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包括剛性連桿和至少兩個與所述剛性連桿固定連接的剛性卡接部件,所述剛性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固定在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上,另一端通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固定在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上。由于剛性連桿和剛性卡接部件均為剛性部件,不會輕易產生變形。因此,豎向支撐架通過剛性連桿和剛性卡接部件連接在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時,不會因外力產生晃動,提高了爬模體系的穩固性。
【專利說明】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穩固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爬模為附墻式自爬升系統,是完成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同時完成導軌和支架的預埋件系統,通過液壓油缸對導軌和爬架交替頂升來實現爬模墩柱混凝土施工的結構系統。
[0003]當前房屋建筑已走向高端房建領域,而超高層建筑在高端房建領域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在300m以下的超高層結構施工中普遍使用爬模體系,該爬模體系具有操作平臺與模板、豎向支撐架同步爬升的特點,具有結構穩定性好、節省工期、節約塔吊時間等優點。為了保證爬模體系在沿海臺風和熱帶風暴常發地區以及在數百米高空中的穩定和安全,目前多采用纜風繩拉結的方式進行抗風加固。利用鋼絲繩將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與爬模體系的核心筒結構(如核心筒內勁性結構、在樓板上預埋拉環等)進行拉結,以達到穩固的目的。但是,鋼絲繩的拉結為柔性拉結,會因外力產生變形,不能保證爬模體系在強力風荷載作用下的穩固。
[0004]因此,如何解決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的穩固性較差的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爬模體系的穩固性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一種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包括剛性連桿和至少兩個與所述剛性連桿固定連接的剛性卡接部件,所述剛性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固定在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上,另一端通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固定在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上。
[0007]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剛性卡接部件為扣件或卡鎖;
[0008]所述卡鎖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中部設有連接孔,其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可拆卸的卡片。
[0009]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用于與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卡接的所述剛性卡接部件為扣件,用于與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卡接的所述剛性卡接部件為卡鎖。
[0010]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卡鎖上與設有開口的一側相鄰的內側形狀為圓弧形。
[0011]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剛性連桿為直連桿。
[0012]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剛性連桿為中空剛性連桿。
[0013]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中空剛性連桿的直徑為48mm,壁厚為3.5mmο[0014]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卡鎖為板狀卡鎖。
[0015]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中所述卡片的一端與所述卡鎖鉸接設置,另一端通過活動插銷固定連接在所述卡鎖。
[001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包括剛性連桿和剛性卡接部件。剛性卡接部件設有至少兩個,均與剛性連桿固定連接。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來達到固定爬模體系的目的。當需要固定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時,通過剛性卡接部件將豎向支撐架及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卡接在剛性連桿上。這樣可以通過剛性連桿和剛性卡接部件將豎向支撐架固定在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上。
[0018]由于剛性連桿和剛性卡接部件均為剛性部件,不會輕易產生變形,因此,豎向支撐架通過剛性連桿和剛性卡接部件連接在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時,不會因外力產生晃動,提高了爬模體系的穩固性。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圖1的左視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卡鎖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的使用狀態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圖4的俯視圖。
[0025]圖1-圖 5 中:
[0026]卡鎖-1,剛性連桿-2,活動插銷_3,勁性鋼骨柱-4,核心筒墻柱主筋_5,豎向支撐架-6,扣件-7,卡片-8,連接孔-9。
【具體實施方式】
[0027]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可以提高爬模體系的穩固性。
[0028]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9]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包括剛性連桿2和剛性卡接部件。剛性卡接部件設有至少兩個,均與剛性連桿2固定連接。
