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包括沒有鉆頭的沖擊電鉆,在沖擊電鉆的鉆夾頭處設有振動桿,振動桿能與沖擊電鉆配合使用,該振動桿為桿狀結構且直徑大小為6mm~25mm,振動桿的上端可以與沖擊電鉆的鉆夾頭配合,通過本實用新型中沖擊電鉆的沖擊頻率使得振動棒不斷振搗夯實鋼筋網格中的混凝土,而沖擊電鉆的旋轉可使插入的振動桿可自由出入,方便施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效果可靠、實用性非常強,且取材容易克服因鋼筋網格太密而不能實現對其內部混泥土夯實的難題。
【專利說明】—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屬于建筑施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空前發展趨勢,建筑物出現了許多樓層高、跨度大的高層建筑。在梁柱節點處由于抗震設防等結構方面因素,鋼筋網格較小,特別是縱橫向交叉處上部受力鋼筋和下部錨固鋼筋相互交叉,使此空間內的混凝土難以落下。
[0003]由于上下兩層(或多層)縱橫向鋼筋的交叉,使得此處難以垂直插入(鋼筋間距常小于25mm)振動棒,而目前市場中振動棒的直徑最小為25mm,固在現有技術中只能斜向插入。因此容易產生鋼筋交叉區域混凝土不密實、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問題,甚至存在內部空洞問題,固現有技術很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實用性強、制作方便、低成本的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以解決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應鋼筋網格太密而不能實現對其混凝土進行振動密實的問題,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包括沒有鉆頭的沖擊電鉆I和振動桿2,該振動桿2能與沖擊電鉆I配合使用。
[0007]前述手提式混凝土振動中,所述振動桿2為桿狀結構,其中振動桿2的上端與沖擊電鉆I的鉆夾頭1.1配合,該鉆夾頭1.1能卡住振動桿2,振動桿2的下端倒圓。
[0008]前述手提式混凝土振動中,所述振動桿2的直徑大小為6mm?25mm。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適用在鋼筋網格密度小于25mm以內的混泥土振動密實中,通過本實用新型中沖擊電鉆的沖擊頻率使得振動棒不斷振搗夯實鋼筋網格中的混凝土,而沖擊電鉆的旋轉可使插入的振動桿可自由出入,方便施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效果可靠、實用性非常強,且取材容易克服因鋼筋網格太密而不能實現對其內部混泥土夯實的難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中的標記為:1_沒有鉆頭的沖擊電鉆、1.1-鉆夾頭、2-振動桿、3-圓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在梁柱節點的鋼筋網格小于25mm時,選用直徑小于25mm的振動桿2。如圖所示:一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包括沒有鉆頭的沖擊電鉆I和振動桿2,沖擊電鉆I選用現有市場中的ZIJ-12型沖擊電鉆,振動桿2選用現場二級鋼筋,該振動桿2選取直徑為10mm,長度為1.2米,其中振動桿2的上端可在現場加工后使之可以與沖擊電鉆I的鉆夾頭1.1配合,該鉆夾頭1.1能卡住振動桿2,振動桿2的下端倒圓3。
[0014]在澆筑梁柱節點混凝土時,用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在柱鋼筋交叉的網格空隙間不斷垂直插入振搗,從而保證此處混凝土的夯實和密實。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提式混凝土振動棒,包括沒有鉆頭的沖擊電鉆(1),其特征在于:在沖擊電鉆(1)的鉆夾頭(1.1)處設有振動桿(2),振動桿(2)能與沖擊電鉆(I)配合使用,該振動桿(2)為桿狀結構且直徑大小為6mm?25mm,振動桿(2)的上端可以與沖擊電鉆(I)的鉆夾頭(1.1)配合,并鉆夾頭(1.1)能卡住振動桿(2),振動桿(2)的下端倒圓(3)。
【文檔編號】E04G21/08GK203924735SQ20132068770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4日
【發明者】車小青 申請人: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