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停車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俯仰式兩層停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家用汽車的普及,能夠節省停車用地的停車設備已普遍使用。其中,液壓驅動、采用多連桿支撐結構的俯仰式兩層停車設備已經是定型產品。但是,常用的液壓驅動設備存在對外界溫度相對敏感、容易產生泄漏的缺點。另外,多連桿支撐結構在止點位置具有最大支承力和最大安全系數,因此,當設備定型之后,其最佳俯仰角度和最大升降高度已經確定、不可調整,故難以適應具體項目的個性化需求。上述的缺點和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液壓驅動、采用多連桿支撐結構的俯仰式兩層停車設備的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采用常用的電機驅動方式,在實現俯仰式停放車輛的前提下,最佳俯仰角度和最大升降高度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隨意設定、隨時調整。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的基礎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車設備為兩層停車設備,載車板采用電機驅動、鋼索四點曳引懸掛的形式,該鋼索四點曳引懸掛分為前后各兩點,且前面兩個懸掛點與后面兩個懸掛點的連線分別與載車板的縱向中心線垂直;所述兩次升降包括兩次上升和兩次下降;其中,兩次上升是指載車板從地面層靜置狀態至第二層的靜置狀態須經歷兩次上升階段,首先是載車板由前后四個懸掛點同步進行的第一次上升,使得載車板到達基本高度;然后,載車板的前面兩個懸掛點的高度維持不動,后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作第二次上升,上升一定高度之后,維持不動,使得載車板在第二層位置靜置時呈現前低后高的狀態;兩次下降是指載車板從第二層的前低后高的靜置狀態至地面層靜置狀態須經歷兩次下降階段,首先是載車板的前面兩個懸掛點的高度維持不動,后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作第一次下降,下降至載車板處于水平狀態之后,維持不動;然后,改為載車板由前后四個懸掛點同步進行的第二次下降,使得載車板到達地面層,保持水平狀態靜置。
所述載車板的四點懸掛、兩次升降功能的實現方案是: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直接連結后卷筒4,然后通過離合器6連結前卷筒7;后卷筒4和前卷筒7的結構尺寸相同;其中,后卷筒4利用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實現對載車板后面的兩個懸掛點的曳引,具體是: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的一端緊固安裝在后卷筒4的工作區表面,另一端分別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后面兩個懸掛點;前卷筒7利用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實現對載車板前面的兩個懸掛點的曳引,具體是: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的一端緊固安裝在前卷筒7的工作區表面,另一端分別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前面兩個懸掛點;當離合器6處于結合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使得后卷筒4和前卷筒7實現同步運行,從而使得載車板水平同步上升或者水平同步下降;而當離合器6處于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使得后卷筒4單獨運行,從而使得載車板后段繞前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上升或者同步下降。
載車板在地面層處于靜置狀態時,與前卷筒7連結的離合器6處于結合狀態;當載車板需要從地面層上升至第二層的時候,須經歷兩次上升階段:首先是電機減速裝置正向啟動運行,由于與前卷筒7連結的離合器6處于結合狀態,故后卷筒4與前卷筒7同步運行,后卷筒4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同步上升,前卷筒7繞卷曳引載車板前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同步上升,使得載車板實現四點同步的第一次上升;當載車板到達基本高度,觸發與前卷筒7連結的離合器6從結合狀態轉為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對前卷筒7不產生作用;電機減速裝置繼續正向運行,由于與前卷筒7連結的離合器6處于脫離狀態,故后卷筒4單獨運行,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繼續同步上升,使得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作第二次上升,上升到指定高度之后,觸發電機減速裝置停止運行,載車板不再上升,在第二層位置呈前低后高的狀態靜置。
