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板塊幕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板塊幕墻,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包括:立柱、橫梁和金屬板塊,所述立柱與建筑預埋件固定,所述橫梁與所述立柱固定;所述立柱正面設有開口方向一致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金屬板塊上設有相匹配的第一加強筋條和第二加強筋條;每塊所述金屬板塊的第一加強筋條與所述立柱的第一槽道插接,其第二加強筋條與相鄰的所述立柱的第二槽道插接,使所述金屬板塊能在水平方向上滑動;所述金屬板塊的邊緣與所述橫梁用螺釘固定,使所述金屬板塊在水平方向上固定,后期若金屬板塊破損,移除螺釘,金屬板塊即可拆卸,利于后期更換維修。
【專利說明】一種金屬板塊幕墻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金屬板塊幕墻。
【背景技術】
[0002]現代建筑有時會采用金屬板塊幕墻來裝飾其部分外表,幕墻背面多為建筑墻體。金屬板塊幕墻的結構通常為:墻體預設好預埋件,幕墻的立柱固定在預埋件上,而金屬板塊是通過掛件,掛接在預先安裝于幕墻立柱的轉接件上。這種將金屬板塊的掛件與立柱的轉接件通過掛接的方式連接,此方法對現場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連接件安裝稍有偏差就會使金屬板塊錯位,以致安裝不上。而且掛件和轉接件種類過多,同時定位要準確,增加了生產成本,和現場管理負擔,同時不方便后期更換維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將現有技術金屬板塊的掛件與立柱的轉接件掛接帶來的加工精度高,安裝難度高,轉接件繁多,管理不便,以及后期更換維修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板塊幕墻,包括:立柱(I)、橫梁(2)和金屬板塊(3),所述立柱(I)與建筑預埋件(4)固定,所述橫梁(2)與所述立柱(I)固定;所述立柱(I)正面設有開口方向一致的第一槽道(101)和第二槽道(102),所述金屬板塊
(3)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槽道(101)相匹配的第一插接頭,和與所述第二槽道(102)相匹配的第二插接頭;每塊所述金屬板塊(3)的第一插接頭與所述立柱(I)的第一槽道(101)插接,其第二插接頭與相鄰的所述立柱(I)的第二槽道(102 )插接,使所述金屬板塊(3 )能在水平方向上滑動;所述金屬板塊(3)通過水平加強筋條(304)與所述橫梁(2)螺釘固定連接,使所述金屬板塊(3)在水平方向上固定。
[0005]優選的,所述第一槽道(101)和所述第二槽道(102)相互平行,且沿豎直方向設置。
[0006]優選的,所述金屬板塊(3)包括面板(305)、第一加強筋條(301)和第二加強筋條(302),所述第一加強筋條(302)和第二加強筋條(302)均固定在所述面板(305)上同一平面內。
[0007]優選的,所述金屬板塊(3)通過水平加強筋條(304)與所述橫梁(2)螺釘固定連接。
[0008]該金屬板塊幕墻的金屬板塊采用插接的方式與幕墻立柱連接,代替了以往采用掛件與安裝于立柱上的轉接件的掛接的方式,由于采用了插接方式,降低了加工精度和現場的安裝難度,使幕墻裝配精度要求降低,施工速度提高,且便于施工管理,后期松動移除固定螺釘,利于后期維修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的金屬板塊幕墻的橫向剖視圖。
[0010]圖2是圖1中的金屬板塊幕墻的縱向剖視圖。
[0011]圖3是圖1中的金屬板塊幕墻的金屬板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圖1中的金屬板塊幕墻的立柱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4]如圖1至圖4所示的金屬板塊幕墻,包括:立柱1、橫梁2和金屬板塊3,立柱I通過連接件與建筑預埋件4螺栓固定,橫梁2通過連接件與立柱I螺釘固定。
[0015]立柱I朝向幕墻外側的正面設有兩條槽道,分別為第一槽道101和第二槽道102,這兩條槽道相互平行且沿豎直方向設置,它們的開口方向一致。
[0016]金屬板塊3由面板305、第一加強筋條301、第二加強筋條302和水平加強筋條303、水平加勁肋條304組成。面板3為平面狀的金屬板材,第一加強筋301上設有第一插接頭,弟~■加強筋302上設有弟_■插接頭。
[0017]第一加強筋條301和第二加強筋條302用螺栓固定在面板305的同一面上,它們之間的距離和設置位置要與第一槽道101、第二槽道102的設置相匹配,即同一金屬板塊3上的第一加強筋條301、第二加強筋條302之間相互平形,且第一加強筋條與第二加強筋條之間間距等于立柱I的第一槽道101到相鄰立柱I的第二槽道102的距離。
[0018]—塊金屬板塊3由兩個立柱I進行固定。金屬板塊3在立柱I表面滑動,使第一加強筋條301插入與之匹配的第一槽道101內,第二加強筋條302同時插入相鄰立柱I的第二槽道102內。
[0019]當金屬板塊3完成在立柱I上的固定后,通過水平加強筋條303、水平加勁肋條304與橫梁2固定,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此時金屬板塊3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均完成固定。
[0020]該金屬板塊幕墻的金屬板塊采用插接的方式與幕墻立柱連接,代替了以往采用掛件與立柱連接件固定的方式,由于采用了插接方式,降低了加工精度和現場的安裝難度,使幕墻裝配精度要求降低,施工速度提高,且便于施工管理,后期松動移除固定螺釘,即可拆卸,利于后期維修更換。
[0021]上述實施方式可以變動的地方有:
一、面板305、第一加強筋條301、第二加強筋條302為整體結構,由面板305的邊折彎出第一加強筋條301、第二加強筋條302。
[0022]二、第一槽道101和第二槽道102之間可以不相互平行設置,那么對應的第一加強筋條301和第二加強筋條302應做對應調整,而且立柱I的正面必要時應加寬。
[0023]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板塊幕墻,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I)、橫梁(2)和金屬板塊(3),所述立柱(O與建筑預埋件(4)固定,所述橫梁(2)與所述立柱(I)固定;所述立柱(I)正面設有開口方向一致的第一槽道(101)和第二槽道(102),所述金屬板塊(3)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槽道(101)相匹配的第一插接頭,和與所述第二槽道(102)相匹配的第二插接頭;每塊所述金屬板塊(3 )的第一插接頭與所述立柱(I)的第一槽道(101)插接,其第二插接頭與相鄰的所述立柱(I)的第二槽道(102)插接,使所述金屬板塊(3)能在水平方向上滑動;所述金屬板塊(3 )通過水平加強筋條(304 )與所述橫梁(2 )螺釘固定連接,使所述金屬板塊(3 )在水平方向上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板塊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道(101)和所述第二槽道(102 )相互平行,且沿豎直方向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板塊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板塊(3)包括面板(305)、第一加強筋條(301)和第二加強筋條(302 ),所述第一插接頭位于所述第一加強筋條(302 )上,所述第二插接頭位于所述第二加強筋條(302)上;所述第一加強筋條(301)和第二加強筋條(302)均固定在所述面板(3)上同一平面內。
【文檔編號】E04C2/38GK104264874SQ201410437515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賀定, 胡永付 申請人:蘇州金螳螂幕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