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屬于垃圾運送【技術領域】。垃圾從設置在高層建筑內的垃圾投放滑道投入后,經由垂直垃圾運輸管道內的垃圾托板掉落至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內的傳送帶上,經傳送帶運行至垃圾池上方,垃圾被垃圾擋刷擋下后掉落至垃圾池內,傳送帶則繼續循環運行。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建筑內垃圾的實時自動運送,節約人力成本且杜絕了因人為因素在垃圾運輸途中造成的二次污染,極大的方便了高層住戶對隨時清理生活垃圾的需求,并且極大的提高了建筑內垃圾清理的效率,保證了建筑內環境的整潔。
【專利說明】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屬于垃圾運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垃圾是人們在生活中產生的不可避免的附屬物。隨著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每年城市垃圾的產量也在逐年攀升。于2011年出版的《中國環境發展報告》中指出,我國垃圾年均增長率超過10%,全國有超過一半的大中城市正在或已經被垃圾所包圍。在“垃圾圍城”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垃圾收集、運送以及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化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為題。
[0003]目前的城鎮居民大都生活在小區內的高樓當中,生活垃圾處理大都只靠塑料袋裝載后由人工手提至設置在居住樓下的垃圾桶中,再由小區清潔工將垃圾運走。若是垃圾桶處理不及時則很容易造成其滿載后的垃圾堆積,污染周邊環境,目前主要的辦法是縮短清潔工的清潔時間間隔以保證垃圾桶隨時有足夠的裝載能力。傳統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小區環境的整潔并對住戶清理垃圾予以一定程度上的便捷,缺點是人力成本的較高,并且清潔效果不理想。此外傳統方式對小區住戶的個人素質及生活習慣要求較高,而且垃圾運送過程中若垃圾袋發生破裂則易造成樓道內、電梯內的二次污染,處理極不方便。由于垃圾桶設置在居民樓附近,其散發出的惡臭味也嚴重影響著低層住戶的正常生活。
[0004]目前,有一種應用于建筑內垃圾運送的方法,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920259175.9,專利名稱為“住宅垃圾清理專用電梯箱”,其目的是提供一個與載人電梯分開的垃圾電梯轎箱。居民可以將生活垃圾直接丟入垃圾電梯中達到垃圾丟棄的目的。此方法給居民處理生活垃圾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便捷,但是在高層居民欲處理生活垃圾時往往需要等待垃圾專用電梯的到達,不容易實現對垃圾的實時清理,且該系統對清潔工的清潔工作有較高要求。
[0005]目前,有一種應用于建筑內垃圾運送的方法,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020167018.8,專利名稱為“多層樓房垃圾排放裝置”,其在建筑內設置一個貫通各樓層的垃圾輸送管道,并且輸送管道在每層都設置有垃圾投放口,管道底端是一個垃圾收集箱。居民通過垃圾投放口投入垃圾后,垃圾通過傳輸管道掉入底端的垃圾收集箱,之后再由小區清潔工對垃圾收集箱進行集中清理,如此為居民清理生活垃圾提供方便。但在此方法中,因為高層居民是通過垃圾投放口投放垃圾,之后垃圾在傳輸管道內作自由落體運動,由高層掉下時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且若碰到管道內壁時會發生很大的噪聲,影響下層住戶的正常生活。并且若清潔工對底端垃圾收集箱的垃圾清理不及時,則容易造成垃圾收集箱內老鼠、蟑螂等害蟲的滋生,對居民生活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實現了垃圾運送的自動化,節約人力成本,解決了運送垃圾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設置空氣凈化裝置,進一步保證了建筑內居民的生活健康。
[0007]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包括垃圾投放滑道2、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傳動輪4、傳輸帶5、固定擋塊6,垃圾托板7、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傳送帶10、傳動軸11、垃圾擋刷12、垃圾池13 ;所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自上而下固定在高層建筑I的外墻面上,在建筑內每個樓層都設置一個垃圾投放滑道2,垃圾投放滑道2終端連通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上,如此由垃圾投放滑道2投放的垃圾能順利滑入至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
[0008]所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裝有傳輸帶5,傳動輪4的輪軸固定在建筑外墻面上,傳動輪4的輪體設在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傳動輪4與傳輸帶5相連,傳動輪4與電機連接,當電控室14啟動控制電機時,傳動輪4帶著傳輸帶5做逆時針運動。
[0009]所述固定擋塊6固定在垃圾托板7正下方的傳輸帶5上,垃圾托板7 —端通過固定軸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可以沿著固定軸翻轉。
[0010]所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右下方裝有空氣凈化裝置8,作用為凈化垃圾運輸管道內空氣、殺除管道內有害細菌。
[0011 ] 所述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鋪設在建筑下方地下并與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相連且相通,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傳送帶10,傳送帶10下面設有傳動軸11,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位于垃圾池13的上方一段設有開口,垃圾池13的上方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垃圾擋刷12,垃圾擋刷12與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的管道壁有一定的角度,能把傳送帶10上的垃圾擋到垃圾池13內,同時也把傳送帶10刷干凈。
[0012]所述固定擋塊6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在傳輸帶5豎直時固定擋塊6與傳輸帶5之間的夾角為30度。
[0013]所述區域內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鋪設為環狀流水線型,各個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設立在其之上,每個垃圾始端均直接連通到垃圾終端垃圾池13,既能保證垃圾傳送效率又能節約成本。
[0014]使用時,電控室14打開電機,電機帶動傳動輪4運轉,建筑內的垃圾通過垃圾投放滑道2滑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傳輸帶5的垃圾托板7上,傳動輪4帶動傳輸帶5逆時針轉動,當垃圾托板7逆時針從頂端傳動輪4傳動過來后由于慣性會發生翻轉,當其翻轉至與傳輸帶之間30度夾角位置時碰到固定擋塊6,之后保持固定并隨著傳輸帶5運動,當垃圾托板7上的垃圾隨傳輸帶5運行至底端傳動輪時會發生翻轉,垃圾直接掉落在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的傳送帶10上。垃圾托板7則繼續循環運行,此時垃圾托板7保持垂直并緊貼著傳輸帶5上行,如此可節省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的空間,傳送帶10上的垃圾隨著傳送帶10運送到垃圾池13上方,垃圾被垃圾擋刷12擋下后掉落到垃圾池13內,傳送帶10則繼續循環運行,完成垃圾的實時運送過程。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實現了垃圾運送的自動化,節約人力成本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杜絕了傳統方式因為人工原因造成垃圾運送途中的二次污染。因為垃圾在被垂直垃圾運輸系統收集后將直接由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系統運至垃圾池處理,不會造成在建筑底部的垃圾堆積,故而不易產生老鼠、蟑螂等害蟲的聚集,加上設置在垂直垃圾運輸管道內的空氣凈化裝置,進一步保證了建筑內居民的生活健康。【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全圖。