載車板在第二層處于前低后高的靜置狀態時,與前卷筒4連結的離合器6處于脫離狀態;當載車板需要從第二層下降至地面層的時候,須經歷兩次下降階段:首先是電機減速裝置反向啟動運行,由于與前卷筒4連結的離合器6處于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對前卷筒6不產生作用,故后卷筒7單獨運行,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同步下降,使得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作第一次下降;下降至載車板處于水平位置之后,觸發與前卷筒4連結的離合器6從脫離狀態轉為結合狀態;此時,電機減速裝置繼續反向運行,后卷筒7與前卷筒4同步運行,前卷筒4繞卷曳引載車板前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同步下降,后卷筒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同步下降,使得載車板整體作第二次同步下降;當載車板到達地面層,觸發電機減速裝置停止運行,使得載車板在地面層保持水平狀態靜置。
進一步地,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的改進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車板的四點懸掛、兩次升降功能的實現方案是:電機減速裝置為同軸兩端輸出,其中左側輸出直接連結左側后卷筒4-1,然后通過左側離合器6-1連結左側前卷筒7-1,右側輸出直接連結右側后卷筒4-2,然后通過右側離合器6-2連結右側前卷筒7-2,左側后卷筒4-1、左側前卷筒7-1、右側后卷筒4-2、右側前卷筒7-2的結構尺寸分別相同;其中,左側后卷筒4-1利用左后側鋼索5-1實現對載車板左后側的懸掛點的曳引,具體是:左后側鋼索5-1的一端緊固安裝在左側后卷筒4-1的工作區表面,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左后側的懸掛點;左側前卷筒7-1利用左前側鋼索8-1實現對載車板左前側的懸掛點的曳引,具體是:左前側鋼索8-1的一端緊固安裝在左側前卷筒7-1的工作區表面,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左前側的懸掛點;右側后卷筒4-2利用右后側鋼索5-2實現對載車板右后側的懸掛點的曳引,具體是:右后側鋼索5-2的一端緊固安裝在右側后卷筒4-2的工作區表面,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右后側的懸掛點;右側前卷筒7-2利用右前側鋼索8-2實現對載車板右前側的懸掛點的曳引,具體是:右前側鋼索8-2的一端緊固安裝在右側前卷筒7-2的工作區表面,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右前側的懸掛點;當左側離合器6-1以及右側離合器6-2同時處于結合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使得左側后卷筒4-1、左側前卷筒7-1、右側后卷筒4-2、右側前卷筒7-2實現同步運行,從而使得載車板水平同步上升或者水平同步下降;而當左側離合器6-1以及右側離合器6-2同時處于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使得左側后卷筒4-1和右側后卷筒4-2同步運行,從而使得載車板后段繞前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上升或者同步下降。
載車板在地面層處于靜置狀態時,與左側前卷筒7-1連結的左側離合器6-1處于結合狀態,與右側前卷筒7-2連結的右側離合器6-2處于結合狀態;當載車板需要從地面層上升至第二層的時候,須經歷兩次上升階段:首先是同軸兩端輸出的電機減速裝置正向啟動運行,由于與左側前卷筒7-1連結的左側離合器6-1處于結合狀態,與右側前卷筒7-2連結的右側離合器6-2處于結合狀態,故左側后卷筒4-1、左側前卷筒7-1、右側后卷筒4-2、右側前卷筒7-2均同步運行,左側后卷筒4-1和右側后卷筒4-2分別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同步上升,左側前卷筒7-1和右側前卷筒7-2分別繞卷曳引載車板前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同步上升,使得載車板實現四點同步的第一次上升;當載車板到達基本高度,觸發與左側前卷筒7-1連結的左側離合器6-1以及與右側前卷筒7-2連結的右側離合器6-2同時從結合狀態轉為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對左側前卷筒7-1和右側前卷筒7-2均不產生作用;電機減速裝置繼續正向運行,使得左側后卷筒4-1和右側后卷筒4-2繼續運行,分別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繼續同步上升,使得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作第二次上升,上升到指定高度之后,觸發電機減速裝置停止運行,載車板不再上升,在第二層位置呈前低后高的狀態靜置。
