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24151閱讀:647來源:國知局
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專利屬于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與邊柱連接節點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基本思想是“強節點弱構件,強柱弱梁”,為了提高節點的抗震性能,許多文獻如CN103132602A,CN2797476Y,CN101029503A提出了利用預應力鋼鉸線或者FRP筋來將梁柱連接在一起,以此提高梁柱節點的抗震性能。但是,梁柱中設置預應力筋后提高梁柱中的軸向抗壓性能,一般需要設置螺旋筋或者網狀鋼筋來提高梁柱節點的軸向壓力。但是,在工程實踐中發現,梁或者柱中的鋼筋包括縱筋,箍筋,構造筋,在加上螺旋筋或者網狀鋼筋使得梁或者柱中的鋼筋過多,鋼筋綁扎施工起來較為復雜。但是,如果不設置螺旋筋或者網狀鋼筋的話,梁和柱的軸向抗壓性能不足,在預應力筋周邊發生破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該節點結構在提高節點抗震性能的基礎上,省去梁柱中設置螺旋筋或者網狀鋼筋,減少鋼筋綁扎施工的復雜性。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5]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包括混凝土梁(2),混凝土柱(I),混凝土梁(I)與混凝土柱(2)之間通過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3)有效連接,所述的混凝土梁端部埋深有工字鋼
(4),所述的混凝土柱靠近梁的一側設有第一鋼板(8),背對梁側設有第二鋼板(9),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之間設置有第三鋼板(10),所述的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穿過梁端的工字鋼(4)和柱側的第一鋼板(8)、以及第三鋼板(10),用錨具(7)錨固在柱側的第二鋼板(9)外側。
[0006]進一步,工字鋼(4)翼緣和/或腹板上設置有鋼絞線孔(404),第一鋼板(8)設置有鋼絞線孔(801),第二鋼板設置有鋼絞線孔(901),第三鋼板(5)設置有鋼絞線孔(501),引導鋼絞線通過;工字鋼翼緣和/或腹板上設置有突起(405),在柱側第一鋼板(8)上設置有與所述突起(405)相配合的插孔(802)。
[0007]進一步,第三鋼板(5)設置為水平狀,且在第三鋼板上還設置有供混凝土柱縱筋通過的孔(502)。
[0008]進一步,所述工字鋼上的突起為中空狀管,其中空部位也作為鋼絞線孔,所述柱第一鋼板的插孔(802)也作為鋼絞線孔。
[0009]進一步,工字鋼在梁內長度為梁跨徑的1/3-1/5。
[0010]進一步,混凝土梁內的工字鋼(4)翼緣和/或腹板設置有栓釘,混凝土柱側的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均設置有深入混凝土柱中的栓釘,第三鋼板兩面均設置有栓釘。
[0011]進一步,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若為預制,在梁和柱的接縫處灌注高強灌漿料,以此形成整體節點;其施工方法如下:按照以下步驟進行:I)制備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2)吊裝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到預定安裝位置,將突起物插入到柱側第一鋼板中的插孔中,此時,混凝土梁中工字鋼的鋼絞線孔與柱側第一鋼板的鋼絞線孔自動對正;3)在預制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中安裝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4)在預制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的梁柱接縫處用高強灌漿灌縫,形成梁柱節點;5)待灌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絞線對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施工預應力,將鋼絞線錨固在混凝土柱第二鋼板上;若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為現澆,混凝土梁中的工字鋼、鋼絞線和梁內縱向鋼筋、箍筋、構造筋組成的鋼筋籠綁扎在一起,混凝土柱中的第一鋼板、第二鋼板、第三鋼板、柱內縱筋、柱內箍筋一同綁扎。
[0012]所述的錨具采用夾片式錨具或者支承式錨具或者錐塞式錨具。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鋼絞線在穿越混凝土柱中通過第一鋼板、第三鋼板和第二鋼板構成的通道,錨固在第二鋼板上,第二鋼板可以增強柱內軸向抗壓能力,可以不用在柱中設置螺旋筋和網狀鋼筋;2.在第二鋼板上設置有供柱內縱向鋼筋通過的孔,可以對縱筋起到約束作用;3.在混凝土梁內將鋼絞線設置在工字鋼,工字鋼可以提高混凝土梁的軸向抗壓能力,因此可以不用在設置螺旋筋和網狀鋼筋;
4.工字鋼上設置突起,在柱側的第一鋼板上設置插孔,對于預制梁柱而言可以提高施工的便捷性,將突起插入插孔中,便可對中鋼絞線孔道;對于現澆梁柱而言,便于確定工字鋼和第一鋼板的位置,且兩者之間設置有突起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梁柱節點之間的連接性能,進一步提高節點的抗震性能。
【附圖說明】
:
[0014]圖1:實施例一框架梁柱節點主視圖(第三鋼板并未示出);
[0015]圖2:實施例一 A-A斷面圖;
[0016]圖3:實施例一框架節點鋼板連接細化圖;
[0017]圖4:實施例一 B-B斷面圖;
[0018]圖5:實施例一混凝土柱鋼板連接俯視圖;
[0019]圖6:實施例一混凝土柱第三鋼板左視圖;
