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包括波形鋼腹板(1)、連接附件(2)、混凝土(3)、連接主件(4),混凝土(3)與連接主件(4)連接,連接主件(4)與連接附件(2)焊接,連接附件(2)與波形鋼腹板(1)焊接,連接主件(4)上包裹有彈性膠圈(5)。本發明通過在連接鍵連接部位設置彈性膠圈,能使連接鍵與砼協同變化,減少了砼收縮應力重分布,彈性膠圈增加了連接鍵的伸縮性能,以適應組合結構中砼的收縮與徐變,避免砼收縮裂縫,提高組合結構的抗疲勞性能。
【專利說明】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連接鍵之間的過渡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了一種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組合結構中的砼均存在收縮與徐變,栓釘等連接鍵焊于鋼板上,在混凝土收縮徐變時,對栓釘根部造成剪應力,且平直鋼板不會伸縮,造成組合結構的應力重分布,致使砼產生裂縫等不良現象,影響組合結構的結構強度及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組合結構中的砼必然存在收縮與徐變,但連接鍵在砼的收縮與徐變過程中不能應變,導致應力重分布或混凝土裂縫等缺點,提供了一種通過在連接鍵連接部位設置彈性膠圈,能使連接鍵與砼協同變化,減少了砼收縮應力重分布,彈性膠圈增加了連接鍵的伸縮性能,以適應組合結構中砼的收縮與徐變,避免砼收縮裂縫,提高組合結構的抗疲勞性能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0005]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包括波形鋼腹板、連接附件、混凝土、連接主件,混凝土與連接主件連接,連接主件與連接附件焊接,連接附件與波形鋼腹板焊接,連接主件上包裹有彈性膠圈。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主件為栓釘,彈性膠圈包裹在栓釘與連接附件的焊接部位。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主件為開孔鋼板,彈性膠圈套接在開孔鋼板的孔內。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彈性膠圈套為乙烯類、硅膠類或聚胺酯類的高分子化合物。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彈性膠圈套長大于5毫米,套厚度大于0.5毫米。栓釘釘帽處即端部及中部,能協同變形,故只要根部有彈性空間即可。
[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附件為翼緣板。
[0011]作為優選,所述的翼緣板為帶有浪邊的浪邊式翼緣板,浪邊式翼緣板沿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為波浪形。
[0012]作為優選,所述的開孔鋼板為外翻式開孔鋼板,外翻式開孔鋼板包括外翻耳板,外翻耳板是由鋼板部分切割后外翻形成,鋼板上留有耳板翻出后形成的余孔,外翻耳板澆筑在混凝土內。
[0013]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在連接鍵連接部位設置彈性膠圈,能使連接鍵與砼協同變化,減少了砼收縮應力重分布,彈性膠圈增加了連接鍵的伸縮性能,以適應組合結構中砼的收縮與徐變,避免砼收縮裂縫,提高組合結構的抗疲勞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4]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主視圖。
[0016]圖3是外翻式開孔鋼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7]以上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I一波形鋼腹板、2—連接附件、3—混凝土、4 一連接主件、5—彈性膠圈、41 一栓釘、42—開孔鋼板、43—孔、61—外翻耳板、62—余孔、63—貫穿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1至圖3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9]實施例1
[0020]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波形鋼腹板1、連接附件2、混凝土 3、連接主件4,混凝土 3與連接主件4連接,連接主件4與連接附件2焊接,連接附件2與波形鋼腹板I焊接,連接主件4上包裹有彈性膠圈5。
[0021]連接主件4為栓釘41,彈性膠圈5包裹在栓釘41與連接附件2的焊接部位。通過在栓釘41與連接附件2焊接部位設置彈性膠圈,能使連接鍵與砼協同變化,減少了砼收縮應力重分布,彈性膠圈增加了連接鍵的伸縮性能,以適應組合結構中砼的收縮與徐變,避免砼收縮裂縫,提高組合結構的抗疲勞性能。連接主件4為開孔鋼板42,彈性膠圈5套接在開孔鋼板42的孔43內。
[0022]彈性膠圈套5為乙烯類、硅膠類或聚胺酯類的高分子化合物。彈性膠圈套5采用具有彈性的乙烯類、硅膠類或聚胺酯類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夠有效的提高連接部位的伸縮性能,以適應組合結構中砼的收縮與徐變,避免砼收縮裂縫,提高組合結構的抗疲勞性能。
[0023]彈性膠圈5套長為8毫米,套厚為0.9毫米。栓釘釘帽處即端部及中部,能協同變形,故只要根部有彈性空間即可。彈性膠圈5為錐形,套接在栓釘根部,當混凝土的收縮量大于浪邊式翼緣板的協同收縮量、或混凝土的收縮量滯后于浪邊式翼緣板的協同收縮量時,減少栓釘的根部剪切力,增加栓釘彎曲時的活動空間,同時又保障栓釘與混凝土的連接性能。
[0024]連接附件2為翼緣板。翼緣板為帶有浪邊的浪邊式翼緣板,浪邊式翼緣板沿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為波浪形。浪邊式翼緣板沿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的波高為小于40毫米。浪邊式翼緣板沿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的最外端波高為40毫米以內,本實施例中浪邊式翼緣板沿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的波高為實施例波高3.5mm。
[0025]開孔鋼板42為外翻式開孔鋼板,外翻式開孔鋼板包括外翻耳板61,外翻耳板61是由鋼板部分切割后外翻形成,鋼板上留有耳板翻出后形成的余孔62,外翻耳板63澆筑在混凝土內。采用直接在鋼板上外翻耳板,外翻留出的孔作為混凝土及貫穿鋼筋的貫穿孔,外翻的鋼板又作為抵抗剪力的擋板,整個連接件不采用任何焊接和任何輔件鋼板,具有極強的抗疲勞性、抗剪能力和優良的經濟性。
[0026]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包括波形鋼腹板(I)、連接附件(2)、混凝土(3)、連接主件(4),其特征在于:混凝土(3)與連接主件(4)連接,連接主件(4)與連接附件(2)焊接,連接附件(2)與波形鋼腹板(I)焊接,連接主件(4)上包裹有彈性膠圈(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主件(4)為栓釘(41),彈性膠圈(5)包裹在栓釘(41)與連接附件(2)的焊接部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主件(4)為開孔鋼板(42),彈性膠圈(5)套接在開孔鋼板(42)的孔(43)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膠圈套(5)為乙烯類、硅膠類或聚胺酯類的高分子化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膠圈(5)套長大于5毫米,套厚度大于0.5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附件(2)為翼緣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緣板為帶有浪邊的浪邊式翼緣板,浪邊式翼緣板沿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為波浪形。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性膠圈組合結構連接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孔鋼板(42)為外翻式開孔鋼板,外翻式開孔鋼板包括外翻耳板(61),外翻耳板(61)是由鋼板部分切割后外翻形成,鋼板上留有耳板翻出后形成的余孔(62),外翻耳板(63)澆筑在混凝土內。
【文檔編號】E04C3/293GK103437495SQ201310304628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8日
【發明者】孫天明, 張建東 申請人:杭州博數土木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