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攪拌裝置及混凝土攪拌主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11808閱讀:4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攪拌裝置及混凝土攪拌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設置該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的攪拌裝置以及設置該攪拌裝置的混凝土攪拌主機。
背景技術
攪拌主機的攪拌動作由攪拌裝置完成,因此,攪拌性能主要取決于攪拌裝置。直接評價混凝土攪拌主機性能的指標包括:a)攪拌效率——單位時間內的生產能力;b)混凝土性能(包括混凝土均勻度、混凝土和易性等)優劣。現有的混凝土攪拌主機在生產的混凝土物料屬性發生變化時,如需要保持生產效率不變,則混凝土性能會出現變化。為消除這一不良影響,可通過調節攪拌時間來保證混凝土質量,但生產效率隨之降低,能耗也隨之增加。針對這一情況,目前通常是采用更換攪拌裝置的方式,以改變葉片與攪拌臂或葉片與攪拌主軸之間夾角大小,從而來實現生產效率不變的同時保證混凝土質量。而更換攪拌裝置需要備用不同結構的攪拌臂和攪拌葉片,因此大大增加了生產投資成本。而且,現有混凝土攪拌主機多以出廠時攪拌裝置為單一固定結構,少數的混凝土攪拌機會在同一機型備有I 3種結構形式的攪拌裝置供選,但就單一攪拌主機,它仍然是只有固定的一種攪拌裝置,并且沒有靈活的調節措施。因此就單一混凝土攪拌主機而言,其穩定的攪拌性能只在較小范圍內才能得到保證。因此,現有攪拌裝置在使用性上無法做到靈活運轉,尤其是生產的混凝土物料配比或物料屬性變動較大時,無法同時保證攪拌效率和混凝土性能的缺陷更為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攪拌裝置以及混凝土攪拌主機,其能夠在保持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不變的前提下,保證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的攪拌質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其包括用于連接葉片(M)的葉片連接部(I)和用于連接攪拌臂(N)的攪拌臂連接部(2),其中:所述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臂連接部
(2)固定連接,所述葉片連接部(I)所在的第一平面(A)與所述葉片(M)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所在的第二平面(B)與所述攪拌臂(N)所在的平面相平行。進一步地,所述葉片連接部(I)和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 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第三平面(C)與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軸(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進一步地,還包括中間連接部(3),其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進一步地,所述葉片連接部(I)開設有利用螺栓緊固件(6)與所述葉片相連接的第一通孔(4),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設有利用螺栓緊固件(6)與所述攪拌臂相連接的第二通孔(5)。進一步地,所述葉片連接部(I)和/或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的截面均呈“T”型。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葉片和攪拌臂;其還包括所述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所述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中的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葉片相連接,所述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中的攪拌臂連接部(2)與所述攪拌臂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葉片以及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與所述攪拌臂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混凝土攪拌主機,其包括所述的攪拌裝置。基于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設置在攪拌裝置的葉片和攪拌壁之間,葉片連接部所在的第一平面與葉片所在平面相平行,攪拌臂連接部所在的第二平面與攪拌臂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因此葉片連接部所在的第一平面與攪拌臂連接部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間的第一夾角大小等于葉片與攪拌臂之間的夾角大小,通過更換不同第一夾角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來調節葉片與攪拌臂之間的夾角大小,從而在不更換攪拌主機和攪拌裝置的情況下,在保持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對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進行攪拌,從而達到所需要的混凝土攪拌質量。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至少還存在以下優點:1、由于本實用新型將葉片連接部和攪拌臂連接部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第三平面設置成與攪拌裝置的攪拌軸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因此,葉片連接部和攪拌臂連接部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第三平面與第一平面之間的第二夾角大小等于葉片與攪拌主軸之間的夾角大小,通過更換不同第二夾角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來調節葉片與攪拌主軸之間的夾角大小,從而在不更換攪拌主機和攪拌裝置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保持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對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進行攪拌,從而進一步達到所需要的混凝土攪拌質量。2、由于本實用新型在葉片連接部開設了利用螺栓緊固件與葉片相連接的第一通孔,在攪拌臂連接部開設了利用螺栓緊固件與攪拌臂相連接的第二通孔,因此利用螺栓連接件便可以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與葉片和攪拌臂相連接,操作簡單,易于實現,使用成本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a-1c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a-1c的框架示意圖;圖3為安裝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的攪拌裝置的俯視圖;圖4為攪拌裝置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的框架之間的位置關系不意圖;[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中標記:1、葉片連接部;2、攪拌臂連接部;3、中間連接部;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螺栓緊固件;7、螺母;8、墊片;A、第一平面;B、第二平面;C、第三平面;M、葉片;N、攪拌臂;0、攪拌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攪拌主機中攪拌裝置的情況下,通過改變葉片與攪拌臂、葉片與攪拌軸之間的夾角,來實現生產效率不變的同時保證混凝土質量。如圖1a - lc、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包括葉片連接部I和攪拌臂連接部2,葉片連接部I與攪拌臂連接部2固定連接。葉片連接部I用于連接攪拌裝置中的葉片M,攪拌臂連接部2用于連接攪拌裝置中的攪拌臂N。如圖2所示,葉片連接部I所在的平面是第一平面A,將第一平面A設置成與葉片M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攪拌臂連接部2所在的平面是第二平面B,將第二平面B設置成與攪拌臂N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因此,葉片連接部I所在的第一平面A與攪拌臂連接部2所在的第二平面B之間的第一夾角大小正好等于葉片M與攪拌臂N之間的夾角大小,通過更換不同第一夾角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可以調節葉片M與攪拌臂N之間的夾角大小,從而在不更換攪拌主機和攪拌裝置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保持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對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進行攪拌,從而達到所需要的混凝土攪拌質量。