[0020]圖7:實施例二:混凝土柱鋼板連接俯視圖;
[0021]圖8:實施例二:第三鋼板與豎向連接板連接俯視示意圖;
[0022]其中,1-鋼筋混凝土柱,2-鋼筋混凝土梁,3-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4-混凝土梁端工字鋼,401-上翼緣,402-腹板,403-下翼緣,404-孔道,405-突起,406-空心管道,5-混凝土柱內的第三鋼板,501-第三鋼板內部的鋼絞線孔,502-第三鋼板設置的供縱向鋼筋通過的孔,503-水平連接板,504-豎向連接板,6-接縫處高強灌漿,7-錨具,8-混凝土柱靠近梁的一側設置的第一鋼板,801-第一鋼板上設置的鋼絞線孔,802-第一鋼板上設置與突起相配合的插孔,9-混凝土柱背對梁的一側設有第二鋼板,901-第二鋼板上設置的鋼絞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實施例1:如圖1-6所示,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包括混凝土梁2,混凝土柱I,混凝土梁2與混凝土柱I之間通過無粘結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3有效連接,所述的混凝土梁端部埋深有工字鋼4,所述的混凝土柱靠近梁的一側設有第一鋼板8,背對梁側設有第二鋼板9,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之間設置有第三鋼板10,所述的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穿過梁端的工字鋼4和柱側的第一鋼板8、以及第三鋼板10,用錨具7錨固在柱側的第二鋼板9外側;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孔404設置在工字鋼的上翼緣401和下翼緣403上,且數量分別為2個,在工字鋼4的腹板402上設置有圓柱體突起405,第一鋼板8上有與工字鋼鋼絞線孔404相對應的鋼絞線孔801,并且有與圓柱體突起405相對應的插孔802,圓柱體突起405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定位;在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之間設置有兩塊水平第三鋼板5,兩塊第三鋼板5的位置分別與工字鋼4的上翼緣401和下翼緣403相互對應,在第三鋼板中也設置有鋼絞線孔501,與第一鋼板的鋼絞線孔801和第二鋼板的鋼絞線孔901相互對應,此外,第三鋼板5上還設置有供混凝土柱縱筋通過的孔502;工字鋼在梁內長度可根據實際需要選自梁跨徑的I/3-1/5;混凝土梁內的工字鋼4翼緣和腹板均設置有栓釘,混凝土柱側的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均設置有深入混凝土柱中的栓釘,兩塊第三鋼板5的兩面均設置有栓釘,設置栓釘可以增強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從而提高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的水平向抗壓能力;所述的錨具可根據需要采用夾片式錨具或者支承式錨具或者錐塞式錨具。
[0024]實施例2:如圖7-8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水平第三鋼板5的設置數量為4塊,每塊第三鋼板5對應I個工字鋼翼緣中的預應力鋼絞線孔,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對柱內鋼筋的干擾,同時在鋼板之間設置水平連接板503和豎向連接板504來提高4塊第三鋼板的穩定性與整體性,水平連接板503分別設置在同一水平面的第三鋼板5之間,其數量為兩塊,豎向連接板504分別設置在同一垂直面的第三鋼板5之間,其數量為兩塊。
[0025]實施例3: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1中工字鋼鋼絞線孔404和圓柱體突起405分別設在不同的部位,實施例3中取消突起405,在上翼緣401和下翼緣403的鋼絞線孔404的外側連接一中空圓管,406,在柱側的第一鋼板8對應的部位設置鋼絞線孔801,第一鋼板8的鋼絞線孔801既引導鋼絞線通過,同時也作為中空圓管406的插入定位孔。
[0026]以上實施例中若所述的混凝土梁2和混凝土柱I為預制,在梁2和柱I的接縫處灌注高強灌漿料,以此形成整體節點;所述的圓柱體突起405或者中空圓管406的長度大于第一鋼板8的插孔802的長度O-1Ocm以此形成接縫,在接縫處灌注高強灌漿料6,以此形成整體節點。其施工方法如下: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制備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
2)吊裝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到預定安裝位置,將突起物插入到柱側第一鋼板中的插孔中,此時,混凝土梁中工字鋼的鋼絞線孔與柱側第一鋼板的鋼絞線孔自動對正;
3)在預制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中安裝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
4)在預制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的梁柱接縫處用高強灌漿灌縫,形成梁柱節點;
5)待灌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絞線對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施工預應力,將鋼絞線錨固在混凝土柱第二鋼板上。
[0027]若所述的混凝土梁2和混凝土柱I為現澆,混凝土梁中的工字鋼4、鋼絞線3和梁內縱向鋼筋、箍筋、構造筋組成的鋼筋籠綁扎在一起,混凝土柱中的第一鋼板、第二鋼板、第三鋼板、柱內縱筋、柱內箍筋一同綁扎。