載車板在第二層處于前低后高的靜置狀態時,與左側前卷筒7-1連結的左側離合器6-1以及與右側前卷筒7-2連結的右側離合器6-2同時處于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對左側前卷筒7-1和右側前卷筒7-2均不產生作用;當載車板需要從第二層下降至地面層的時候,須經歷兩次下降階段:首先是同軸兩端輸出的電機減速裝置反向啟動運行,由于左側前卷筒7-1連結的左側離合器6-1和與右側前卷筒7-2連結的右側離合器6-2同時處于脫離狀態,電機減速裝置的輸出對左側前卷筒7-1和右側前卷筒7-2均不產生作用,故只有左側后卷筒4-1和右側后卷筒4-2同時運行,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同步下降,使得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作第一次下降;下降至載車板處于水平位置之后,觸發與左側前卷筒7-1連結的左側離合器6-1以及與右側前卷筒7-2連結的右側離合器6-2同時從脫離狀態轉為結合狀態;此時,電機減速裝置繼續反向運行,左側后卷筒4-1、左側前卷筒7-1、右側后卷筒4-2、右側前卷筒7-2均同步運行,左側后卷筒4-1和右側后卷筒4-2分別繞卷曳引載車板后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同步下降,左側前卷筒7-1和右側前卷筒7-2分別繞卷曳引載車板前面兩個懸掛點的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同步下降,使得載車板實現四點同步的第二次下降;當載車板到達地面層,觸發電機減速裝置停止運行,使得載車板在地面層保持水平狀態靜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與有益效果:提供一種采用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采用常用的電機驅動方式,在實現俯仰式停放車輛的前提下,只需生產一種規格的設備型式,通過調整在載車板前段設置的位置傳感器(位置開關、行程開關等裝置)的高度以及調整在載車板后段設置的位置傳感器(位置開關、行程開關等裝置)的高度,即可實現載車板在具體項目的最佳俯仰角度和最大升降高度的一定范圍內的隨意設定和隨時調整。
附圖說明
圖1、圖2、圖3和圖4是本發明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其中一個實施例的運行過程示意圖。圖中,5-1左后側鋼索,5-2右后側鋼索;8-1左前側鋼索,8-2右前側鋼索;9-1地面車輛;9-2上層車輛;10載車板;11地面層。
圖5是本發明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其中一個實施例的機械傳動原理圖。圖中,1電機;2-1單輸出減速裝置;3聯軸器;4后卷筒;5-1左后側鋼索,5-2右后側鋼索;6離合器;7前卷筒;8-1左前側鋼索,8-2右前側鋼索。
圖6是本發明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另外一個實施例的機械傳動原理圖。圖中,1電機;2-2雙輸出減速裝置;3-1左側聯軸器;3-2右側聯軸器;4-1左側后卷筒;4-2右側后卷筒;5-1左后側鋼索,5-2右后側鋼索;6-1左側離合器;6-2右側離合器;7-1左側前卷筒;7-2右側前卷筒;8-1左前側鋼索,8-2右前側鋼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其中,圖1顯示載車板10位于地面層11靜置,上層車輛9-2已經駛入載車板10。圖中可見,載車板10前面(即圖示左側)的兩個懸掛點(圖示重合為一個)由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這兩根鋼索(圖示重合為一根鋼索)懸掛曳引;后面(即圖示右側)的兩個懸掛點(圖示重合為一個)由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這兩根鋼索(圖示重合為一根鋼索)懸掛曳引。
圖2顯示,在圖1的基礎上,載車板10被左前側鋼索8-1、右前側鋼索8-2、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這四根鋼索同步曳引、自地面層11作第一次水平同步上升。
圖3顯示,在圖2的基礎上,載車板10被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這兩根鋼索同步曳引,使得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作第二次上升,上升到指定高度之后,觸發電機減速裝置停止運行,載車板不再上升,在第二層位置呈前低后高的狀態靜置。
