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征:1.一種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S1:分別制作出兩個尺寸相同的由方鋼焊接而成的長方形側面龍骨(1)和一個長度較短的由方鋼焊接而成的長方形端面龍骨(2);S2:分別制作出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和所述端面龍骨(2)的形狀和尺寸對應相同的兩個側面模板(3)和一個端面模板(4);S3:在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和所述端面模板(4)的一面上刷脫模劑;S4:將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和所述端面模板(4)分別固定在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和所述端面龍骨(2)的一面上;S5:將分別固定有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的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可拆卸對稱固定在墻壁(5)的兩側預設位置;其中,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均位于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與所述墻壁(5)之間,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與所述墻壁(5)均平行,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一部分與所述墻壁(5)重疊,對應部位的兩個側面模板(3)分別緊貼所述墻壁(5)的兩側,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另一部分伸出所述墻壁(5)預設距離;S6:將固定有所述端面模板(4)的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分別與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可拆卸固定;其中,所述端面龍骨(2)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以及所述墻壁(5)均垂直,所述端面模板(4)位于所述端面龍骨(2)與所述墻壁(5)的端面之間,且所述端面模板(4)與所述墻壁(5)的端面之間留有用于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構造柱的預設間隙(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中,通過至少一個連墻固定件(7)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可拆卸對稱固定在所述墻壁(5)的兩側預設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墻固定件(7)包括一根螺桿(71)、兩個螺帽(72)、兩套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所述墻壁(5)兩側的鋼筋支架(73)、兩個小尺寸方鋼(74)、兩個大尺寸方鋼(75)和兩個墊片(76);所述兩個小尺寸方鋼(74)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兩個鋼筋支架(73)的同一端,所述兩個大尺寸方鋼(75)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兩個鋼筋支架(73)的另一端;在所述S5中,使用所述連墻固定件(7)通過以下步驟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可拆卸對稱固定在所述墻壁(5)的兩側預設位置:S5-1:將所述螺桿(71)的一端依次穿過一套所述鋼筋支架(73)、所述墻壁(5)以及另一套所述鋼筋支架(73);S5-2:將所述兩個小尺寸方鋼(74)分別壓在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上,同時將所述兩個大尺寸方鋼(75)分別壓在所述墻壁(5)的左側和右側;S5-3:將所述兩個墊片(76)分別套在所述螺桿(71)的兩端;S5-4:使用所述兩個螺帽(72)分別從所述螺桿(71)兩端對拉擰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中,通過多個插銷(8)與多個套筒(9)的配合將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分別與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可拆卸固定;所述多個套筒(9)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以及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上;其中,位于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上的所述套筒(9)與位于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上的套筒(9)之間位置交錯且上下對齊,至少兩個交錯設置且上下對齊的套筒(9)共用一個所述插銷(8)。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之后,還包含以下步驟:S7:在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與所述端面模板(4)的交接處分別貼上海綿條。6.一種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方形的由方鋼焊接而成的兩個側面龍骨(1)和一個長度較短的由方鋼焊接而成的端面龍骨(2),分別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和所述端面龍骨(2)的形狀和尺寸對應相同的兩個側面模板(3)和一個端面模板(4);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和所述端面模板(4)分別固定在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和所述端面龍骨(2)的一面上;固定有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的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可拆卸對稱固定在墻壁(5)的兩側預設位置,其中,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均位于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與所述墻壁(5)之間,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與所述墻壁(5)均平行,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一部分與所述墻壁(5)重疊,對應部位的兩個側面模板(3)分別緊貼所述墻壁(5)的兩側,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另一部分伸出所述墻壁(5)預設距離;固定有所述端面模板(4)的所述端面龍骨(2)分別與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可拆卸固定;其中,所述端面龍骨(2)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以及所述墻壁(5)均垂直,所述端面模板(4)位于所述端面龍骨(2)與所述墻壁(5)的端面之間,且所述端面模板(4)與所述墻壁(5)的端面之間留有用于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構造柱的預設間隙(6);所述固定有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的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通過至少一個連墻固定件(7)可拆卸對稱固定在所述墻壁(5)的兩側預設位置;所述連墻固定件(7)包括一根螺桿(71)、兩個螺帽(72)、兩套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所述墻壁(5)兩側的鋼筋支架(73)、兩個小尺寸方鋼(74)、兩個大尺寸方鋼(75)和兩個墊片(76);所述兩個小尺寸方鋼(74)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兩個鋼筋支架(73)的同一端,所述兩個大尺寸方鋼(75)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兩個鋼筋支架(73)的另一端;在使用所述連墻固定件(7)將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可拆卸對稱固定在所述墻壁(5)的兩側預設位置后,所述螺桿(71)穿過所述墻壁(5)且兩端伸出到所述墻壁(5)兩側,所述兩套鋼筋支架(73)分別穿過所述螺桿(71)的兩端,且所述兩個小尺寸方鋼(74)分別壓在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上,同時所述兩個大尺寸方鋼(75)分別壓在所述墻壁(5)的左側和右側,所述兩個墊片(76)分別套在所述螺桿(71)的兩端并位于所述兩套鋼筋支架(73)的外側,所述兩個螺帽(72)分別從所述螺桿(71)的兩端對拉擰緊;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與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之間通過多個插銷(8)和多個套筒(9)的配合可拆卸連接固定。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套筒(9)分別焊接固定在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以及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1)的邊緣上;其中,位于所述端面龍骨(2)的兩側邊緣上的所述套筒(9)與位于伸出所述墻壁(5)的部分所述兩個側面龍骨的邊緣上的套筒(9)之間位置交錯且上下對齊,至少兩個交錯設置且上下對齊的套筒(9)共用一個所述插銷(8)。8.根據權利要求6和7中任一項所述的填充墻構造柱的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多條海綿條,各所述海綿條分別粘貼固定在所述兩個側面模板(3)與所述端面模板(4)的交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