[0028]以上已詳細描述了本方面的較佳實施例,但應理解到,在閱讀了本發明的上述講授內容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入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包括混凝土梁(2),混凝土柱(I),混凝土梁(I)與混凝土柱(2)之間通過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3)有效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端部埋深有工字鋼(4),所述的混凝土柱靠近梁的一側設有第一鋼板(8),背對梁側設有第二鋼板(9),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之間設置有第三鋼板(10),所述的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穿過梁端的工字鋼(4)和柱側的第一鋼板(8)、以及第三鋼板(10),用錨具(7)錨固在柱側的第二鋼板(9)外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中的工字鋼(4)翼緣和/或腹板上設置有鋼絞線孔(404),第一鋼板(8)設置有鋼絞線孔(801),第二鋼板設置有鋼絞線孔(901),第三鋼板(5)設置有鋼絞線孔(501),引導鋼絞線通過;工字鋼翼緣和/或腹板上設置有突起(405),在柱側第一鋼板(8)上設置有與所述突起(405)相配合的插孔(80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第三鋼板(5)設置為水平狀,且在第三鋼板上還設置有供混凝土柱縱筋通過的孔(502)。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中的工字鋼上的突起為中空狀管,其中空部位也作為鋼絞線孔,所述柱第一鋼板的插孔(802)也作為鋼絞線孔。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中的工字鋼在梁內長度為梁跨徑的1/3-1/5。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梁內的工字鋼(4)翼緣和/或腹板設置有栓釘,混凝土柱側的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均設置有深入混凝土柱中的栓釘,第三鋼板兩面均設置有栓釘。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為預制,在梁和柱的接縫處灌注高強灌漿料,以此形成整體節點。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若為現澆,混凝土梁中的工字鋼、鋼絞線和梁內縱向鋼筋、箍筋、構造筋組成的鋼筋籠綁扎在一起,混凝土柱中的第一鋼板、第二鋼板、第三鋼板、柱內縱筋、柱內箍筋一同綁扎。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錨具采用夾片式錨具或者支承式錨具或者錐塞式錨具。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 .1)制備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 2)吊裝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到預定安裝位置,將突起物插入到柱側第一鋼板中的插孔中,此時,混凝土梁中工字鋼的鋼絞線孔與柱側第一鋼板的鋼絞線孔自動對正;. 3)在預制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中安裝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 4)在預制混凝土梁和預制混凝土柱的梁柱接縫處用高強灌漿灌縫,形成梁柱節點; .5)待灌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張拉預應力鋼絞線對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施工預應力,將鋼絞線錨固在混凝土柱第二鋼板上。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框架結構中的梁柱連接節點,包括混凝土梁(2),混凝土柱(1),混凝土梁(1)與混凝土柱(2)之間通過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3)有效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端部埋深有工字鋼(4),所述的混凝土柱靠近梁的一側設有第一鋼板(8),背對梁側設有第二鋼板(9),第一鋼板(8)和第二鋼板(9)之間設置有第三鋼板(10),所述的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穿過梁端的工字鋼(4)和柱側的第一鋼板(8)、以及第三鋼板(10),用錨具(7)錨固在柱側的第二鋼板(9)外側。本發明的節點結構抗震性能更佳,施工更加便捷。
【IPC分類】E04B1/22, E04B1/21, E04B1/98
【公開號】CN105714933
【申請號】CN201610020574
【發明人】梁書玲, 婁培杰, 范虎, 郜旭宇, 劉勝洋, 卜宜順, 鄧雷
【申請人】安徽理工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哈尔滨市| 碌曲县| 桃源县| 湛江市| 榆中县| 天水市| 务川| 阜阳市| 泌阳县| 中西区| 银川市| 苗栗县| 文昌市| 东乡县| 文水县| 和硕县| 沅陵县| 赣榆县| 高尔夫| 崇州市| 望都县| 二连浩特市| 石楼县| 即墨市| 呼玛县| 德格县| 阿巴嘎旗| 鄢陵县| 安泽县| 大方县| 鞍山市| 珠海市| 拉萨市| 沁源县| 平武县| 斗六市| 阜新| 通化县| 观塘区|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