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電氣線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電氣線管預埋是在混凝土樓板澆筑前,把線管按照圖紙的回路布置好,然后再澆筑混凝土內。目前電氣線管預埋需穿梁敷設線管,一般需先用開孔機鑿穿模板在梁底模板開洞后,再敷設線管,將線管插入穿越整個梁體。模板支撐體系需采用木方固定,模板開孔時看不到木方,若碰到木方會導致無法鑿穿模板,每處穿越梁底線管都需多次開鑿,工序繁瑣,導致降低施工效率,而模板開洞會減少模板循環次數,且開洞時如打不穿模板會造成多個洞口增加工序浪費人力、物力;線管模板開洞處漏漿影響成品外觀質量;廢棄洞口封堵難度大、數量會嚴重影響梁體施工質量,造成梁體成品質量缺陷。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施工質量缺陷及提高機電安裝施工效率,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該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決了施工質量缺陷及提高機電安裝施工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包括:
將預埋線管底部封堵完好;
將所述預埋線管抵住梁底模板,并在所述預埋線管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
優選地,所述將所述預埋線管抵住梁底模板,并在所述預埋線管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之后包括:將后續施工線管與所述預埋線管連接。
優選地,在所述將預埋線管底部封堵完好之前包括:在電氣線管末端加工出預留管路連接件的連接余量;將所述電氣線管與所述管路連接件連接成所述預埋線管。
優選地,所述管路連接件為管箍,將所述管路連接件末端抵住所述梁底模板。
優選地,所述將所述預埋線管抵住梁底模板,并在所述預埋線管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之后包括:將后續施工線管的套絲插入所述管箍內。
優選地,所述預埋線管底部采用膠布封堵完好。
本發明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包括:將預埋線管底部封堵完好,保證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不會流入線管內。將預埋線管抵住梁底模板,梁底模板表面與預埋線管底部端面直接接觸,兩者之間不能流入混凝土,保證預埋線管的絲口內露于梁底,在梁底模板之上預埋線管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
本發明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將線管預埋入梁體中,免去對模板多次開洞,工序簡潔,提升效率;不在模板開洞,增加模板循環利用次數,減少成本;并且,梁體底部無洞口漏漿,減少梁體質量缺陷,降低澆筑梁體線管洞口所造成的質量隱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預埋階段示意圖;
圖2為后續施工線管連接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1-預埋線管、2-管箍、3-梁體、4-后續施工線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該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決了施工質量缺陷及提高機電安裝施工效率。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發明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預埋階段示意圖;圖2為后續施工線管連接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包括:將預埋線管1底部封堵完好,保證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不會流入線管內。將預埋線管1抵住梁底模板,比如,當預埋線管1為PVC線管時,將預埋線管1底部抵住梁底模板,梁底模板表面與預埋線管1底部端面直接接觸,兩者之間不能流入混凝土,保證預埋線管1的絲口內露于梁底,在梁底模板之上預埋線管1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3,將預埋線管1澆筑于混凝土內,于混凝土表面露出絲口,用于后續施工時連接線管。
本發明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將線管預埋入梁體3中,免去對模板多次開洞,工序簡潔,提升效率;不在模板開洞,增加模板循環利用次數,減少成本;并且,梁體3底部無洞口漏漿,減少梁體3質量缺陷,降低澆筑梁體3線管洞口所造成的質量隱患。
上述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僅是一種優選方案,具體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礎上可根據實際需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從而得到不同的實施方式,將預埋線管1抵住梁底模板,并在預埋線管1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3之后包括將后續施工線管4與預埋線管1連接,當需要接入后續施工線管4時,將后續施工線管4與預埋線管1對接,無需在模板開洞,直接連接后續施工線管4,連接方便,操作簡單,節省時間。
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場合的不同,對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進行若干改變,在將預埋線管1底部封堵完好之前包括:在電氣線管末端加工出預留管路連接件的連接余量,將電氣線管與管路連接件連接成預埋線管1,此時預埋線管1包括電氣線管和管路連接件,在加工時預留出加設管路連接件余量后,在電氣線管末端加設管路連接件,增加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將線管預埋入梁體3中的適用范圍,可以適用于需要與管路連接件的后續施工線管4,適用性較強,實用性較為廣泛。
顯然,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場合的不同對上述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若干改變,管路連接件為管箍2,將管路連接件末端抵住梁底模板,此時電氣線管可以為鍍鋅線管,還可以為其它適宜的線管,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發明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不應被限制于此種情形,將預埋線管1抵住梁底模板,并在預埋線管1的外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梁體3之后包括:將后續施工線管4的套絲插入管箍2內,易于連接,可拆卸,使用更加方便。
本發明所提供的線管穿梁時的施工方法,在其它部件不改變的情況下,預埋線管1底部采用膠布封堵完好,膠布較薄,可以保證梁底模板表面與預埋線管1底部端面直接接觸,兩者之間不能流入混凝土;并且,膠布封堵性較好,易于封裝,便于拆除,較為方便。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