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專用大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蓮霧專用大棚。所述蓮霧專用大棚包括若干矩陣排列的第一基坑,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若干第二基坑。所述若干第一基坑上分別固定有立柱,橫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的頂端之間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主拱桿及一橫梁,縱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的頂端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縱梁。所述若干第二基坑上分別固定有加強柱,每一所述加強柱的頂端與相應的所述橫梁或所述縱梁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所述主拱桿之間連接有若干縱拉桿及兩卡槽,且所述兩卡槽夾設所述若干縱拉桿并對應設于所述主拱桿的兩端。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安裝方便、牢固耐用的蓮霧專用大棚。
【專利說明】蓮霧專用大棚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果樹種植大棚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蓮霧專用大棚。
【背景技術】
[0002]蓮霧是一種重要的經(jīng)濟果樹,在我國華南地區(qū)廣泛種植。不同的光照強度能夠?qū)ι忟F生長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充足的陽光,有利于促進枝條生長和營養(yǎng)積累,有利于促進蓮霧樹的營養(yǎng)生長。但是日照強度過大,又不利于花芽分化,影響蓮霧果實的產(chǎn)量。此外,較強的陽光直射蓮霧果實,也會影響蓮霧的品質(zhì),影響蓮霧栽培的經(jīng)濟效益,影響果農(nóng)的收入。因此,在蓮霧栽培的過程中,適的當遮光可使蓮霧根系生長衰退,抑制營養(yǎng)生長,植株完全不長新梢,枝條易成熟,碳水化合物易積蓄,有利于花芽分化,進而提高蓮霧果實的產(chǎn)量,提升蓮霧的品質(zhì),使得蓮霧栽培獲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
[0003]目前,在蓮霧的栽培過程中,普遍的做法是采用遮陽網(wǎng)等常規(guī)手段對蓮霧果樹進行簡單遮陽。這種常規(guī)的遮陽方法,一方面不方便蓮霧果樹的日常管理,影響了蓮霧種植規(guī)模的擴大,另一面由于遮光率難以控制,進而影響了蓮霧果實的品質(zhì)。中國發(fā)明專利CN201786057U公開了一種大棚,橫梁與撐桿均為可拆式連接,安裝、使用方便,但是牢固性較差,無法抵御臺風等惡劣天氣對蓮霧果樹的傷害。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安裝方便、牢固耐用的蓮霧專用大棚。
[0005]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
[0006]一種蓮霧專用大棚,所述蓮霧專用大棚包括若干矩陣排列的第一基坑,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若干第二基坑;所述若干第一基坑上分別固定有立柱,橫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的頂端之間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主拱桿及一橫梁,縱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的頂端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縱梁;所述若干第二基坑上分別固定有加強柱,每一所述加強柱的頂端與相應的所述橫梁或所述縱梁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所述主拱桿之間連接有若干縱拉桿及兩卡槽,且所述兩卡槽夾設所述若干縱拉桿并對應設于所述主拱桿的兩端。
[0007]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橫向兩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三個所述第二基坑,縱向兩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一個所述第二基坑。
[0008]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所述主拱桿與相應的所述橫梁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有若干吊桿,兩兩相鄰所述吊桿之間呈45度夾角設置。
[0009]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主拱桿之間設有若干副拱桿,每一所述副拱桿兩端與相應的縱梁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
[0010]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橫梁的中部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八字撐;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主拱桿的中部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兩棚頭拱撐,且兩棚頭拱撐呈八字形對應設置;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立柱的頂端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斜撐;每一所述八字撐的另一端及每一所述棚頭拱撐的另一端分別與相應立柱的頂端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每一所述斜撐的另一端通過套接結構與縱向相鄰的另一所述立柱的底端可拆卸連接。
[0011]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連接有若干與所述立柱垂直的圍桿,所述若干圍桿與所述立柱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
[0012]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所述蓮霧專用大棚還包括兩樘門,所述兩樘門分別設于橫向一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之間。
[0013]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所述套接結構為夾箍結構或包箍結構或管卡結構。
[0014]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所述蓮霧專用大棚可根據(jù)蓮霧花期調(diào)控和生長需要,分時段覆蓋上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及塑料薄膜。
