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端部具有刻槽型誘導單元的屈曲誘導支撐,適用于帶屈曲約束支撐的鋼結構或者混凝土結構。
背景技術:
在鋼結構或者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過程中,普通支撐受壓會產生屈曲現象,當支撐受壓屈曲后,剛度和承載力急劇降低。在地震或風的作用下,支撐的內力在受壓和受拉兩種狀態下往復變化。當支撐由壓曲狀態逐漸變至受拉狀態時,支撐的內力以及剛度接近為零。因而普通支撐在反復荷載作用下滯回性能較差。為解決普通支撐受壓屈曲以及滯回性能差的問題,在支撐外部設置套管,約束支撐的受壓屈曲,構成屈曲約束支撐僅芯板與其他構件連接,所受的荷載全部由芯板承擔,外套筒和填充材料僅約束芯板受壓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壓下均能進入屈服,因而,屈曲約束支撐的滯回性能優良。屈曲約束支撐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支撐拉壓承載力差異顯著的缺陷,另一方面具有金屬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可以在結構中充當“保險絲”,使得主體結構基本處于彈性范圍內。因此,屈曲約束支撐的應用,可以全面提高傳統的支撐框架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但是傳統屈曲約束支撐通常采用鋼與混凝土組成的外圍約束,導致制作要求精度高,自重大且施工難度大,對核心單元本身存在較大附加荷載,使其推廣和使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
申請人在2016年6月1日提出了一種端部具有雙向金字塔型耗能單元的屈曲控制支撐(申請號為201610380805.2)和一種端部具有交錯金字塔型耗能單元的屈曲控制支撐(申請號為201610384216.1)的基本耗能單元是金字塔型,金字塔型耗能單元是非剛性可展;所以屈曲控制支撐按高階屈曲模態耗能的難度較大。申請人在2016年6月1日提出了一種端部具有對稱初始缺陷單元的耗能型屈曲約束支撐(申請號為201610383430.5)和一種端部具有鉆石型耗能單元的屈曲控制支撐(申請號為201610380804.8)的幾何構型是固定的,設計靈活性小。且上述支撐中耗能單元在折痕處的構造、板厚等和非折痕處一致,不利于在折痕處產生塑性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端部具有刻槽型誘導單元的耗能型屈曲誘導支撐。該誘導單元可以誘導支撐發生高階模態屈服,避免支撐過早發生整體屈曲,且刻槽型誘導單元中支撐發生局部屈曲后,將會在折痕處產生塑性鉸,產生良好的滯回耗能性能,同時與此單元相連接的平直段又能保證支撐的軸向剛度,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端部具有刻槽型誘導單元的屈曲誘導支撐,包括約束段和耗能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支撐平直段,所述耗能段設置在所述支撐平直段兩端,在所述耗能段的另一端設置所述的約束段,耗能段由至少一個刻槽型誘導單元沿著支撐的軸線方向組成;所述的刻槽型誘導單元是由m個刻槽型誘導子單元沿環向依次排列形成一個截面為正多邊形的空間體,所述正多邊形的邊數2m,m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所述刻槽型誘導子單元為由四塊三角形板兩兩共線折疊形成的空間結構,四塊三角形板分別為三角形板一、三角形板二、三角形板三和三角形板四,三角形板一與三角形板二的公共邊為第一公共邊,三角形板二與三角形板三的公共邊為第二公共邊,三角形板三和三角形板四的公共邊為第三公共邊,第一公共邊、第二公共邊與第三公共邊相交于一點;其中第二公共邊為峰線,第一公共邊和第三公共邊為刻槽;三角形板沿著峰線向外折疊;所述向外折疊是指相鄰的三角形板的外法線之間的夾角變大;所述刻槽處板的厚度是三角形板厚的一半。
