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設置在所述鋼化爐上部的爐絲吊掛梁上,所述的吊掛連接裝置包括固定在爐絲吊掛梁上的風管吊掛梁和用于將所述高溫風管懸掛在風管吊掛梁上的吊桿,吊桿的上端穿設在風管吊掛梁上開設的通孔內,并通過螺紋與用于調整吊桿在風管吊掛梁上高度的螺母I連接,吊桿下端穿設在一根用于支撐高溫風管的承載管內并通過螺母II固定,所述的承載管設置在高溫風管的斷開處,且承載管的兩端分別穿設在斷開處兩側的高溫風管內。本實用新型不僅安裝方便,更降低了昂貴的耐熱鋼使用量,同時減少了燒損后的殘渣,更重要的是新型可以精確調整每根高溫風管的高度,容易實現整體調平。有助于提高鋼化設備的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平輥道式玻璃鋼化機組高溫強制對流風路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平輥道式玻璃鋼化機組上部高溫強制對流熱風路系統,其作用主要是為了使加熱爐體內部不均勻的熱氣流均勻化,以便更均勻地對玻璃進行加熱,旨在既快速又均勻地使被加熱玻璃能夠達到具備鋼化的溫度狀態。兩端的高溫風機通過主風管將熱風送入高溫風管,高溫風管正下方均勻布置一排出風口為了使出風均勻,提高熱風對流效果,裝配時采用A、B兩種風管錯開排列。在這個過程中其上部高溫風管盡管采用0Cr25Ni20耐熱鋼,但仍然經受不住長期處于七八百度的惡劣環境的考驗,自重加上受熱后抗彎強度降低而撓曲,變形嚴重時,不僅熱風對流效果差,而且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甚至嚴重時影響設備的運行。為此不得不采取從中部把高溫風管斷開的措施,再通過吊掛連接裝置來改善或根除上述缺點。
[0003]水平輥道式玻璃鋼化機組的鋼化爐上部對流風管中部連接經?,F采用如圖1。吊掛連接裝置吊掛梁的兩側翼板吊掛于爐絲承載梁40*80*2.5耐熱鋼管其缺點1.在700° C的爐體中上部調整高度使用普通螺紋容易燒損而失效,且燒損后的殘渣,被熱風攜帶會直接影響鋼化玻璃的產品質量,且僅能粗調節吊掛連接裝置吊掛梁的高低;2.下部吊掛風管的承載鋼管從風管的外面承載,毛坯直徑大,材料和加工成本高,整體安裝不方便,更嚴重的是承載鋼管及高溫風管對玻璃的熱輻射存在階梯差,導致鋼化后玻璃表面出現斑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解決了普通螺紋容易燒損失效,且燒損后的殘渣,被熱風攜帶會直接影響鋼化玻璃的產品質量,且僅能粗調節吊掛連接裝置吊掛梁的高低,不能精確調整每一根高溫風管的上下位置,同時現有連接裝置加工成本高,安裝不方便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設置在所述鋼化爐上部的爐絲吊掛梁上,所述的吊掛連接裝置包括固定在爐絲吊掛梁上的風管吊掛梁和用于將所述高溫風管懸掛在風管吊掛梁上的吊桿,吊桿的上端穿設在風管吊掛梁上開設的通孔內,并通過螺紋與用于調整吊桿在風管吊掛梁上高度的螺母I連接,吊桿下端穿設在一根用于支撐高溫風管的承載管內并通過螺母II固定,所述的承載管設置在高溫風管的斷開處,且承載管的兩端分別穿設在斷開處兩側的高溫風管內。
[0007]所述的風管吊掛梁包括一個主梁和分別設置在主梁兩端用于將主梁懸掛在爐絲吊掛梁上的前翼和后翼。
[0008]所述的前翼和后翼均通過定位銷安裝在爐絲吊掛梁上。[0009]所述的螺母I采用帶槽螺母,且通過梯形螺紋與吊桿連接,吊桿上設有用于穿設與帶槽螺母配合的開口銷的銷孔。
[0010]所述的風管吊掛梁上設置有兩排呈錯開排列通孔。
[0011]所述的螺母II為扇形螺母。
[0012]所述的承載管的兩個管口所在的平面與承載管中心線的之間具有傾斜的夾角,使承載管的縱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
[0013]所述的承載管下端處于高溫風管兩個出風口之間。
[0014]所述的承載管通過銷釘固定在高溫風管上。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安裝方便,更降低了昂貴的耐熱鋼使用量,同時減少了燒損后的殘渣,更重要的是新型可以精確調整每根高溫風管的高度,容易實現整體調平。有助于提高鋼化設備的產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扇形螺母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3中扇形螺母的左視圖。
[0020]圖5本實用新型中承載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示標記:1、吊桿;2、定位銷;3、螺母I ;4、風管吊掛梁;401、前翼;402、主梁;403、后翼;5、爐絲吊掛梁;6、螺母II ;7、承載管;8、高溫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圖中所示,【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23]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設置在所述鋼化爐上部的爐絲吊掛梁5上,所述的吊掛連接裝置包括固定在爐絲吊掛梁5上的風管吊掛梁4和用于將所述高溫風管懸掛在風管吊掛梁4上的吊桿I,吊桿I的上端穿設在風管吊掛梁4上開設的通孔內,并通過螺紋與用于調整吊桿I在風管吊掛梁4上高度的螺母13連接,吊桿I下端穿設在一根用于支撐高溫風管8的承載管7內并通過螺母116固定,所述的承載管7設置在高溫風管8的斷開處,且承載管7的兩端分別穿設在斷開處兩側的高溫風管8內。
