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絡、通信的普及,機房設備的使用已經朝著集約化、低成本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經濟和社會需求的發展,隨著集聚型機房的出現,對進線室的設計和制造及機房的散熱、隔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有的一體化機房一般采用軸流風機利用空氣對流或者安裝空調達到對機房進行降溫的目的。然而,某些機房所處的場合如地震帶上的一些地方,震動干擾比較頻發,帶風機及空調散熱的一體化機房并不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此外,在一些供電并非十分充足的偏遠地區,對機房的功耗要求非常苛刻,在一些環境、溫度等參數要求不高的場合,需要利用清潔能源供電,且機房自身具有散熱的功能,進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針對這種情況,人們已經對上述情況中的不足做出了相應的改進,如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的一種一體化節能型基站(公開號:CN103243945A,2013年8月14日公開),該專利技術方案中包括出風口、管塔通道、一體化框架、一體化機房、進風口、對流通道裝置、配重組,通過利用自然通風實現了改善機房環境、有效降低空調耗能的效果;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濕度不大時,可直接采用自然通風降低室內溫度,帶走潮濕氣體;同時,節約了大量能源。然而,該技術方案,結構復雜、對自然風的利用率較低,并不利于整個一體化機房的推廣及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體化機房結構復雜、對自然風的利用率較低,并不利于整個機房的推廣及應用的問題。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包括機房主體,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于所述機房主體頂部的散熱鋁管結構、隔熱防雨棚;所述散熱鋁管結構包括第一散熱鋁管組和與所述第一散熱鋁管組垂直焊接的第二散熱鋁管組。
上述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所述第一散熱鋁管組、所述第二散熱鋁管組均包括至少一個散熱管。
上述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所述散熱管為鋁制空心散熱管,且所述相鄰的散熱管之間焊接固定;鋁制空心散熱管,具有導熱功能,又因為是管狀物,風可以從管心中通過帶走熱量進行散熱。
上述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所述散熱鋁管結構與所述機房主體頂部的鋁板接觸面焊接固定。
上述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所述隔熱防雨棚通過吊環螺絲與所述散熱鋁管結構固定連接。
上述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所述隔熱防雨棚還設有起隔熱作用的隔熱棉,當太陽光照到機房頂部的時候,有效地避免了熱量傳送到機房內部。其次還有防雨功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這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通過增加隔熱防雨棚的設計,當太陽光照到機房頂部時,有效地避免了熱量傳送到機房內部的目的,同時達到了防雨的效果;通過增加散熱鋁管結構的設計,實現了利用自然風通過散熱鋁制管心帶走熱量進行散熱的目的;
因此,該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具有結構簡單、對自然風的利用率高的優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及市場價值。
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散熱鋁管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實施例中熱氣流方向的流向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散熱鋁管結構在有風時的風道方向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隔熱防雨棚隔開熱量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名:1、機房主體;2、散熱鋁管結構;3、隔熱防雨棚;4、第一散熱鋁管組;5、第二散熱鋁管組;6、吊環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機房主體1,其中,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于機房主體1頂部的散熱鋁管結構2、隔熱防雨棚3;散熱鋁管結構2與機房主體1頂部的鋁板接觸面焊接固定,隔熱防雨棚3通過吊環螺絲6與散熱鋁管結構2固定連接;又如圖2所示,散熱鋁管結構2包括第一散熱鋁管組4和與第一散熱鋁管組4垂直焊接的第二散熱鋁管組5。
進一步,第一散熱鋁管組4、第二散熱鋁管組5均包括至少一個散熱管,且散熱管為鋁制空心散熱管,且相鄰的散熱管之間焊接固定;鋁制空心散熱管,具有導熱功能,又因為是管狀物,風可以從管心中通過帶走熱量進行散熱;隔熱防雨棚3還設有起隔熱作用的隔熱棉,當太陽照到機房頂部的時候,有效地避免了熱量傳送到機房主體1內部,同時還具有防雨功能。
就該一體化自然風冷機房而言,在利用自然風來降低機房內的溫度時,其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熱氣流的方向是由下至上的,如圖3所示。當機房中的溫度較高時,熱氣均匯聚在機房主體1的頂部(見標注①),此時由于機房頂部有散熱鋁管結構2,由于鋁的導熱性,頂部的熱量會傳遞給散熱鋁管結構2(見標注②),進而實現了熱量的交換;又由于散熱鋁管結構2由兩層相互垂直的空心散熱鋁管組成,如圖4所示,圖4 a 形成左右方向的風道,圖4b形成前后方向的風道,因此四個方向都可以形成風道,在有自然風的情況下,可以將熱量沿風道帶走,從而將機房主體1頂部的熱量散掉;最后,如圖5所示,機房主體1頂部的隔熱防雨棚3(見標注③),可以把外部的熱量隔開,防止外部的熱量傳遞給散熱鋁管結構2。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