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包括儲料罐,儲料罐內設置有內筒,內筒上連接有中心進料管,中心進料管連接上料管,內筒底部設置有縮口,中心進料管上設置有透氣孔。本實用新型的防離析設備通過在儲料罐內部設置內筒,使得砂漿在進入罐體、砂漿出料等都能利用無動力自由落體按內、外筒的分隔后的卸料,能最大程度上抑制大休止角帶來的離析,能較大幅度地防止裝料、卸料過程中的“離析”問題,從而最大程度地抑制砂漿罐在罐入、出料中穩(wěn)定砂漿的粉砂比的離散(離析)程度。
【專利說明】 一種預拌砂楽耀防離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預拌干混砂漿工地使用的罐。
【背景技術】
[0002]干混砂漿系指由專業(yè)生產廠家生產的,以水泥為主要膠結料與干燥篩分處理的細集料、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是繼混凝土商品化后,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工藝的又一次革命。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干混砂漿取代傳統(tǒng)砂漿已是必然。但是,干混砂漿在實際生產和應用方面還存在許多技術問題有待解決,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干混砂漿的“離析”問題,被業(yè)內稱為“離析”技術難題。干混砂漿是散體粉狀和顆粒狀材料的混合物,在粉狀和顆粒狀材料混合后,由于其各自的屬性不同,在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都可能發(fā)生粉體和顆粒物的二次分離,這種現象就是干混砂漿的“離析現象”。如果“離析現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將嚴重影響到干混砂漿的成品質量和建筑施工質量。而干混砂漿的“離析現象”是所有干混砂漿生產企業(yè)必然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預拌砂漿在罐的儲存、卸料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改善砂漿罐體抽芯離析的現象。
[0004]為達到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包括儲料罐,儲料罐內設置有內筒,內筒上連接有中心進料管,中心進料管連接上料管,內筒底部設置有縮口,中心進料管上設置有透氣孔。
[0006]所述的內筒上端設置有分流罩。
[0007]所述的分流罩有多個。
[0008]所述的內筒通過底部的支撐桿固定在儲料罐內。
[0009]所述的內筒設置在儲料罐的中心位置。
[0010]所述的內筒的直徑為儲料罐直徑的1/3。
[0011]所述的內筒下部與儲料罐的安裝距離為300mm-450mm。
[0012]本實用新型的防離析設備通過在儲料罐內部設置內筒,使得砂漿在進入罐體、砂漿出料等都能利用無動力自由落體按內、外筒的分隔后的卸料,能最大程度上抑制大休止角帶來的離析,能較大幅度地防止裝料、卸料過程中的“離析”問題,從而最大程度地抑制砂漿罐在罐入、出料中穩(wěn)定砂漿的粉砂比的離散(離析)程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設備進料時砂漿的分布示意圖。
[0015]圖5-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設備卸料時砂漿的分布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包括儲料罐1,儲料罐I內設置有內筒2,內筒2上連接有中心進料管3,中心進料管3連接上料管4,內筒2底部設置有縮口 21,中心進料管3上設置有透氣孔31。內筒2上端設置有分流罩5。分流罩5有多個。內筒2通過底部的支撐桿22固定在儲料罐I內。內筒2設置在儲料罐I的中心位置。