[0024]所述的風管吊掛梁4包括一個主梁402和分別設置在主梁402兩端用于將主梁402懸掛在爐絲吊掛梁5上的前翼401和后翼403。
[0025]所述的前翼401和后翼403均通過定位銷2固定在爐絲吊掛梁5上。
[0026]所述的螺母13采用帶槽螺母,且通過梯形螺紋與吊桿I連接,吊桿I上設有用于穿設與帶槽螺母配合的開口銷的銷孔。
[0027]所述的風管吊掛梁4上設置有兩排呈錯開排列通孔。
[0028]所述的螺母116為扇形螺母。
[0029]所述的承載管7的兩個管口所在的平面與承載管7中心線的之間具有傾斜的夾角,使承載管7的縱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
[0030]所述的承載管7下端處于高溫風管8兩個出風口之間。[0031]所述的承載管7通過銷釘固定在高溫風管8上。
[003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裝置上部通過吊桿I與螺母13配合可以調整高度,并且此部分使用梯形螺紋,大大延長其在700° C的爐體中的燒損氧化壽命,并用帶槽螺母調整好高度后,通過開口銷鎖緊。下部吊掛高溫風管8的承載管7插入斷開的高溫風管中部斷開處從里面承載,承載鋼管縱截面為梯形且承載管7與高溫風管8接觸處恰好位于兩個高溫風管8兩個出風口之間,一根管子可以套裁多件,既節省了昂貴的耐熱鋼材料,又有利于風管下部排風不遮擋風管出風口,不需要為讓出出風口而機械機工下部的孔,從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其另一大優點是制造時不分方向,通過開設的兩排錯開排列的通孔,安裝時針對A、B兩種風管,一左一右錯開安裝即可,相應也降低了管理費用。
[0033]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并非是限制,與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設置在所述鋼化爐上部的爐絲吊掛梁(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掛連接裝置包括固定在爐絲吊掛梁(5)上的風管吊掛梁(4)和用于將所述高溫風管懸掛在風管吊掛梁(4)上的吊桿(I ),吊桿(I)的上端穿設在風管吊掛梁(4)上開設的通孔內,并通過螺紋與用于調整吊桿(I)在風管吊掛梁(4)上高度的螺母I (3)連接,吊桿(I)下端穿設在一根用于支撐高溫風管(8)的承載管(7)內并通過螺母II (6)固定,所述的承載管(7)設置在高溫風管(8)的斷開處,且承載管(7)的兩端分別穿設在斷開處兩側的高溫風管(8)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管吊掛梁(4)包括一個主梁(402)和分別設置在主梁(402)兩端用于將主梁(402)懸掛在爐絲吊掛梁(5)上的前翼(401)和后翼(40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翼(401)和后翼(403)均通過定位銷(2)安裝在爐絲吊掛梁(5)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1(3)采用帶槽螺母,且通過梯形螺紋與吊桿(I)連接,吊桿(I)上設有用于穿設與帶槽螺母配合的開口銷的銷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管吊掛梁(4)上設置有兩排呈錯開排列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II (6)為扇形螺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載管(7)的兩個管口所在的平面與承載管(7)中心線的之間具有傾斜的夾角,使承載管(7)的縱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載管(7)下端處于高溫風管(8)兩個出風口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化爐上部高溫風管斷開處的吊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載管(7)通過銷釘固定在高溫風管(8)上。
【文檔編號】C03B27/012GK203668214SQ201320838863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魏新彥 申請人: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北玻玻璃技術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