[0015]作為上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改進,所述遮陽網(wǎng)覆蓋在所述橫梁及所述縱梁所形成的平面,所述塑料薄膜覆蓋在所述主拱桿所形成的拱面,且所述塑料薄膜通過所述卡槽配合卡簧進行固定。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的蓮霧專用大棚,其大部分連接處均采用套接結構進行可拆卸連接,不僅提高了所述蓮霧專用大棚的立面美觀性,使其內(nèi)部空間開闊,平整,而且拆卸、安裝起來十分方便,另外,所述蓮霧專用大棚采用若干所述主拱桿在棚頂形成拱面結構,大大提高了所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整體穩(wěn)定性,使得所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抗風能力大大增強,可滿足承受基本風壓0.45KN/Hf的要求。另外,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可分時段覆蓋上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及塑料薄膜以滿足蓮霧在不同生長時期對光照條件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發(fā)明蓮霧專用大棚一種較佳實施例的側(cè)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蓮霧專用大棚的另一角度側(cè)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1所示蓮霧專用大棚的基坑布設平面圖。
[0021]圖4為圖1所示蓮霧專用大棚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圖4所示蓮霧專用大棚局部I處的立柱與橫梁使用夾箍連接示意圖。
[0023]圖6為圖4所示蓮霧專用大棚局部II處的立柱與橫梁使用夾箍連接示意圖。
[0024]圖7為圖4所不蓮霧專用大棚局部III處的立柱與橫梁使用夾植連接不意圖。
[0025]圖8為圖4所示蓮霧專用大棚局部IV處的立柱與橫梁使用夾箍連接示意圖。
[0026]圖9為圖1所不蓮霧專用大棚局部V處的立柱與主拱桿使用包植連接不意圖。
[0027]圖10為圖1所示蓮霧專用大棚局部VI處的立柱與主拱桿使用包箍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9]如圖1及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蓮霧專用大棚I,所述蓮霧專用大棚I包括若干矩陣排列的第一基坑101,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第一基坑101之間設有若干第二基坑102。所述若干第一基坑101的數(shù)目及所述若干第二基坑102的實際數(shù)目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調(diào)整,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基坑101呈7X7的矩陣排列。其中,橫向兩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101之間設有三個所述第二基坑102,縱向兩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101之間設有一個所述第二基坑102。
[0030]如圖1及圖2所示,所述若干第一基坑101上分別固定有立柱103,所述若干第二基坑102上分別固定有加強柱104,具體地,所述若干第一基坑101及所述若干第二基坑102均可采用500mmX500mmX500mm的大小規(guī)格。所述立柱103采用Φ60Χ2.0πιπι直縫電焊鋼管,所述加強柱104采用Φ32Χ1.5πιπι直縫電焊鋼管。所述第一基坑101及所述第二基坑102采用C20混凝土澆筑,使得所述立柱103及所述加強柱104分別固定在相應的所述第一基坑11及所述第二基坑102中。
[0031]如圖1及圖2所示,橫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101的頂端之間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主拱桿105及一橫梁106,縱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101的頂端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縱梁107。每一所述加強柱104的頂端與相應的所述橫梁106或所述縱梁107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具體地,所述主拱桿105采用Φ32Χ 1.5_直縫電焊鋼管,所述橫梁106采用Φ42Χ2.0mm直縫電焊鋼管,所述縱梁107采用Φ60Χ2.0mm直縫電焊鋼管。
[0032]如圖1所示,所述主拱桿105與相應的所述橫梁106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有若干吊桿108,兩兩相鄰所述吊桿108之間呈45度夾角設置,通過所述若干吊桿108的設置可使得所述主拱桿105所形成的拱面棚頂變得更牢固,抗風能力更強。
[0033]如圖2及圖4所示,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所述主拱桿105之間連接有若干縱拉桿109及兩卡槽110,且所述兩卡槽110夾設所述若干縱拉桿109并對應設于所述主拱桿105的兩端。具體地,所述縱拉桿109采用Φ 32 X 1.5mm直縫電焊鋼管,所述卡槽110采用0.7mm熱鍍鋅鋼板滾壓成型,所述卡槽110與所述主拱桿105之間可通過M5自攻釘進行固定連接,每一縱向鄰接的所述卡槽110之間可通過卡槽連接片進行連接。
[0034]如圖2及圖4所示,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主拱桿105之間設有若干副拱桿111,每一所述副拱桿111兩端與相應的縱梁107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橫梁106的中部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八字撐112。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主拱桿106的中部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兩棚頭拱撐113,且兩棚頭拱撐113呈八字形對應設置。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立柱103的頂端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斜撐114。每一所述八字撐112的另一端及每一所述棚頭拱撐113的另一端分別與相應立柱103的頂端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每一所述斜撐114的另一端通過套接結構與縱向相鄰的另一所述立柱103的底端可拆卸連接。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103連接有若干與所述立柱103垂直的圍桿115,所述若干圍桿115與所述立柱103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具體地,所述副拱桿111采用Φ25Χ1.5_直縫電焊鋼管,所述八字撐112及所述斜撐114均采用Φ48 X 2.0mm直縫電焊鋼管,所述棚頭拱撐113采用Φ 25 X 1.5mm直縫電焊鋼管,所述圍桿115采用Φ32Χ1.5_直縫電焊鋼管。通過這些結構的設置可使得所述蓮霧專用大棚I的結構變得更牢固,抗風能力更強。
