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輔助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樓梯模板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在樓梯的建造過程中,需要使用模板作為支撐進行澆筑。在使用模板的時候,需要使用支撐架對模板進行支撐。現有的支撐架為多根縱橫交錯的豎向和橫向的金屬桿相連接而成,搭建費時費力,而且拆卸不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樓梯模板支撐結構,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在進行樓梯建造的時候,模板的支撐結構搭建費時費力,而且拆卸不易的問題。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樓梯模板支撐結構,包括豎向支撐鋼管,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上端與支撐橫梁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橫梁的兩端分別通過一根斜支撐鋼管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橫梁與L型側壓梁一邊固定連接,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下端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升降機構下端頂在樓梯上,所述支撐橫梁頂在上方的樓梯模板上,L型側壓梁與樓梯的兩側面壓接。
其中,所述升降機構為液壓升降桿,液壓升降桿的上端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下端焊接連接,所述液壓升降桿的下端焊接有與所述樓梯角部相配合使用的角鋼。
其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上套筒、上連接耳、螺桿以及下鏈接耳、下套筒,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下端焊接連接,所述上連接耳與所述套筒下端面相連接,其上設置有螺紋孔,螺桿上端穿過上連接耳的螺紋孔后,插入上套筒內,所述螺桿與所述上連接耳螺紋連接,旋轉上連接耳實現上套筒帶動豎向支撐鋼管上升和下降,所述螺桿下端穿過設置有螺紋孔的下連接耳后插入下套筒,所述下鏈接耳與下套筒上端面相連接,所述螺桿與所述下連接耳螺紋連接,旋轉所述下鏈接耳實現上套筒帶動豎向支撐鋼管上升或下降,所述下套筒下端焊接有與所述樓梯角部相配合使用的角鋼。
其中,所述支撐橫梁上設置有橫梁長圓孔,所述L型側壓梁上設置有側壓梁長圓孔,所述橫梁長圓孔和側壓梁長圓孔相配合使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L型側壓梁與支撐橫梁的連接位置水平方向可調節。
其中,兩根斜支撐鋼管與豎向支撐鋼管的連接處在同一高度的圓周面上。
其中,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呈一定夾角設置的加強支撐鋼管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橫梁上,與豎向支撐鋼管的連接處固定連接。
其中,在所述支撐橫梁上與豎向支撐鋼管的連接處設置有固定銷,所述加強支撐鋼管的上端被固定銷插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便于安裝與拆卸,且固定效果較好,另外,單桿進行支撐,占地小,使得下方的樓梯在施工的時候,仍然可以作為應急通道,便于在產業上推廣和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1的結構第一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1的結構第二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2的結構第一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2的結構第二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申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所示為本申請L型側壓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豎向支撐鋼管,2-液壓升降桿,3-角鋼,4-斜支撐鋼管,5-固定銷,6-支撐橫梁,7-L型側壓梁,8-加強支撐鋼管,9-上套筒,10-螺桿,11-下套筒,12-上連接耳,13-下連接耳。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應當說明的是,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和用于表達“連接”的詞語,如“相連接”、“相連”等,既包括某一部件與另一部件直接連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過其他部件與另一部件相連接。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屬于“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部件或者模塊、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本申請中樓梯角部是指樓梯踏步面與踏步踢板下端的連接處的夾角部位。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5、圖6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樓梯模板支撐結構,包括豎向支撐鋼管,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上端與支撐橫梁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橫梁的兩端分別通過一根斜支撐鋼管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橫梁與L型側壓梁一邊固定連接,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下端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升降機構下端頂在樓梯上,所述支撐橫梁頂在上方的樓梯模板上,L型側壓梁與樓梯的兩側面壓接。
其中,所述升降機構為液壓升降桿,液壓升降桿的上端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下端焊接連接,所述液壓升降桿的下端焊接有與所述樓梯角部相配合使用的角鋼。
實施例2
如圖3、圖4、圖5、圖6所示,本實施例2提供了另外一種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上套筒、上連接耳、螺桿以及下鏈接耳、下套筒,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的下端焊接連接,所述上連接耳與所述套筒下端面相連接,其上設置有螺紋孔,螺桿上端穿過上連接耳的螺紋孔后,插入上套筒內,所述螺桿與所述上連接耳螺紋連接,旋轉上連接耳實現上套筒帶動豎向支撐鋼管上升和下降,所述螺桿下端穿過設置有螺紋孔的下連接耳后插入下套筒,所述下鏈接耳與下套筒上端面相連接,所述螺桿與所述下連接耳螺紋連接,旋轉所述下鏈接耳實現上套筒帶動豎向支撐鋼管上升或下降,所述下套筒下端焊接有與所述樓梯角部相配合使用的角鋼。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橫梁上設置有橫梁長圓孔,所述L型側壓梁上設置有側壓梁長圓孔,所述橫梁長圓孔和側壓梁長圓孔相配合使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L型側壓梁與支撐橫梁的連接位置水平方向可調節。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兩根斜支撐鋼管與豎向支撐鋼管的連接處在同一高度的圓周面上。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與所述豎向支撐鋼管呈一定夾角設置的加強支撐鋼管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橫梁上,與豎向支撐鋼管的連接處固定連接。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支撐橫梁上與豎向支撐鋼管的連接處設置有固定銷,所述加強支撐鋼管的上端被固定銷插入。
如圖5所示,使用的時候,支撐橫梁以及L型側壓梁用于支撐上方樓梯建造時候的模板,角鋼卡于樓梯角部,升降機構用于實現頂緊和松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