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修器械,特別涉及一種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
背景技術:
傳統刮大白滾筒結構簡單,人們在操作時需要蘸取漿液,每次蘸取漿液只能用很短的一段時間,當滯留在滾筒中的漿液涂到墻體上時需要重新蘸取漿液,這樣就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尤其是在刷高處的墻體時,重新蘸取漿液會顯得費時費力,大大影響刮大白的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刮大白滾筒、導管、料斗、人字梯和定滑輪,刮大白滾筒通過導管與料斗相連;料斗 通過繩索繞過定滑輪連接到人字梯上,通過定滑輪實現料斗的起降。上述的刮大白滾筒由主桿、滾筒襯底、滾筒主體和刷漿海綿組成,所述的滾筒主體與主桿相連通,滾筒主體的中間為空心,表面開有小孔;滾筒襯底套在滾筒主體之中,與滾筒主體同心,通過搖動伸到滾筒主體之外的手柄可以轉動滾筒襯底,滾筒主體上設有刷漿海綿。上述的滾筒主體上設有擋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造,使用方便,省去了頻繁蘸取漿液的過程,提高了刮大白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刮大白滾筒主體部分的視圖;附圖中:刮大白滾筒1、導管2、料斗3、人字梯4、定滑輪5、主桿6、滾筒襯底7、滾筒主體8、擋板9和刷漿海綿10。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和圖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包括刮大白滾筒1、導管2、料斗3、人字梯4和定滑輪5,刮大白滾筒I通過導管2與料斗3相連;料斗3通過繩索繞過定滑輪5連接到人字梯4上,通過定滑輪5實現料斗3的起降,漿液存放在料斗中,靠重力作用通過導管流入滾筒主體,滾筒主體中設有刷將海綿10,可以將漿液刷到墻壁上。滾筒主體的筒身表面開有小孔,通過滾筒襯底可以控制漿液流出量。參照附圖2,刮大白滾筒I由主桿6、滾筒襯底7、滾筒主體8、擋板9和刷漿海綿10組成,所述的滾筒主體8與主桿6相連通,滾筒主體8的中間為空心,表面開有小孔;滾筒主體8上設有刷漿海綿10,上述的滾筒主體8上設有擋板9,滾筒襯底7套在滾筒主體8之中,與滾筒主體同心,通過搖動伸到滾筒主體之外的手柄可以轉動滾筒襯底7,從而調節襯底對滾筒小孔的遮擋程度,進而控制漿液的流出量。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造,使用方便,省去了頻繁蘸取漿液的過程,提高了刮大白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 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其特征是:包括刮大白滾筒(I)、導管(2)、料斗(3)、人字梯(4)和定滑輪(5),刮大白滾筒(I)通過導管(2)與料斗(3)相連;料斗(3)通過繩索繞過定滑輪(5 )連接到人字梯(4 )上,通過定滑輪(5 )實現料斗(3 )的起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刮大白滾筒(I)由主桿(6)、滾筒襯底(7)、滾筒主體(8)和刷漿海綿(10)組成,所述的滾筒主體(8)與主桿(6)相連通,滾筒主體(8)的中間為空心,表面開有小孔;滾筒襯底(7)套在滾筒主體(8)之中,與滾筒主體同心,通過搖動伸到滾筒主體之外的手柄可以轉動滾筒襯底(7),滾筒主體(8)上設有刷漿海綿(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其特征是:所述的滾筒主體(8)上設有擋 板(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修器械,特別涉及一種自動送漿刮大白滾筒。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刮大白滾筒、導管、料斗、人字梯和定滑輪,刮大白滾筒通過導管與料斗相連;料斗通過繩索繞過定滑輪連接到人字梯上,通過定滑輪實現料斗的起降。有益效果是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造,使用方便,省去了頻繁蘸取漿液的過程,提高了刮大白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E04F21/08GK203145421SQ20132013320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韓建波, 詹發福, 楊超 申請人:韓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