[0035]為方便人員進出,如I所示,所述蓮霧專用大棚I還包括兩樘門116,所述兩樘門116分別設于橫向一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103之間。另外,以上所有鋼構件均浸鍍鋅處理,起到防銹、抗腐蝕的作用,進而延長所述蓮霧專用大棚I的使用壽命。
[0036]另外,所述套接結構為夾箍結構或包箍結構或管卡結構。具體地,如圖5、圖6、圖7及圖8所示,所述立柱101的頂端通過圓(或者半圓)的夾箍結構與所述橫梁106可拆卸連接。如圖9及圖10所示,所述立柱101的頂端通過包箍結構與所述主拱桿105可拆卸連接。所述圍桿115可通過管卡結構(未圖示)與所述加強柱104可拆卸連接。
[0037]在蓮霧的栽培過程中,所述蓮霧專用大棚I可根據(jù)蓮霧花期調(diào)控和生長需要,分時段覆蓋上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及塑料薄膜。所述遮陽網(wǎng)覆蓋在所述橫梁106及所述縱梁107所形成的平面,所述塑料薄膜覆蓋在所述主拱桿105所形成的拱面,且所述塑料薄膜通過所述卡槽109配合卡簧進行固定,所述卡簧可采用Φ2πιπι浸塑彈簧鋼絲卡簧。另外,所述蓮霧專用大棚四周亦可通過所述塑料薄膜覆蓋,其中,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橫梁106上同樣設有所述卡槽109,通過Μ5自攻釘進行固定,這樣,橫向兩側(cè)的所述塑料薄膜便可通過所述橫梁106上的所述卡槽109配合卡簧進行固定,而縱向兩側(cè)的所述塑料薄膜可同樣通過縱向兩側(cè)邊沿處的所述主拱桿105上的所述卡槽109配合卡簧進行固定。
[0038]本實施例提供的蓮霧專用大棚,其大部分連接處均采用套接結構進行可拆卸連接,不僅提高了所述蓮霧專用大棚的立面美觀性,使其內(nèi)部空間開闊,平整,而且拆卸、安裝起來十分方便,另外,所述蓮霧專用大棚采用若干所述主拱桿在棚頂形成拱面結構,大大提高了所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整體穩(wěn)定性,使得所述蓮霧專用大棚的抗風能力大大增強,可滿足承受基本風壓0.45ΚΝ/m2的要求。另外,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可分時段覆蓋上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及塑料薄膜以滿足蓮霧在不同生長時期對光照條件的要求。
[003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蓮霧專用大棚包括若干矩陣排列的第一基坑,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若干第二基坑;所述若干第一基坑上分別固定有立柱,橫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的頂端之間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主拱桿及一橫梁,縱向設置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的頂端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縱梁;所述若干第二基坑上分別固定有加強柱,每一所述加強柱的頂端與相應的所述橫梁或所述縱梁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所述主拱桿之間連接有若干縱拉桿及兩卡槽,且所述兩卡槽夾設所述若干縱拉桿并對應設于所述主拱桿的兩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橫向兩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三個所述第二基坑,縱向兩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第一基坑之間設有一個所述第二基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拱桿與相應的所述橫梁之間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有若干吊桿,兩兩相鄰所述吊桿之間呈45度夾角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每一縱向兩兩相鄰的主拱桿之間設有若干副拱桿,每一所述副拱桿兩端與相應的縱梁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橫梁的中部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八字撐;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主拱桿的中部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兩棚頭拱撐,且兩棚頭拱撐呈八字形對應設置;橫向兩側(cè)邊沿的每一所述立柱的頂端分別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一斜撐;每一所述八字撐的另一端及每一所述棚頭拱撐的另一端分別與相應立柱的頂端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每一所述斜撐的另一端通過套接結構與縱向相鄰的另一所述立柱的底端可拆卸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四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連接有若干與所述立柱垂直的圍桿,所述若干圍桿與所述立柱通過套接結構可拆卸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蓮霧專用大棚還包括兩樘門,所述兩樘門分別設于橫向一側(cè)邊沿兩兩相鄰的所述立柱之間。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結構為夾箍結構或包箍結構或管卡結構。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蓮霧專用大棚可根據(jù)蓮霧花期調(diào)控和生長需要,分時段覆蓋上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及塑料薄膜。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蓮霧專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陽網(wǎng)覆蓋在所述橫梁及所述縱梁所形成的平面,所述塑料薄膜覆蓋在所述主拱桿所形成的拱面,且所述塑料薄膜通過所述卡槽配合卡簧進行固定。
【文檔編號】A01G9/14GK104365408SQ201410586483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邢軍 申請人:三亞南鹿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