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地型公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物,具體是一種公墓。一種節地型公墓,包括墓體,所述墓體分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所述地下部分由地宮和骨灰投放室構成;骨灰投放室位于負一層,地宮位于骨灰投放室的下面,與土地相接;所述骨灰投放室設有骨灰投放管;所述骨灰投放管的上端設有投入口,骨灰投放管的下部連接地宮;所述地上部分為懷念區,用于祭奠懷念。本發明的節地型公墓,墓體建造成以后,可永久使用,節約土地面積,綠色環保,并能滿足人們對逝者的緬懷紀念之情。
【專利說明】節地型公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物,具體涉及一種公墓。
【背景技術】
[0002]現今社會,全球都面臨著土地緊張的問題,尤其是耕地面積越來越少。目前,據統計,全國人口每年的死亡率0.7 %,全國人口按照13.5億計算,每年死亡人口在945萬。死亡后的處理的主要方式:土葬、火葬二種;按照土葬和火葬各占50%計算,每年土葬和火葬各是472萬具人體。國家提倡火葬并開設公墓安葬,并提倡的一些樹葬、海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對解決“死人與活人爭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現行的公墓安葬方式還存在一定的缺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沒有徹底解決“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矛盾。公墓與原土葬相比,占地面積相比少了一些,但現公墓中每穴仍多于一平方米,即使采用壁葬方式,也要占地建造各種安置的堂、塔。中國人口基數大,每年在這方面的用地量仍然可以說是一個巨量;2、沒有處理好民眾對先人的感情問題。由于中國人特別注重對先人墳墓的尊重,往往想能長久保存,而現在公墓對保存年份都有一定的期限,大多是二十年甚至更短;3、現在提倡的一些樹葬、江葬、海葬等綠色殯葬方式,由于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差距太大,響應的比例小;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且目前的墓地昂貴,差價巨大,貧富不均,不利社會安定;4、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現代人的流動性非常大,往往有時一年甚至幾年不能親自到墓地掃墓,不能保證墓葬的完整。針對上述問題,急需尋求一種新的殯葬模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地型公墓,提供一種新的殯葬模式,既能解決人死后的骨灰存放問題,又能大量節省占地面積,永久重復利用。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節地型公墓,包括墓體,所述墓體分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所述地下部分由地宮和骨灰投放室構成;骨灰投放室位于負一層,地宮位于骨灰投放室的下面,與土地相接;所述骨灰投放室設有骨灰投放管;所述骨灰投放管的上端設有投入口,骨灰投放管的下部連接地宮;所述地上部分為懷念區,用于祭奠懷念活動。
[0005]所述骨灰投放管的下端安裝有風機,用于抽吸骨灰。
[0006]所述懷念區設置有懷念機,所述懷念機用于儲存、查詢顯示逝者信息,例如逝者生前介紹、視頻、逝者照片等。
[0007]所述懷念區可設為一層或多層,每層可分成多個區域,供不同信仰及不同需求的人使用。
[0008]所述墓體頂部設置有蓄水池,下方鏈接有沖水管,沖水管的下端與骨灰投放管的上端連接。
[0009]所述墓體頂部可建成宗教風格的建筑及雕像。
[0010]所述地上部分可建設宗教信仰的場所,例如教堂、寺廟等。[0011]本發明的節地型公墓,墓體建造成以后,可永久使用,大量節約土地面積,如一個200萬人左右的區、市,一座該發明的節地型公墓足夠使用,綠色環保,并能滿足人們對逝者的緬懷紀念之情。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節地型公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節地型公墓,包括墓體,墓體分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由地宮I和骨灰投放室2構成;骨灰投放室2位于負一層,地宮I位于骨灰投放室2的下面,與土地相接;骨灰投放室2設有多個骨灰投放管4 ;骨灰投放管4的上端設有投入口 6,骨灰投放管4的下部連接地宮I ;地上部分為懷念區3,用于祭奠懷念活動。
[0014]骨灰投放管4的下端安裝有風機5,風機用于抽吸骨灰。
[0015]懷念區3設置有若干臺懷念機7,懷念機7上部為顯示屏,顯示屏下方為輸入按鍵,用于儲存、查詢顯示逝者信息,例如逝者生前介紹、視頻、逝者照片等。懷念區3可設為一層或多層,每層可分成多個區域,供不同宗教信仰及不同需求的人使用。
[0016]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墓體頂部設置有蓄水池,下方連接有沖水管,沖水管的下端與骨灰投放管4的上端連接。下雨或下雪時,雨、雪水在蓄水池內蓄積,此水為佛浴(或其它宗教)的無根凈水,通過沖水管流入骨灰投放管,可將骨灰沖到下方的地宮內,并滲入大地,寓意深刻。
[0017]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式,墓體頂部可建成各種宗教風格的建筑。在地上部分可建設寺廟、教堂等宗教信仰場所,誦經祈福,可滿足逝者家屬對不同信仰的逝者按不同宗教方式緬懷。
[0018]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式,還可在地宮內可設置本地的沙盤,猶如一個縮小的地下城市,什么都有,人活時在同一城中,死后還是同樣,人人平等,無貧富差距,充滿人文關懷意味。
[0019]本發明的節地型公墓,逝者家屬將逝者骨灰送至骨灰投放室,通過投入口將骨灰投入骨灰投放管,骨灰投放管下端的風機可將骨灰抽吸至地宮內,由于地宮底部直接與土地相連用佛浴(或其它宗教)的無根凈水沖洗骨灰,直接歸于大地;人來自自然,回歸自然,順應天道,寓意深刻且一個家族不管幾代都葬在一起,節約費用,祭奠方便;逝者家屬將骨灰送入地宮后,辦理相關手續及編號,工作人員可將逝者骨灰編號、生前介紹、視頻及照片等信息儲存在懷念機上,祭奠時逝者家屬在懷念機上輸入編號及密碼,懷念機顯示屏上可顯示逝者照片或其他信息,進行祭奠緬懷。
[0020]本發明的節地型公墓,建成后可永久重復使用,節約大量占地面積,綠色環保。
【權利要求】
1.一種節地型公墓,包括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墓體分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所述 地下部分由地宮和骨灰投放室構成;骨灰投放室位于負一層,地宮位于骨灰投放室的下面, 與土地相接;所述骨灰投放室設有骨灰投放管;所述骨灰投放管的上端設有投入口,骨灰 投放管的下部連接地宮;所述地上部分為懷念區,用于祭奠懷念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地型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投放管的下端安裝有風 機,用于抽吸骨灰。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節地型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懷念區設置有懷念機,所 述懷念機用于儲存、查詢逝者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節地型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懷念區可設為一層或多 層,每層可分成多個區域。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節地型公墓,其特征在于:墓體頂部可建成宗教風格的 建筑及雕像。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節地型公墓,其特征在于:墓體頂部設置有蓄水池,下方 鏈接有沖水管,沖水管的下端與骨灰投放管的上端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節地型公墓,其特征在于:特征在于:地上部分可建設宗 教信仰的場所。
【文檔編號】E04H13/00GK103556865SQ20131057185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陳海霞 申請人:陳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