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包括三腳架固定支撐座、水平固定橫梁、固定綁線,所述三腳架固定支撐座底部呈三角形穩定支撐,其上焊接一段支撐梁,所述水平固定橫梁架設在三腳架固定支撐座的支撐梁上,水平固定橫梁上懸掛數個固定綁線,用來綁扎固定負彎矩鋼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輕巧,使用方便,投入成本低,能有效保證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位置準確與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專利說明】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位置準確與否,板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響結構承載能力和耐久性。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達不到設計標準和施工質量要求,可能引起的危害主要有:(1)降低結構的設計承載能力,減少結構的安全儲備;(2)引起鋼筋的過早腐蝕,造成結構強度、剛度和延展性的降低;(3)降低鋼筋和混凝土的黏粘力和混凝土的耐火極限。
[0003]由于混凝土保護層的施工屬于隱蔽工程,一般情況下鋼筋的偏位或保護層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澆筑后很難被發現,事后也無法進行補救。事實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控制一直是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有施工隊伍的素質較低、施工管理的水平不高、監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布筋不合理等,此外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也很重要。
[0004]我國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控制保護層的方法是在施工前制作混凝土墊塊,施工時將墊塊綁扎在負彎矩鋼筋底部,保證其保護層厚度,這種方法缺點較多,一是在制作過程中要經過28天的養護期;二是墊塊的強度低,安裝后各專業作業人員施工時的踩踏容易導致墊塊碎裂;三是由于墊塊與負彎矩鋼筋網不能形成整體,大量負彎矩鋼筋的位置會在澆筑時產生偏移,致使鋼筋間距不一,導致板的受力不均。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結構簡單輕巧,使用方便,投入成本低,能有效保證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位置準確與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包括三腳架支撐座、水平固定橫梁、固定綁線,所述三腳架支撐座底部呈三角形穩定支撐,其上焊接一段支撐梁,所述水平固定橫梁架設在三腳架支撐座的支撐梁上,水平固定橫梁上懸掛數個固定綁線,用來綁扎固定負彎矩鋼筋。
[0008]所述三腳架支撐座由鋼筋制作而成,其三角形支撐上端集中焊接在支撐梁上,下部三個支點在同一水平面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0009]所述水平固定橫梁采用鋼管或方木制作。
[0010]所述固定綁線采用鐵絲制作。
[0011]所述三腳架支撐座的高度根據設計圖紙中結構板厚確定,高于結構板上表面5mm。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輕巧,利用常用建筑施工材料制作,有利降低成本,減少輔助材料投入。
[0014]2.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能顯著提高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
[0015]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墊塊強度低的缺點,使負彎矩鋼筋之間形成一個整體網狀結構,大大增強了鋼筋結構的整體穩定性。
[0016]4.本實用新型能有效保證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位置準確與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發明所述裝置三腳架支撐座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發明所述裝置安裝示意圖。
[0020]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0021 ]圖5是本發明所述裝置整體施工作業示意圖。
[0022]圖中:1.三腳架支撐座2.水平固定橫梁3.固定綁線4.負彎矩鋼筋5.底層鋼筋6.側模板7.底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24]見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包括三腳架支撐座1、水平固定橫梁2、固定綁線3。
[0025]見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三腳架支撐座結構示意圖,所述三腳架支撐座I由鋼筋制作而成,優選0l4mm以上鋼筋,其三角形支撐上端集中焊接在支撐梁上,下部支點在同一水平面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底部呈三角形穩定支撐,;
[0026]見圖3-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安裝示意圖,所述水平固定橫梁2采用鋼管或方木制作,優選M8.3 X 3.6mm鋼管,架設在三腳架支撐座I的支撐梁上,水平固定橫梁2上懸掛數個固定綁線3,用來綁扎固定負彎矩鋼筋4,固定綁線3采用鐵絲制作,優選22#線。三腳架支撐座I和水平固定橫梁2分別在現澆混凝土板的負彎矩鋼筋4綁扎完成后進行安裝,三腳架支撐座I固定在已經支好的底模板上表面,水平固定橫梁2固定在三腳架支撐座I上。三腳架支撐座I按照1.5-2m的間距放置到相鄰負彎矩鋼筋4的中間位置,根據現場具體情況調整間距,且應連續設置。
[0027]施工時,按照混凝土結構板厚計算三腳架支撐座高度,將鋼筋進行批量下料,保證相同件的尺寸一致,三腳架支撐座I制作高度應等于或略高于板結構層上表面5mm,方便澆筑完混凝土后的板面抹平、壓光;按照電腦放樣角度制作模具,進行三腳架支撐座I批量焊接加工;在現澆混凝土結構樓板已經支設好的底模板7上表面,根據結構設計圖紙中配筋圖的負彎矩鋼筋4位置要求,用放線筆做出標記;在現澆混凝土樓板分布筋與上部負彎矩鋼筋3綁扎完畢后,安裝三腳架支撐座I,將三腳架支撐座I連續放置在做好標記的位置上,且保證已經制作成型的三腳架支撐座I按照1.5m—2mm的間距放置到相鄰負彎矩鋼筋4的中間位置;將已經準備好的水平固定橫梁2兩端架設到已經固定好的三腳架支撐座I上;將每根負彎矩鋼筋4利用固定綁線3垂直懸吊到水平固定橫梁2上綁扎固定,使負彎矩鋼筋4之間形成整體結構;現澆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用木抹子將水平固定橫梁2下部混凝土表面抹平;現澆樓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上部水平固定橫梁2,進行地面面層施工,水平固定橫梁2修整后供下次使用。
[0028]各專業進行施工作業時,可在水平固定橫梁2上部搭設跳板,防止施工時負彎矩鋼筋4被竄動或踩踏,混凝土施工時同樣可搭設跳板進行施工。
【權利要求】
1.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腳架固定支撐座、水平固定橫梁、固定綁線,所述三腳架固定支撐座底部呈三角形穩定支撐,在底模板表面形成三個強有力的接觸支點,其上焊接一段支撐梁,所述水平固定橫梁架設在三腳架固定支撐座的支撐梁上,水平固定橫梁上懸掛數個固定綁線,用來綁扎固定負彎矩鋼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腳架固定支撐座由鋼筋制作而成,其三角形支撐上端焊接在一起,下部三個支點在同一水平面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固定橫梁采用鋼管或方木制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綁線采用鐵絲制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彎矩鋼筋懸掛施工控制保護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腳架支撐座的高度根據設計圖紙中結構板厚確定,高于結構板上表面5mm。
【文檔編號】E04G21/12GK203626264SQ20132080830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王衛東, 王愷, 張睿 申請人: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管道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