所述端部約束段由正多邊形鋼板、T型短鋼梁和連接板組成,正多邊形鋼板焊接在耗能段端部,兩根T型短鋼梁與正多邊形鋼板焊接連接,連接板夾在兩根T型短鋼梁中間,連接板與T型短鋼梁用高強螺栓連接,所述的鋼板的邊數大于等于3。
所述支撐平直段由截面為正多邊形的鋼管和正多邊形鋼板組成,正多邊形鋼板焊接在正多邊形截面的鋼管的端部,耗能段與正多邊形鋼板焊接連接,所述鋼管截面的邊數也為大于等于3。
所述刻槽的寬度等于刻槽處板的厚度。在所有的刻槽處開孔洞,孔洞直徑大小為d/2,孔洞之間的距離為5d,其中d為三角形板的厚度。
有益效果:
本發明一種端部具有刻槽型誘導單元的屈曲誘導支撐,由端部約束段、耗能段和支撐平直段構成。支撐中采用刻槽型誘導單元,具有更多明顯的優點:一、刻槽型誘導單元發生局部屈曲后,將會在折痕處產生塑性鉸,從而使折痕之間的板件發生轉動,從而產生良好的滯回耗能性能。二、屈曲誘導支撐端部采用的刻槽型誘導單元,構型簡單,適用于矩形、圓形、多邊形等各種截面形狀的支撐。由于支撐沒有凹凸不平的外形,所以其具有更好的美觀性;而且在受力的初期具有較大的軸向剛度和良好的承載能力。三、刻槽型誘導單元通過在板內刻槽,同時在刻槽處開孔洞,更加容易誘導支撐在地震作用下,只會發生預設的高階屈曲模態屈服,同時可以在折痕處能發生較大的應變從而形成塑性鉸線,達到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四、與屈曲誘導段相結合的支撐平直段,可以保證支撐所需的軸向剛度。通過改變支撐平直段的長度與屈曲誘導段中刻槽型誘導單元的個數,可以調整本支撐的軸向剛度與耗能能力的關系。本發明在制作工藝上避免了在核心耗能構件外部加套筒、在套筒與核心耗能構件之間灌漿等過程,簡化了加工制作過程,減小了工程造價。而且本發明能夠在工廠加工,到現場只需要用螺栓與梁柱等構件的預埋件連接,既保證了構件質量,又減小了現場的濕作業工作量,節能環保。端部具有刻槽型誘導單元的屈曲誘導支撐既具有一般屈曲約束支撐的布置靈活,良好的耗能性能等優點,又可以通過預先設置的刻槽,控制支撐的屈曲形式,防止構件過早發生低階的整體模態屈曲,同時可以避免在核心耗能構件外部加上套筒以及灌漿等過程,有效的簡化加工工序,具有良好的推廣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端部約束段示意圖;
圖3為屈曲段示意圖;
圖4為支撐平直段示意圖;
圖5為方形鋼板示意圖;
圖6為T型短鋼梁示意圖;
圖7為連接板示意圖;
圖8為刻槽型誘導單元示意圖;
圖9為刻槽型誘導子單元示意圖;
圖10為刻槽型誘導子單元平面示意圖;
圖11為刻槽處板厚示意圖;
圖12為刻槽處孔洞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端部具有刻槽型誘導單元的屈曲誘導支撐的結構示意圖,由端部約束段1、耗能段2和支撐平直段3組成,端部約束段1固定在梁柱節點與耗能段2之間,耗能段2固定在支撐平直段3兩端。
如圖2所示,端部約束段1由方形鋼板4、T型短鋼梁5和梁柱等構件預留的連接板6組成,方形鋼板4焊接在耗能段2端部,兩根T型短鋼梁5與方形鋼板4焊接連接,方形鋼板4和T型短鋼梁5分別見圖5、6所示。連接板6夾在兩根T型短鋼梁5中間,連接板6與T型短鋼梁5用高強螺栓連接,其中連接板6見圖7所示。
圖3中,耗能段2由六個刻槽型誘導單元7沿著支撐的軸線方向組成。如圖8所示,刻槽型誘導單元7由兩個相同的刻槽型誘導子單元8沿環向依次排列形成一個截面為四邊形的空間體。如圖9、圖10所示,刻槽型誘導子單元8由四塊三角形板兩兩共線組成,分別為三角形板一9、三角形板二10、三角形板三11和三角形板四12,他們之間的公共邊分別為第一公共邊13、第二公共邊14和第三公共邊15,其中第二公共邊14為峰線,第一公共邊13和第三公共邊15為刻槽。三角形板沿著峰線向外折疊,向外折疊是指相鄰的三角形板的外法線之間的夾角變大。如圖11、12所示,刻槽處板的厚度是三角形板厚的一半,刻槽的寬度為刻槽處板的厚度。在所有的刻槽處開孔洞,孔洞直徑大小為d/2,孔洞之間的距離為5d,其中d為三角形板的厚度。
如圖4所示,支撐平直段3由方形截面的鋼支撐16和方形鋼板4組成,方形鋼板4焊接在方形截面的鋼支撐16的端部,耗能段2與方形鋼板4焊接連接。