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砌塊,包括呈Z字形的砌塊本體,通氣孔、澆筑孔,所述砌塊本體左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卡槽,所述砌塊本體右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與所述卡槽相適應的卡條,所述Z字形的砌塊本體相對應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的四角設有澆筑孔。本實用新型為空心,可起到隔熱保溫的效果,而且比現有的磚面積大,重量輕,設在砌塊本體兩端的凹槽和凸條,可在兩塊砌塊本體結合時起到加固作用,施工時可通過定位進行堆砌,而后再通過澆筑孔的通孔澆灌水泥進行加固,在整個的施工過程中極為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建筑砌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砌塊。
【背景技術】
[0002]房屋對人們來說是避風擋雨的港灣賴以生存的基本依托,每座房屋的工程建筑材料都少不了砌磚,目前現有的砌塊為了保溫加入了聚氨酯與聚苯類材料,但是這類材料都是基于石油基的有機保溫材料,極易燃燒,且燃燒后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致人傷亡,房產開發商及承建單位為了達到國家強制要求的建筑節能65%的要求,多采用外貼聚苯板或聚氨酯板的方式對建筑進行保溫節能處理,這類易燃的有機保溫材料使用壽命短,安全隱患極大,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早已被禁止使用,由于國內相關法規欠缺,許多建筑商為了利潤最大化,致使這類“奪命建材”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對人民生命和財產的極度不負責任,而且現有的砌塊既不能有效的解決建筑砌塊的連接,更不能有效的滿足現代建筑科學的隔熱保溫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面積大、重量輕,施工操作程序簡單的隔熱保溫建筑切塊。
[0004]為了達到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建筑砌塊,包括呈Z字形的砌塊本體,通氣孔、澆筑孔,所述砌塊本體左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卡槽,所述砌塊本體右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與所述卡槽相適應的卡條,所述Z字形的砌塊本體相對應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的四角設有澆筑孔。
[0005]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為空心,可起到隔熱保溫的效果,而且比現有的磚面積大,重量輕,設在砌塊本體兩端的卡槽和卡條,可在兩塊砌塊本體結合時起到加固作用,施工時可通過定位進行堆砌,而后再通過澆筑孔的通孔澆灌水泥進行加固,在整個的施工過程中極為方便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描述。
[0008]如圖1所示的一種建筑砌塊,包括呈Z字形的砌塊本體I,通氣孔2、澆筑孔3,所述砌塊本體I左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卡槽5,所述砌塊本體I右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與所述卡槽5相適應的卡條4,所述Z字形的砌塊本體I相對應設有通氣孔2,所述通氣孔2的四角設有澆筑孔3。
[0009]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兩塊Z字形的砌塊本體I砌好后,其中一個砌塊本體I上的卡條4能夠卡入另外一塊砌塊本體I上的卡槽5中,兩塊砌塊本體I之間這種卡接關系能夠使砌成的建筑體結構更加穩定可靠,然后將鋼筋插入澆筑孔3內澆灌水泥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Z字形的砌塊本體,通氣孔、澆筑孔,所述砌塊本體左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卡槽,所述砌塊本體右側的兩個端面的中部均設有與所述卡槽相適應的卡條,所述Z字形的砌塊本體相對應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的四角設有澆筑孑U
【文檔編號】E04C1/00GK203834787SQ201320886598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郭飛鵬, 孫以正, 劉毅, 易書林, 郭潘峰 申請人:南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