上述實施例中,葉片連接部I所在的第一平面A與攪拌臂連接部2所在的第二平面B之間的第一夾角大小通常設置成銳角,比如目前通常使用的角度大小:10°,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其它不同的角度,比如12°、15°等,以達到適應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滿足混凝土攪拌質量的目的。葉片連接部I和攪拌臂連接部2 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平面是第三平面C,將第三平面C設置成與攪拌裝置中攪拌軸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因此,葉片連接部I和攪拌臂連接部2 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第三平面C與第一平面A之間的第二夾角大小等于葉片M與攪拌軸0之間的夾角大小,通過更換不同第二夾角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來調節葉片M與攪拌主軸0之間的夾角大小,從而在不更換攪拌主機和攪拌裝置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保持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對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進行攪拌,從而進一步達到所需要的混凝土攪拌質量。上述實施例中,葉片連接部I和攪拌臂連接部2 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平面是第三平面C與攪拌裝置中攪拌軸0所在的平面之間的第二夾角大小通常也設置成銳角,比如目前通常使用的角度大小:45°,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其它不同的角度,比如35°、40°等,以達到適應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滿足混凝土攪拌質量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還包括中間連接部3,其兩端分別連接葉片連接部I與攪拌臂連接部2。中間連接部3最好具有一定的寬度或厚度,使其兩端的端面傾斜角度滿足以上第一夾角和第二夾角的要求,這樣就可以通過中間連接部3兩端的傾斜程度,來固定第一平面A與第二平面B和第三平面C之間的夾角,實現方式較為簡單。[0037]如圖5所示,上述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的葉片連接部I開設有第一通孔4,利用螺栓緊固件6、螺母7以及墊片8便可以將葉片連接部I與葉片M相連接。同樣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的攪拌臂連接部2設有第二通孔5,利用螺栓緊固件6、螺母7以及墊片8便可以將攪拌臂連接部2與攪拌臂N相連接。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在葉片連接部開設了利用螺栓緊固件與葉片相連接的第一通孔,在攪拌臂連接部開設了利用螺栓緊固件與攪拌臂相連接的第二通孔,因此利用螺栓連接件便可以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與葉片和攪拌臂相連接,操作簡單,易于實現,使用成本低。上述實施例中,采用其它連接方式代替以上公開的螺栓連接方式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上述各實施例中,葉片連接部I和/或攪拌臂連接部2的截面均呈“T”型,這種“T”型滿足本實用新型的裝配連接需求。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使用時,針對待攪拌的混凝土物料屬性,選擇適合的第一夾角和第二夾角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利用螺栓連接件、螺母和墊片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連接在攪拌裝置中的葉片和攪拌臂之間即可。需要攪拌其他物料屬性的混凝土的時候,松開螺栓連接件取下不適合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更換合適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即可。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攪拌裝置,其包括葉片M和攪拌臂2,關鍵是,其還包括所述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并且,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中的葉片連接部I與攪拌葉片M相連接,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中的攪拌臂連接部2與攪拌臂N相連接。具體連接方式在上面已經詳細描述,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混凝土攪拌主機,其包括所述的攪拌裝置。所述混凝土攪拌主機的其它部分可以參照現有技術,本文不再展開描述。混凝土攪拌主機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后,可以實現攪拌裝置的調節,針對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不同生產要求,將混凝土攪拌主機的生產效率、生產能耗、生產質量三者的匹配更優。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連接葉片(M)的葉片連接部(I)和用于連接攪拌臂(N)的攪拌臂連接部(2),其中:所述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固定連接,所述葉片連接部(I)所在的第一平面(A)與所述葉片(M)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所在的第二平面(B)與所述攪拌臂(N)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連接部(I)和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 二者頂部共同所在的第三平面(C)與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軸(O)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中間連接部(3 ),其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 )。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連接部(I)開設有利用螺栓緊固件(6)與所述葉片相連接的第一通孔(4),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設有利用螺栓緊固件(6)與所述攪拌臂相連接的第二通孔(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連接部(I)和/或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的截面均呈“T”型。
6.一種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葉片和攪拌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所述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中的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葉片相連接,所述夾角快速轉換機構中的攪拌臂連接部(2)與所述攪拌臂相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連接部(I)與所述攪拌葉片以及所述攪拌臂連接部(2)與所述攪拌臂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
8.—種混凝土攪拌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葉片夾角快速轉換機構、攪拌裝置以及混凝土攪拌主機,包括用于連接葉片的葉片連接部和用于連接攪拌臂的攪拌臂連接部,其中所述葉片連接部與所述攪拌臂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葉片連接部所在的第一平面與所述葉片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攪拌臂連接部所在的第二平面與所述攪拌臂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保持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不變的前提下,保證不同物料屬性的混凝土的攪拌質量。
文檔編號B28C5/00GK203156932SQ2013200770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9日
發明者章躍, 馬秀峰, 吳風雷, 陳威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泰州市| 潢川县| 博爱县| 县级市| 巨野县| 莱州市| 浦东新区| 突泉县| 名山县| 关岭| 政和县| 类乌齐县| 商丘市| 八宿县| 黄大仙区| 荆门市| 拉孜县| 白河县| 长白| 太仓市| 竹山县| 延长县| 安多县| 潼关县| 永寿县| 绥阳县| 乐业县| 常德市| 华宁县| 稷山县| 红桥区| 松桃| 和硕县| 革吉县| 江油市| 洛扎县| 边坝县| 揭东县| 平武县|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