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先張法空心板施工時的抽芯式方鋼內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
對采用先張法施工的空心板芯模,傳統施工工藝主要采用苯板芯?;蚪M合鋼芯模,以上兩種空心板芯模施工工藝雖然比較成熟,但是苯板芯模由于自重小,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存在上浮現象,導致空心板成品頂板厚度不夠。而組合鋼芯模是一塊塊鋼模板拼裝而成,容易出現模板變形,拼縫、錯臺、幾何尺寸存在誤差,導致空心板成品內部外觀較差,拆模時需工人進入內部將模板一塊塊拆除,浪費時間,拆模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質量好、周期短,不會出現浮?,F象,施工成本較低的先張法空心板抽芯式方鋼內模施工方法。
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采用本方法使用的材料包括:若干根方鋼管、若干個鋼筋支架、塑料薄膜、鋼帶、若干個定位模具;
所述的鋼筋支架為八邊形,即包括上鋼筋、下鋼筋、左鋼筋、右鋼筋、左上斜鋼筋、左下斜鋼筋、右上斜鋼筋、右下斜鋼筋,上鋼筋的左端與左鋼筋的上端通過左上斜鋼筋連接,上鋼筋的右端與右鋼筋的上端通過右上斜鋼筋連接,下鋼筋的左端與左鋼筋的下端通過左下斜鋼筋連接,下鋼筋的右端與右鋼筋的下端通過右下斜鋼筋連接;
所述的定位模具包括兩個支撐桿,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桿連接固定,還包括左斜拉鋼筋和右斜拉鋼筋,左斜拉鋼筋的上端固定在一個支撐桿的下部,左斜拉鋼筋的下端固定在連接桿上,右斜拉鋼筋的上端固定在另一個支撐桿的下部,右斜拉鋼筋的下端固定在連接桿上;
拼裝方鋼內模:取若干個定位模具前后排列,將方鋼管鋪設在定位模具的連接桿及左斜拉鋼筋和右斜拉鋼筋上,在方鋼管上間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鋼筋支架,貼著鋼筋支架的左鋼筋、左上斜鋼筋、右鋼筋、右上斜鋼筋、上鋼筋擺放方鋼管,方鋼管與鋼筋支架拼裝完成后,方鋼管外部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嚴實,并保證塑料薄膜表面平整無褶皺,其主要用途是保證方鋼內模與砼的有效分離及砼表面的平整度;當塑料薄膜包裹結束后,用方木輕輕敲打方鋼管,使方鋼管位于同一平面上,棱角分明,避免出現錯臺現象,最后采用打包機及鋼帶將方鋼內模夾緊,保證方鋼內模的整體穩定性及幾何尺寸,當空心板底板混凝土澆筑結束后,將方鋼內模從定位模具中運至安裝處,綁扎頂板鋼筋,鋼筋綁扎結束后,開始澆筑腹板及頂板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拆除方鋼內模要求時,便可將鋼筋支架取出,然后將方鋼管一根根抽出。
本發明的優點是:抽芯式方鋼內模自重大,外觀能夠滿足空心板的幾何尺寸,且拆模方便。在拆模時,將方鋼內模內的鋼筋支架取出便可將方鋼管一根根抽出,拆模方便、節約時間,抽芯式方鋼內模避免了以上兩種傳統芯模的缺點,保證了空心板成品頂板厚度及保護層厚度,而且內部外觀平整順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方鋼內模組裝狀態示意圖,圖中1是鋼筋支架,2是定位模具,3是方鋼管;
圖2是本發明中鋼筋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1是上鋼筋,1-2是下鋼筋,1-3是左鋼筋,1-4是右鋼筋,1-5是左上斜鋼筋,1-6是右上斜鋼筋,1-7是左下斜鋼筋,1-8是右下斜鋼筋;
圖3是本發明中定位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中2—1是支撐桿,2—2是連接桿,2—3是左斜拉鋼筋,2—4是右斜拉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采用本方法使用的材料包括:若干根方鋼管、若干個鋼筋支架、塑料薄膜、鋼帶、若干個定位模具;
所述的鋼筋支架為八邊形,即包括上鋼筋、下鋼筋、左鋼筋、右鋼筋、左上斜鋼筋、左下斜鋼筋、右上斜鋼筋、右下斜鋼筋,上鋼筋的左端與左鋼筋的上端通過左上斜鋼筋連接,上鋼筋的右端與右鋼筋的上端通過右上斜鋼筋連接,下鋼筋的左端與左鋼筋的下端通過左下斜鋼筋連接,下鋼筋的右端與右鋼筋的下端通過右下斜鋼筋連接;
所述的定位模具包括兩個支撐桿,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桿連接固定,還包括左斜拉鋼筋和右斜拉鋼筋,左斜拉鋼筋的上端固定在一個支撐桿的下部,左斜拉鋼筋的下端固定在連接桿上,右斜拉鋼筋的上端固定在另一個支撐桿的下部,右斜拉鋼筋的下端固定在連接桿上;
拼裝方鋼內模:取三個定位模具前后排列,將方鋼管鋪設在定位模具的連接桿及左斜拉鋼筋和右斜拉鋼筋上,在方鋼管上每間隔1.5米設置一個鋼筋支架,貼著鋼筋支架的左鋼筋、左上斜鋼筋、右鋼筋、右上斜鋼筋、上鋼筋擺放方鋼管,方鋼管與鋼筋支架拼裝完成后,方鋼管外部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嚴實,并保證塑料薄膜表面平整無褶皺,其主要用途是保證方鋼內模與砼的有效分離及砼表面的平整度;當塑料薄膜包裹結束后,用方木輕輕敲打方鋼管,使方鋼管位于同一平面上,棱角分明,避免出現錯臺現象,最后采用打包機及鋼帶將方鋼內模夾緊,保證方鋼內模的整體穩定性及幾何尺寸,當空心板底板混凝土澆筑結束后,將方鋼內模從定位模具中運至安裝處,綁扎頂板鋼筋,鋼筋綁扎結束后,開始澆筑腹板及頂板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可拆除方鋼內模要求時,便可將鋼筋支架取出,然后將方鋼管一根根抽出。
抽芯式方鋼管內模具備整體剛度大、工效高、適用性強、拆裝簡便易行,該技術不僅降低了由于空心板內空間狹小而造成的芯模安裝、拆除工作難度大,在保證空心板質量的同時,也有效降低了成本,縮短了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