[0030]如圖4及圖5所示,當需要固定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6時,通過剛性卡接部件將豎向支撐架6及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4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卡接在剛性連桿2上。這樣可以通過剛性連桿2和剛性卡接部件將豎向支撐架6固定在勁性鋼骨柱4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上。
[0031]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剛性連桿2和剛性卡接部件均為剛性部件,不會輕易產生變形。因此,豎向支撐架6通過剛性連桿2和剛性卡接部件連接在勁性鋼骨柱4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時,不會因外力產生晃動,提高了爬模體系的穩固性。
[0032]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剛性卡接部件分為兩種,與豎向支撐架6卡接的剛性卡接部件為扣件7,與勁性鋼骨柱4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卡接的剛性卡接部件為卡鎖I。
[0033]如圖3所示,卡鎖I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中部設有連接孔9。在卡鎖I的一個側壁上設有用于使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穿過,并進入到連接孔9的開口,在開口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可拆卸的卡片8。
[0034]由于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之間的距離較小,將卡鎖I設置為矩形形狀,方便卡鎖I穿過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同時也可以節省卡鎖I的制造成本。
[0035]當然,卡鎖I的橫截面形狀也可以為“F”形等其他形狀。
[0036]如圖1所示,將卡鎖I安裝到剛性連桿2時,使卡鎖I上與設有開口的側壁相對的一側固定在剛性連桿2上。而且使固定在剛性連桿2上的側壁的延伸方向與剛性連桿2的延伸方向相同,由于卡鎖I的受力方向沿豎向支撐架6至勁性鋼骨柱4,如此設置,可以進一步提局爬模體系的穩固性,而且由于卡鎖I上受力的側壁均為整體結構,可以進一步提局卡鎖I的使用壽命。
[0037]進一步地,可以使卡鎖I上與設有開口的一側相鄰的側壁的形狀為能夠與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相貼合的圓弧形。如此設置,可以增加卡鎖I與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的接觸面積,分散卡鎖I的受力。
[0038]將卡片8安裝到卡鎖I時,使卡片8的一端與卡鎖I鉸接設置,另一端通過設置在卡鎖I的活動插銷3固定在卡鎖I上,以節省安裝時間。當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進入到連接孔9后,通過活動插銷3將卡片8固定在卡鎖I上,從而將勁性鋼骨柱4或核心筒墻柱主筋5卡接在剛性連桿2上。
[0039]當然,活動插銷3也可以用螺栓和螺母替換等,本文不再贅述。
[0040]剛性連桿2可以為直連桿,也可以為“h”形連桿。當為直連桿時,通過兩個直連桿將豎向支撐架6分別連接在勁性鋼骨柱4和核心筒墻柱主筋5上。當為“h”形連桿時,一端與豎向支撐架6固定連接,另外兩端分別與勁性鋼骨柱4和核心筒墻柱主筋5固定連接。
[0041]此處優先選用為直連桿,因施工導致勁性鋼骨柱4與核心筒墻柱主筋5之間的距離變化時,能方便的通過直連桿固定豎向支撐架6,從而適用于各種規格的爬模體系。
[0042]進一步地,將卡鎖I設為板狀卡鎖,也就是指與橫截面垂直的截面形狀也為矩形。在剛性連桿2上開設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寬度與板狀卡鎖的厚度相同。當安裝卡鎖I時,將卡鎖I的側壁放置在凹槽中,然后將卡鎖I焊接在剛性連桿2上,省時省力。
[0043]當然,卡鎖I的側壁也可以為圓桿狀,將卡鎖I套設在剛性連桿2上,當然也可以為其他形狀,本文不再贅述。
[0044]優先選用剛性連桿2為中空剛性連桿,以減輕剛性連桿2的重量,節省工人的勞動力。
[0045]并且優先選用直徑為48mm,壁厚為3.5mm的中空剛性連桿。由于此種規格的中空剛性連桿為國家標準,方便購買和使用。
[0046]本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操作簡單易行,便于靈活安裝拆卸;且不破壞原有結構,不需要預埋拉結埋件,能保證結構的安全完整性;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施工工期短、投入的人力少,可以節約大量的資金和工期,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004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剛性連桿和至少兩個與所述剛性連桿固定連接的剛性卡接部件,所述剛性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固定在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上,另一端通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固定在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卡接部件為扣件或卡鎖; 所述卡鎖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中部設有連接孔,其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可拆卸的卡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與爬模體系的豎向支撐架卡接的所述剛性卡接部件為扣件,用于與爬模體系的勁性鋼骨柱和/或核心筒墻柱主筋卡接的所述剛性卡接部件為卡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鎖上與設有開口的一側相鄰的內側形狀為圓弧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連桿為直連桿。
6.根據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連桿為中空剛性連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剛性連桿的直徑為48皿1,壁厚為3.5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鎖為板狀卡鎖。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爬模體系用穩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的一端與所述卡鎖鉸接設置,另一端通過活動插銷固定連接在所述卡鎖。
【文檔編號】E04G11/28GK203603459SQ201320761996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王冬冬, 高振洲, 李松, 洪輝, 董文進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