[0017]如圖2,砂漿進料時,由于中心進料管3的引導作用,車載砂漿通過0.15^0.2MPa左右的氣送壓力,將大部分的砂漿料灌入中間的內筒2里,當內筒2滿溢后,砂漿由內筒底部出來逐步上升到上部幾個分流罩5 (如圖3)。由于分流罩錐面的合理角度,砂漿中的較粗顆粒在車載氣壓推動下通過分流罩錐面的導向作用快速射向儲料罐的內壁作S形軌跡運動后再降落,以起到改變較粗顆粒料運動方向來減緩粗顆的下降速度,而粉料因噴卸角度是以傘面式撒料方式下降,一定程度上形成不了傳統(tǒng)型罐內進料時的大的休止角,使較粗顆粒沒有自由滾動的勢動力,從而大大減少車泵送砂漿時帶來的砂漿離析。
[0018]如圖4,當罐體滿載砂漿時,內筒2內儲存有一定容積的砂漿,內筒2直徑大小影響本防離析裝置的性能,直徑太大,則內筒2內的砂漿又會產生抽芯而離析,太小筒外會發(fā)生過大的抽芯問題,因此內筒2直徑選擇儲料罐直徑的1/3且大于儲料罐I出料口的直徑2^3倍較為合適,由于內筒2裝載重量大大小于內筒外的裝載重量,上部又有分流罩5的隔離減壓,因此筒內的砂漿卸料基本上是自重式卸料。而筒外下部的砂漿在滿倉時受上部砂漿的施壓,比筒內的砂漿自重式卸料快,內筒的砂漿會在大罐體卸料時再次混合卸料。
[0019]如圖5、6,當開始卸料時,因罐內的料逐步減少,中心進料管3上的透氣孔31露出數量的增多,筒內的料得到外部的空氣回填而開始緩慢卸料,此卸料的速度隨著回填氣量的增多而加快。由于中間內筒2上部的分流罩5減壓作用和下部出料的縮口 21抵擋,內筒2的上部中心進料管3的透氣孔31 從滿庫被料封堵到淺庫逐步露出增多,筒內卸料受到回填氣的緩慢進入和出口的縮口受到了一定的牽制,而筒外底部的砂漿料相對于筒內的料來說,裝載砂漿量更多,并受到上部整倉壓力比內筒砂漿來得更大,由于內筒的隔離作用,下降卸料速度相對于中間內筒要快,而在底部又進行混合。此時罐體出口的卸料來源大部分是內筒外的。當庫位卸料到一半中間帶時,內筒的余料不多,雖然也屬于抽芯卸料,但直徑較小不受筒外料的干擾,自己形成的休止角小。而此時筒外的料形成一個內外筒之間的環(huán)狀小抽芯卸料,由于內筒的直徑大于儲料罐出口,所以抽芯在一定程度上被罐體下部錐體的縮口而減緩大抽芯,休止角小而形成整體水平下降。從本設計的罐體內砂漿卸料渠道來觀察,與傳統(tǒng)罐相比,下部錐體位置從滿罐到空罐都駐留著一定量的粉料,即粉料是最后落下,這也是傳統(tǒng)罐為什么總是先粗后粉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本罐的設計巧妙就在于利用了中間筒的隔離作用,使得大部份的砂漿只能從內筒與大罐錐體之間形成的空隙中卸料,這樣就可以將大部分的粉“被擠壓”而出,換句話講就是粉料在錐體部很難形成駐留,可以相對減少粉料在此錐體上的停留量,使得砂漿從整體上減少了 “離析”。從而改變了傳統(tǒng)砂漿罐卸料時的中間快、邊上慢、層層剝離的大“抽芯”帶來的大“休止角”所產生的粉料堆積在錐體邊等采生的“離析”現象,使整個罐體內的砂漿得到了整體下降,從而最大程度的改善砂漿罐體抽芯“離析”的現象。
【權利要求】
1.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罐(1),儲料罐(I)內設置有內筒(2),內筒(2)上連接有中心進料管(3),中心進料管(3)連接上料管(4),內筒(2)底部設置有縮口(21),中心進料管(3)上設置有透氣孔(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2)上端設置有分流罩(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罩(5)有多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2)通過底部的支撐桿(22)固定在儲料罐(I)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2)設置在儲料罐(I)的中心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2)的直徑為儲料罐(I)直徑的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預拌砂漿罐防離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2)下部與儲料罐(I)的安裝距離為300mm-450mm。
【文檔編號】B28C5/08GK203542843SQ20132068299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來敏 申請人: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