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涉及硅片的切割裝置【技術領域】。包括導輪本體,所述導輪本體的外周設有導輪涂層,在所述導輪涂層上設有沿導輪本體圓周布置的導輪槽,所述導輪槽呈左右不對稱的“V”型,導輪槽的左側邊與垂線的夾角大于導輪槽的右側邊與垂線的夾角。使用所述導輪進行硅片切割,能夠保證硅片的切割質量并且在切割過程中,即使導輪涂層磨損,導輪槽在一定時間內仍然能滿足最優切割角度,從而增加導輪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硅片的切割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使用壽命長的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晶體硅是最主要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多晶硅片的切割使用的是精度高、產量大的多線切割設備,多線切割設備的導輪上纏繞著參與切割的數百條鋼線,確保切割精度的核心部件為導輪,導輪上加工有纏繞鋼線的導輪槽。在導輪投入使用前,需對其進行開槽加工;當多線切割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鋼線和磨料對導輪涂層的摩擦作用,使導輪涂層上的槽型嚴重變形,從而無法保證鋼線的位置精度,此時也需要重新對導輪進行開槽加工。
[0003]導輪主要用于承載鋼線,導輪的槽距影響切割硅片的厚度,導輪槽約束鋼線的切割方向。在切割過程中,導輪帶動鋼線高速轉動,砂漿不停地流在鋼線上,具有粘稠性的懸浮液可以攜帶碳化硅附著在轉動的鋼線上。隨著硅塊的下降,鋼線攜帶碳化硅進行切割。正常情況下,切割后的硅片應是均勻的,但是如果導輪開的導輪槽過淺、過窄等,鋼線就容易跳出導輪槽,從而引起切斜等硅片質量問題。另外導輪槽不規范或者搬運過程中,對導輪表面進行磕碰,引起導輪槽不相互平行,也會造成硅片切割質量問題。所以導輪在硅片切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0004]現有的導輪槽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V型槽,如圖3所示。鋼線在切割過程中高速旋轉,向一側擠壓致使導輪槽變形,切割一定時間后會導致槽的角度增大,槽型改變導致鋼線在槽里左右不停擺動,影響硅片切割質量同時降低導輪使用壽命。圖4所示為鋼線在線槽中受力圖,因為鋼線在導輪槽上螺旋走線時三方受力不均勻,鋼線向右有個作用力,所以直接導致鋼線在右側槽內磨損程度不同,磨損快的一側必然制約了導輪壽命的延長。切割數刀后導輪槽型呈圖5所示,鋼線在線槽內左右滑動,致使硅片出線鋸痕、TTV等異常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使用所述導輪進行硅片切割,能夠保證硅片的切割質量并且在切割過程中,即使導輪涂層磨損,導輪槽在一定時間內仍然能滿足最優切割角度,從而增加了導輪的使用壽命。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包括導輪本體,所述導輪本體的外周設有導輪涂層,在所述導輪涂層上設有沿導輪本體圓周布置的導輪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槽呈左右不對稱的“V”型,導輪槽的左側邊與垂線的夾角大于導輪槽的右側邊與垂線的夾角。
[0007]優選的,導輪槽的左側邊與垂線的夾角為A,A為30-40°。
[0008]優選的,導輪槽的右側邊與垂線的夾角為B,B為0-25°。
[000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目前切割鋼線主要有0.13mm、0.12mm、0.1lmm規格,導輪槽角度一般為60-90度對稱角,根據目前切割負載,切割中鋼線高速旋轉中會對鋼線在導輪行走的方向擠壓造成導輪涂層磨損,磨損值一般在70-90um,磨損后導輪成“凹”型槽,造成鋼線左右晃動影響切割質量。
[0010]本實用新型將導輪槽的右側邊與垂線的夾角變小至25度內,切割時不會造成導輪出現凹型槽,而仍呈“V”型槽,因為導輪槽的右側部分比較豎直,相對于垂線磨損值會大大減少,一般在30-60um,所以根據磨損量推算不會造成右側部分的槽變成水平,從而不會出現凹型槽,使鋼線切割時不晃動,保證了硅片切割質量。在切割過程中,即使導輪涂層磨損,導輪槽在一定時間內仍然能滿足最優切割角度,從而增加導輪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硅片切割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導輪槽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現有技術的導輪槽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鋼線在現有技術的導輪槽中的受力圖;
[0016]圖5是現有技術的導輪槽經過磨損后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1、導輪本體2、導輪涂層3、導輪槽4、鋼線5、垂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2所示,一種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包括導輪本體1,所述導輪本體I的外周設有導輪涂層2,在所述導輪涂層2上設有沿導輪本體I圓周布置的導輪槽3。所述導輪槽3呈左右不對稱的“V”型,導輪槽3的左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大于導輪槽3的右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進一步的,導輪槽3的左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為A,A為30-40° ;導輪槽3的右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為B,B為0-25°,A和B的數值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0019]目前切割鋼線主要有0.13mm、0.12mm、0.1lmm規格,導輪槽槽角度一般為60-90度對稱角,根據目前切割負載,切割中鋼線高速旋轉中會對鋼線在導輪行走的方向擠壓造成導輪涂層磨損,磨損值一般在70-90um,磨損后導輪成“凹”型槽,造成鋼線左右晃動影響切割質量。
[0020]本實用新型將導輪槽的右側邊與垂線的夾角變小至25度內,切割時不會造成導輪出現凹型槽,而仍呈“V”型槽,因為導輪槽的右側部分比較豎直,相對于垂線磨損值會大大減少,一般在30-60um,所以根據磨損量推算不會造成右側部分的槽變成水平,從而不會出現凹型槽,使鋼線切割時不晃動,保證了硅片切割質量。在切割過程中,即使導輪涂層磨損,導輪槽在一定時間內仍然能滿足最優切割角度,從而增加導輪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硅片切割質量。
[0021]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來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包括導輪本體(1),所述導輪本體(I)的外周設有導輪涂層(2),在所述導輪涂層(2)上設有沿導輪本體(I)圓周布置的導輪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槽(3)呈左右不對稱的“V”型,導輪槽(3)的左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大于導輪槽(3)的右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其特征在于:導輪槽(3)的左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為A,A為30-4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非對稱導輪槽的導輪,其特征在于:導輪槽(3)的右側邊與垂線(5)的夾角為B,B為0-25°。
【文檔編號】B28D7/00GK203650722SQ201320781132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張曉芳, 劉學峰, 李英葉 申請人: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