圖4顯示,在圖3的基礎上,地面車輛9-1開入載車板10的下方停車位停放。
當圖4所示的地面車輛9-1離開載車板10的下方停車位,載車板10可以經歷兩次下降過程之后,到達地面層11水平靜置。其過程為上述過程的逆向運行,這里不作贅述。
圖5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其中一個實施例的機械傳動原理圖。圖中可見,電機1驅動單輸出減速裝置2-1,單輸出減速裝置2-1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3直接與后卷筒4緊固連結。后卷筒4的工作區緊固連結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的一端,左后側鋼索5-1和右后側鋼索5-2的另一端分別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后面兩個懸掛點(圖中未作顯示)。后卷筒4與前卷筒7之間設置有離合器6;當離合器6處于結合狀態時,后卷筒4與前卷筒7受單輸出減速裝置2-1的輸出驅動、同步運行;當離合器6處于脫離狀態時,前卷筒7不再受單輸出減速裝置2-1的輸出驅動,而后卷筒4受單輸出減速裝置2-1的輸出驅動、單獨運行。圖中可見,前卷筒7的工作區緊固連結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的一端,左前側鋼索8-1和右前側鋼索8-2的另一端分別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前面兩個懸掛點(圖中未作顯示)。很明顯,當需要載車板水平同步上升或者水平同步下降時,只需觸發離合器6處于結合狀態,使得后卷筒4與前卷筒7同步運行;當需要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上升或者需要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下降時,只需觸發離合器6處于脫離狀態,使得后卷筒4單獨運行。
圖6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四點懸掛、兩次升降的停車設備另外一個實施例的機械傳動原理圖。
圖中可見,電機1驅動雙輸出減速裝置2-2,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左側輸出端通過左側聯軸器3-1直接與左側后卷筒4-1緊固連結,右側輸出端通過右側聯軸器3-2直接與右側后卷筒4-2緊固連結。左側后卷筒4-1的工作區緊固連結左后側鋼索5-1,左后側鋼索5-1的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左后側懸掛點(圖中未作顯示);右側后卷筒4-2的工作區緊固連結右后側鋼索5-2,右后側鋼索5-2的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右后側懸掛點(圖中未作顯示)。
圖中可見,左側后卷筒4-1與左側前卷筒7-1之間設置有左側離合器6-1;當左側離合器6-1處于結合狀態時,左側后卷筒4-1與左側前卷筒7-1受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左側輸出驅動、同步運行;當左側離合器6-1處于脫離狀態時,左側前卷筒7-1不再受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左側輸出驅動,而左側后卷筒4-1受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輸出驅動、單獨運行。
圖中可見,右側后卷筒4-2與右側前卷筒7-2之間設置有右側離合器6-2;當右側離合器6-2處于結合狀態時,右側后卷筒4-2與右側前卷筒7-2受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右側輸出驅動、同步運行;當右側離合器6-2處于脫離狀態時,右側前卷筒7-2不再受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右側輸出驅動,而右側后卷筒4-2受雙輸出減速裝置2-2的輸出驅動、單獨運行。
圖中可見,左側前卷筒7-1的工作區緊固連結左前側鋼索8-1的一端,左前側鋼索8-1的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左前側懸掛點(圖中未作顯示);右側前卷筒7-2的工作區緊固連結右前側鋼索8-2的一端,右前側鋼索8-2的另一端繞經換向輪之后到達載車板的右前側懸掛點(圖中未作顯示)。很明顯,當需要載車板水平同步上升或者水平同步下降時,只需同時觸發左側離合器6-1以及右側離合器6-2處于結合狀態,使得左側后卷筒4-1、左側前卷筒7-1、右側后卷筒4-2、右側前卷筒7-2同步運行;當需要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上升或者需要載車板繞前面兩個懸掛點同步下降時,只需觸發左側離合器6-1以及右側離合器6-2處于脫離狀態,使得左側后卷筒4-1和右側后卷筒4-2同步運行。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