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避震候車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避震候車亭,由打入泥土0.5m,圍成U型結構的若干根鋼結構立柱以下簡稱立柱,以及立柱上端互相焊接起來的鋼筋構成,候車亭正面立柱的數量不少于三根,背面的立柱的數量不少于五根,兩個側面立柱的數量不少于兩根,立柱壁厚不小于4mm,上頂面鋼筋之間用鋼板焊接封閉,U型結構的三個面之間的立柱也用鋼板焊接封閉。正面候車者出入的那一個面的立柱之間不封閉。
【專利說明】一種避震候車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的是一種候車亭,特別是一種可以提供避震功能的候車亭。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候車亭一般只能提供候車功能,如201220057900.6那樣一般都是四周幾個立柱配合一些玻璃纖維板或者是廣告牌圍出一個U型體,上面有玻璃纖維板或者其他材料構成的遮陽頂棚,只能提供候車或者遮雨遮陽功能。但是作為城市中最普遍和多見的公共建筑物,候車亭是不是可以為白天工作時間發生在城市道路上的地震提供一些地震避難功能呢?如果要讓候車亭擁有地震避難功能,就要解決候車亭抗震強度的問題。因此,市場需要一種高強度可以抗一定等級地震的候車亭。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現有候車亭基礎上提供一種高強度可以抗一定等級地震的候車亭。
[0004]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它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避震候車亭,由打入泥土 0.5m,圍成U型結構的若干根鋼結構立柱以下簡稱立柱,以及立柱上端互相焊接起來的鋼筋構成,候車亭正面立柱的數量不少于3根,背面的立柱的數量不少于5根,兩個側面立柱的數量不少于2根,立柱壁厚不小于4mm,上頂面鋼筋之間用鋼板焊接封閉,U型結構的3個面之間的立柱也用鋼板焊接封閉。正面候車者出入的那一個面的立柱之間不封閉。
[0005]優選的,除了候車者進出的面以外的3個面鋼結構立柱之間距離1.5-1米。
[0006]優選的,除了候車者進出的面以外的3個面鋼結構立柱之間距離0.5-0.7米。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鋼結構立柱抗震功能可靠,平時可以作為候車亭使用,地震時道路上的行人可以很快速的進入抗震候車亭避震,還可以避免地震時高空的掉落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立柱結構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立柱結構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柱分布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一種避震候車亭,由打入泥土 0.5m,圍成U型結構的若干根鋼結構立柱I以下簡稱立柱1,以及立柱I上端互相焊接起來的鋼筋構成,候車亭正面立柱I的數量不少于3根,背面的立柱I的數量不少于5根,兩個側面立柱I的數量不少于2根,立柱I壁厚不小于4mm,上頂面鋼筋之間用鋼板2焊接封閉,U型結構的3個面之間的立柱I也用鋼板2焊接封閉。正面候車者出入的那一個面(正面)的立柱I之間不封閉。除了候車者進出的面以外的3個面鋼結構立柱I之間距離為1.5-1米或者0.5-0.7米。
【權利要求】
1.一種避震候車亭,其特征為:由打入泥土0.5m,圍成U型結構的若干根鋼結構立柱以下簡稱立柱,以及立柱上端互相焊接起來的鋼筋構成,候車亭正面立柱的數量不少于3根,背面的立柱的數量不少于5根,兩個側面立柱的數量不少于2根,立柱壁厚不小于4mm,上頂面鋼筋之間用鋼板焊接封閉,U型結構的3個面之間的立柱也用鋼板焊接封閉,正面候車者出入的那一個面的立柱之間不封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避震候車亭,其特征是:除了候車者進出的面以外的3個面鋼結構立柱之間距離1.5-1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避震候車亭,其特征是:除了候車者進出的面以外的3個面鋼結構立柱之間距離0.5-0.7米。
【文檔編號】E04H1/12GK203977902SQ20142038402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明者】白璐 申請人:王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