[0018]圖1-2中各標號:1-高層建筑,2-垃圾投放滑道,3-垂直垃圾運輸管道,4-傳動輪,5-傳輸帶,6-固定擋塊,7-垃圾托板,8-空氣凈化裝置,9-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
10-傳送帶,11-傳動軸,12-垃圾擋刷,13-垃圾池,14-電控室。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實施例1:如圖1-2所示,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包括垃圾投放滑道2、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傳動輪4、傳輸帶5、固定擋塊6,垃圾托板7、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傳送帶10、傳動軸11、垃圾擋刷12、垃圾池13 ;所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自上而下固定在高層建筑I的外墻面上,在建筑內每個樓層都設置一個垃圾投放滑道2,垃圾投放滑道2終端連通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上,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裝有傳輸帶5,傳動輪4的輪軸固定在建筑外墻面上,傳動輪4的輪體設在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傳動輪4與傳輸帶5相連,傳動輪4與電機連接,固定擋塊6固定在垃圾托板7正下方的傳輸帶5上,垃圾托板7 —端通過固定軸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可以沿著固定軸翻轉,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右下方裝有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鋪設在建筑下方地下并與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相連且相通,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傳送帶10,傳送帶10下面設有傳動軸11,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位于垃圾池13的上方一段設有開口,垃圾池13的上方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垃圾擋刷12。
[0021]所述固定擋塊6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在傳輸帶5豎直時固定擋塊6與傳輸帶5之間的夾角為30度。
[0022]實施例2:如圖1-2所示,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包括垃圾投放滑道2、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傳動輪4、傳輸帶5、固定擋塊6,垃圾托板7、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傳送帶10、傳動軸11、垃圾擋刷12、垃圾池13 ;所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自上而下固定在高層建筑I的外墻面上,在建筑內每個樓層都設置一個垃圾投放滑道2,垃圾投放滑道2終端連通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上,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裝有傳輸帶5,傳動輪4的輪軸固定在建筑外墻面上,傳動輪4的輪體設在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傳動輪4與傳輸帶5相連,傳動輪4與電機連接,固定擋塊6固定在垃圾托板7正下方的傳輸帶5上,垃圾托板7 —端通過固定軸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可以沿著固定軸翻轉,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右下方裝有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鋪設在建筑下方地下并與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相連且相通,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傳送帶10,傳送帶10下面設有傳動軸11,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位于垃圾池13的上方一段設有開口,垃圾池13的上方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垃圾擋刷12。
[0023]所述固定擋塊6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在傳輸帶5豎直時固定擋塊6與傳輸帶5之間的夾角為30度。
[0024]所述區域內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鋪設為環狀流水線型,各個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設立在其之上,每個垃圾始端均直接連通到垃圾終端垃圾池13。[0025]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投放滑道(2)、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傳動輪(4)、傳輸帶(5)、固定擋塊(6),垃圾托板(7)、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 )、傳送帶(10 )、傳動軸(11)、垃圾擋刷(12)、垃圾池(13);所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自上而下固定在高層建筑(I)的外墻面上,在建筑內每個樓層都設置一個垃圾投放滑道(2),垃圾投放滑道(2)終端連通到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上,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裝有傳輸帶(5),傳動輪(4)的輪軸固定在建筑外墻面上,傳動輪(4)的輪體設在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內,傳動輪(4)與傳輸帶(5)相連,傳動輪(4)與電機連接,固定擋塊(6)固定在垃圾托板(7)正下方的傳輸帶(5)上,垃圾托板(7) —端通過固定軸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可以沿著固定軸翻轉,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右下方裝有空氣凈化裝置(8),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鋪設在建筑下方地下并與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相連且相通,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傳送帶(10),傳送帶(10)下面設有傳動軸(11),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 )位于垃圾池(13 )的上方一段設有開口,垃圾池(13 )的上方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內設有垃圾擋刷(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擋塊(6)固定在傳輸帶(5)上,且在傳輸帶(5)豎直時固定擋塊(6)與傳輸帶(5)之間的夾角為3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內的垃圾實時運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區域內地下橫向垃圾運輸管道(9 )鋪設為環狀流水線型,各個垂直垃圾運輸管道(3 )設立在其之上,每個垃圾始端均直接連通到垃圾終端垃圾池(13)。
【文檔編號】E04F17/10GK203684603SQ20132076712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劉小剛, 金龍杰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